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创新活动作为经济发展最大的推动力,经济发展的特性也出现在创新活动当中,即一体化、复杂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创新活动的完成往往需要多家企业或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对于创业企业来说,需要通过寻求合作,创业投资网络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成为创业开展创业活动重要的资源来源方式。
创业企业价值的多少、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是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创新能力与创新资源的可获得性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创业企业通过其嵌入的外部网络获得创新所需的信息和资源。作为外部网络形式之一的创业投资网络,不仅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获取创新资源的途径,网络中的企业、大学、政府及其他组织还是创业企业创新资源的源泉。创业投资网络的核心是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主要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国内外创业投资网络和创新效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创业投资网络、创业企业和创新效率这三个研究对象纳入到一个研究体系当中,通过对三个研究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机理的研究,创业投资网络动态演化过程的分析并对创业投资网络类型进行判断。依托 DEA 方法测算创业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效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创业投资网络促进创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动力机制和作用路径进行分析,分析创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传导和资源共享机制,达到提升创业企业从创业投资网络中获取有利信息和资源的能力的目的,并促进创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
......................
1.2 研究意义
创业投资网络和创新效率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重点,二者理论的发展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夯实了理论基础和研究的适用性。从理论角度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
第一,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对创业投资网络演化过程、创业投资网络类型的研究,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的发展演化进行说明,弥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第二,创业投资网络特性的角度出发,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进行探究,丰富了创新效率领域的研究成果,扩展了创业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
第三,本文主要以深圳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数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本文得到的结论不仅能够补充和丰富现有创业投资网络的理论,而且能够拓展社会网络理论及企业创新理论的研究内容和范畴。
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创业投资网络与创业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有助于解决一定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通过对我国创业投资网络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对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的网络类型进行判定,可以帮助创业投资机构了解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情况,根据创业投资网络的发展情况制定投资计划。
第二,通过对创业投资网络整体角度和个体角度的分析,创业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创业投资网络的发展趋势,选取最优战略合作伙伴,扩大合作范围,,为创业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第三,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分析为基础,对创业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创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持,提出适合创业企业情况的提升创新效率的相关建议。
第四,进一步揭示创业投资网络对创新效率作用路径和作用机理,有助于创业企业依托创业投资网络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加强合作,提升创新效率。
......................
第 2 章 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及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
2.1 创业投资网络的内涵
创业投资网络之所以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就在于网络成员关系的演化以创业投资网络中资源和信息的流动和传递,而且,资源和信息的传递是创业投资网络演化的核心内容。
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也就是是在网络成员不断的通过提升创新效率来提升自身实力,不断的促进创业投资网络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创业投资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投资机构的主导作用。处于核心位置的投资机构能够掌控较多的资源和信息,并有能力在协调网络关系,处理网络成员纠纷方面发挥作用,并且其网络交流和合作能够对网络中的其他成员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处于核心位置的投资机构能够对其他成员的合作创新及提升创新效率产生促进作用。
第二,网络成员的异质性。创业投资网络中成员的异质性能够在创业企业创新目标的导向作用下实现层次化的合作,创业投资网络的作用就是有效配置创新资源,通过网络成员的区别分工和协同互补实现创新效率的提升,网络成员的异质性是构成网络创新的基本单元,而且异质性越强,越容易形成资源的集聚,越能够促进创业企业获得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效率。
第三,网络中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创业投资网络的实质就在于网络成员之间犬牙交错的利益关系,业企业基于发展壮大的发展目标,通过创新能力的孕育和创新效率的提升,网络中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促进网络的有序演化,同时创业投资网络中企业的合作选择的交互作用能够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促进网络成员关系的良好发展,这就表明创业投资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效果能够对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网络结果的稳定性和交互性。
..........................
2.2 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
创业投资网络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创业企业如何在创业投资网络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仍能确保通过创业投资网络持续的获得其创新所得的资源是确保创新能力稳定提升的重要步骤。因此,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刻画我国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过程并判断创业投资网络的网络类型,有助于了解和解释创业投资网络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
2.2.1 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过程
本部分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Wind 数据库,对其中的部分缺失数据则用清科数据库的数据作补充。根据 Wind 数据库收集 2009-2014 年深圳中小板及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相关数据,选取创业企业时,选取两家或两家以上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支持的创业企业,对于 Wind 数据库和清科数据库都缺失的数据选择剔除。数据涉及时间为 2009 年至 2014 年,包括 406 家风险投资机构对 247 家中国境内创业企业进行的 843 轮次创业投资事件。深圳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都是高新技术型企业,术资源丰富,符合本文研究需要。
为挖掘中国创业投资网络在演进过程中的规律,本文使用 UCINET 6.0 软件对2009 年-2014 年创业投资网络进行刻画。相同颜色的节点代表为同一群组,越靠近图片中心的投资机构其在联合创业投资活动中表现的越活跃。
.....................
第 3 章 创业投资网络分析及创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测算 .............. 29
3.1 创业投资网络整体网络分析 ...................... 29
3.1.1 网络密度 ................... 29
3.1.2 网络派系分析 .................. 30
第 4 章 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
4.1 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模型设计 ................... 45
4.1.1 被解释变量 ....................... 45
第 4 章 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创业投资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模型设计
下面本文分别对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概念及计量方法进行说明,即选取并确定创业企业创新效率、创业投资网络的相对中心度、结构洞限制性、网络密度、网络集聚系数、创业企业年龄及价值等变量作为模型所需变量,并说明其计量规则。
4.1.1 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择创业企业创新效率作为研究变量,简单来说,创新效率是指创新行为的投入产出比。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 CCR 模型测算的综合效率值作为创业企业的创新效率。选取 2014 年的创新数据,以科研人员占员工总数总比重、R&D 强度为投入指标,请专利数量、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为产出指标。
......................
结论
创业投资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创业投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文基于创业投资网络的角度研究影响创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内在机理,探索支持创业企业上市的创业投资机构网络特性是否显著影响了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借鉴创业投资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中心度和结构洞这两个网络特性分析网络中的创业投资机构如何影响创业企业的创新效率。使用相关理论及软件进行测算及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刻画了创业投资网络的演化过程并判断了创业投资网络的网络类型。我国创业投资网络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期、快速成长期和缓步发展期。通过对创业投资网络的网络类型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创业投资网络正处于小世界网络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创业投资网络具有平均路径短、集聚系数高的性质。
(2)创业投资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特性。2011 年-2014 年的创业投资网络小世界商数呈现倒 U 型变化,在具有小世界特性的创业投资网络中,资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信息交流的频率、准确度较高,可以及时获得非冗余的一手信息。
(3)运用 DEA 方法测算创业企业创新效率,选取科研人员占员工总数总比重、R&D 强度作为投入指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2014 年申请专利数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创业企业创新效率测算的指标体系。采用 DEA 方法的CCR 模型进行测算,通过对 CCR 的模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创业企业创新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行业间的创新效率差异较大。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13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1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