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产品生命周期研究
摘 要
本文在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关于电信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扩展和优化,不仅丰富了产品生命周期的识别指标而且将企业本身的环境结合进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关于电信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识别的模型和分析系统。
本文对于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文献和前人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对此理论研究分析足够透彻之后运用了建模的方法对其的应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目的是建立一个比原生命周期识别模型更全面更有实用意义的新模型,并重新对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定义进行了深化,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和一些特殊的识别工具,达到建立一个更好的新模型的最终目的。
试验最后,本文对得到的新模型进行验证,在证明模型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之后对模型试验数据和应用结果作了最后的分析,并将新模型和旧模型之间作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原产品生命周期识别模型;新产品生命周期模型;隶属函数建模法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expand the identification index of product life cycle, based on the original fuzzy mathematical recognition model, establishes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new product life cycle, and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existing theor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 and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and carries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duct life cycl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for the study of ideas to build the new identification model.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a new model of product life cycle identification. After clarifying the basic premise and basis for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expanded the identification index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reference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life cycle, to describe the definition of product life cycle stag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membership function is built and the recognition method of fuzzy mathematics, based on the original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th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expanded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index.
Finally,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of product identification model, the application example was given to verify the new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btained is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model.
KEY WORDS:Product Life Cyele;Identifying Model of PLC;Membership Function
目 录
目 录 3
第1章 绪论 1
1.1 论文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数据挖掘 2
1.2.2 产品生命周期 3
1.2.3 数据挖掘在电信产品生命周期研究中的应用 4
1.3 论文内容及思路 5
1.3.1 研究内容 5
1.3.2 研究思路 5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6
1.5 论文结构 6
第2章 课题研究相关知识 8
2.1 数据挖掘 8
2.1.1 数据挖掘概念 8
2.1.2 数据挖掘模式 8
2.1.3 数据挖掘过程 9
2.2 产品生命周期 10
2.2.1 产品生命周期概念 11
2.2.2 产品生命周期特点 11
2.2.3 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12
2.2.4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识别方法 13
2.2.5 建立新的产品生命周期识别模型的意义 15
2.3 电信产品 16
2.3.1 电信产品定义 16
2.3.2 电信产品特点 16
2.3.3 电信产品生命周期 17
2.3.4 电信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特点 18
2.4 电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9
2.4.1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 19
2.4.2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现状 20
2.5 本章小结 21
第3章 电信产品生命周期识别模型的构建 22
3.1 模型构建思路 22
3.2 模型识别指标构建 23
3.2.1 电信产品生命周期识别指标 23
3.2.2 对电信产品生命周期特征的重新描述 24
3.3 模型建立 25
3.3.1 生命周期阶段识别原则 25
3.3.2 隶属函数确立依据 26
3.3.3 隶属函数确立 29
3.3.4 电信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识别 30
第4章 电信产品生命周期识别模块实证研究 32
4.1 实例选取 32
4.2 数据收集 32
4.2.1 产品运营指标相关数据 32
4.2.2 产品间关联度指标相关数据 33
4.2.3 电信行业生命周期影响指标相关数据 33
4.3 模型参数的确定 37
4.4 计算及结果分析 37
第5章 电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 40
5.1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基础 40
5.2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构架 40
5.3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设计 41
5.3.1 系统的主要功能流程 41
5.3.2 系统接口的设计 42
5.3.3 基于系统的营销方案管理 42
5.4 系统的优化作用 43
5.5 应用方案分析 43
第6章 结论 44
参考文献 46
致 谢 51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也随之提高,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也是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大红大紫。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就是信息的数量上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数据库也随之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光是93-00年这七八年的时间内,数据容量就从几千到了几百万,而最近几年增长速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光速。这些光速增长的信息虽然代表了信息时代的成功但是人们却越来越觉得其实这是一种负担和压力,如此巨大的信息量使人们想找到有用的或是自己想要的信息变得极为困难,,犹如大海捞针一般。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持续存在,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方法,来使得数据处理分析能够跟上这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一个名为数据挖掘技术的新型数据处理技术被适时地开发了出来。
第6章 结论
近几年电信行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所以各种竞争和挑战接踵而至,这就使得电信行业对自身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判断要求更加高,对自身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精确的判断能够使企业高层决策更加及时准确并且更具前瞻性。对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的判别可以及时提醒企业决策者对即将进入衰退期的产品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其衰落太快,尽可能保持电信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这样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虽然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识别对企业能够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但是往往一些企业在运用时会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过大的问题,最终误导企业决策者。目前的生命周期分析系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前文提到的指标系统不完善,考虑产品的因素时不够全面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合理拓展,试图找到更好地方式使得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分析系统的判别方法和判别结果更加方便和准确,提高模型在电信产品上的实用度。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周期相关判别方法对电信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判别。对参数估计给出了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检验。针对电信产品的本身属性,为了使判别过程更加全面,本文还拓展了一些指标,并且结合了更多的企业实际情况和竞争对手情况,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本文先以我国某电信运营商2012-2013年两年间的短信业务为引例,将其作为本文建立的电信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模型的实际应用和验证,研究结果与短信实际的发展历程吻合度相当高也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实用性。
本文的研究虽然看似比较完善但还是有以下几个缺陷:
1由于有些重要数据在模型试验时难以得到,所以本文后续的试验数值与真实数值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实验得到的结果的精确度收到一定的影响。
2描述电信产品发展的指标非常多,由于有些指标非常难以获得或者根本就是企业的机密,所以本文研究时采用的指标是那些能够较容易被得到的,所以忽略了一些难以得到和得不到的指标,所以在选用指标方面也还是不够完善。
3在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行业生命周期间的隶属度时,使用的指标状态划分太过简单,信服度不够。
本文编号:356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