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下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以四川大剧院建设项目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17 15:50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选题背景

有多种研究可以表明,由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进行投资的项目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进行的投资项目主要是由政府投资,同时政府执行行政职能进行资金把控。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进行投资是一个国家众多投资形式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的经济运营和増长方式。这也奠定了政府投资在国民投资中的坚实基础。政府投资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历史的发展中体现的较为明显。早期的重商主义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发展到近现代的就是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及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这些近现代的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直接进行投资在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及重要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政府投资也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和投资具有直接配置的优势。政府投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出面主动根据国家需要进行投资,能够有方向有目的的调整国家发展中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的缺陷,然而合理的推动经济良性发展和资源结构配置优化。然而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目前仍普遍实行管理单位自建自用的、非专业的管理方式,目建设管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和落后,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有如下几种:其一是政府部门型。政府部门在建设公益性建设项目时,如居民保障性住房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其二是事业单位型。由相关的有建设需要的事业单位自发组织建设,主要承担本部门、本单位的建设项目。其三是临时型。很多一次性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立项上马后,由政府相关机关或使用部门组织成立临时性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工程管理工作。

........................


1.2研究内容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下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以四川大剧院建设项目为例

政府投资主要是对全社会的社会资源进行宏观指导和直接配置,,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资源布局优化,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和资源带动效应。现阶段,国政府在利用公共资源投资领域中的管理改进明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代建单位的招投标流程日趋合理与科学,风险较之之前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项目中,随着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深入,环境的变化,也给代建单位的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项目管理提出更多挑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代建制为代表的政府投资性质的项目管理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与研究。

........................


第2章理论研究综述


2.1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2.1.1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风险是指由于当事者对某些事物的一些影响因素未能准确预见,造成事物发展的结果与当事者的期望的差异较大,从而会造成对当事人的损失或者给当事人提供某种机遇风险,具有三要素;风险因素,影响损失,风险事故。其中风险因素是是致使风险事件的潜在条件,风险事故是导致风险产生的事件,损失则是风险的后果,不单只经济层面,还包括社会层面的,比如对社会造成的不可估量的负面损失。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条件,因此项目风险就会产生。项目管理大师马克思怀德曼认为,项目风险指的就是项目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得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在此文章中,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是:项目的风险是由于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项目收益中的利益相关者无法预测到事情发展状况的条件下,使得工程项目的发展结果和既定的目标不相符,甚至相差很远,而让项目相关人可能有机会挽回损失或降低损失的一项活动。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以最好的方式实现项目目标,识别,分配,项目生命周期内处理科学和艺术的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本论文将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定义,因为为项目风险管理是对可能造成损失的一些不确定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方式有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尽量通过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安全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人物包括通过组织、技术和经济等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对于管理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积极主动预防和控制。

.......................


2.2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述

2.2.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念

各个专家学者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叫法和定义不同,但即使不一样的政府机关、科研部门叫法不同,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一样的。在国内,府投资项目的概念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使用的。上文中已经阐述过深圳市政府于2000年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念,将政府投资项目定义为"利用财政预算内资金、土地开发基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王世成,伟在通过分析"政府投资项目"这一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后,将政府投资项目定义为为了满足公众需求,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方式建立的行政性和公用性项目。财政部2000年发行的《政府投资项目标底审查实务》:为了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全国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拉近贫富产距,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考虑到政治和外交国防的进一步强大,由政府的主要负责部门组织、通过财政直接投资或者发行国家和区域的政府债券,也有外界社会的捐赠和金融机构的赞助,进行独资或者合资来建设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我国建设领域投资体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革和进步。这样就导致了政府投资的定义也在与时俱进。改革以后,政府性融资进行投资建设的工程性质发生改变。比如城市污水处理、机场和普诉公路等基础性建设项目经营性质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在本文中,笔者者认为的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生活文化水平,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并且响应国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号召,基于国家的政治国防等的影响因素,政府规划的由财政拨款、发行国库券或者债券,应用社会的捐赠和融资等等方法集资建设的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第3章代建制案例分析——以晨越建管公司四川大剧院建设项目为例............18

3.1背景资料..............18

3.1.1晨越建管公司及四川大剧院项目简介.............18

第4章代建制模式下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策略............35

4.1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应用的改进对策..............35

4.1.1决策阶段:提前预判,强化可行性研究...............36

第5章结论与展望.................42

5.1结论...............42

5.2展望.................42


第4章代建制模式下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4.1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应用的改进对策

通过上文对于四川大剧院建设项目的分析,可以简要概括该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专业人才缺乏,项目前期工作不规范,深度不够;二是项目管理模式混乱,效率不高;三是监管、约束机制不健全,建设程序和相关建设制度未得到严格执行;四是中介机构发育不全,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五是项目后评价缺失。一些社会经济目标单靠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无法实现,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挥作用,提供公共产品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又是公共产品提供的主要手段。四川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虽然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水平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某些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如规划常常落后城市的发展和需求、政策决策制定的过程过长等。

因此,面对四川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现实状况,政府必须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健全投资决策与约束机制,改进项目管理模式,理顺政府投资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建立健全外部监督制度和协调机制,从而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中,代建制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处于初期的实践阶段,肯定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风险。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大背景,接着从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代建制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论综述入手,述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风险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大量相关的资料的阅读和学习,了解了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分等的方法,从几种典型的政府投资项目中归纳总结出了诸多风险因素,通过认真研究项目的结构组成,关键性因素进行了提炼,得出了风险因素的汇总表,构建了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结合四川大剧院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现实,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风险管理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综述,得出了代建制管理这种工程管理方式,十分适合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和发展;

2、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风险识别的解析,按照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方法和内容,总结出了政府投资项目代模式下的种种风险成因,通过对这些风险成因要素的仔细解析,建立起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风险评价体系;

3、在实证研究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从而能够较为清晰的将政府投资项目所涉及的有关风险详细的予以一一说明和分析。

4、在结合具体的项目分析之后,以企业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为出发点,提出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13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13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4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