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餐饮业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及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20:49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给传统互联网行业注入了新的巨大能量,也给线下很多传统行业找到了更加合适的拥抱互联网的机会,为线下行业带来了新的经济转机。2015 年,李克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首次从政府层面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整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为商业社会注入一股强劲力量,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产业的快速融合,带领我们进入更加开阔、更加多元的O2O 商业大时代。

餐饮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互联网 O2O 浪潮的持续升温,也正在被互联网改造着,与传统餐饮相比,凭借着互联网的开放性、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能力等优势,餐饮 O2O 成本更低、覆盖范围更广、影响更大。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餐饮 O2O 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线订餐,以提供餐厅预订服务的饭统网为例,消费者可随时根据个人的偏爱的口味、地理位置、消费档次等在网上挑选并预订餐厅。第二阶段即团购,以大众点评、美团为例,消费者发现值得信赖的商家,商家提供互联网推广,到合适的消费者。第三个阶段即外卖,消费者在家或办公室,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外卖网站或 APP 在线订餐,等待配送人员把预订的餐饮送上门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O2O 餐饮消费模式逐渐成熟、互联网餐饮的各种创新模式,使得人们对餐饮 O2O 的认知加深,接受度也越来越高,餐饮 O2O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


1.2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行业研究的基础上,从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外卖平台与餐饮商家现有合作模式分析方面对外卖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生态思维提出构建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论文一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状况,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在生态和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生态思维理论的具体内涵、特征以及其与外卖行业的联系,并对外卖平台商家端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然后,将生态思维与外卖行业结合起来,介绍了外卖行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组成和主要功能。

第三章详细的介绍了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从外卖行业的市场空间、市场竞争和存在问题方面阐述行业改革升级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外卖平台与餐饮商家现有合作模式的分析,确定了加强平台与商家加强深入合作和互利共赢的方向,促进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具体介绍了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模式构建。在原有的仅对接餐饮商家和外卖消费者的基础之上,延伸到了餐饮供应链和餐饮服务商领域,打通整个服务流程和供需关系,确立生态型合作模式“十字”结构模型,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价值链。

第五章对生态型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做了规划和说明。从一体化战略实现、行业资源整合、大数据应用升级以及组织结构调整升级四个方面探索生态型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为生态型合作模式的实现打好现实基础和开辟道路。

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的总体研究进行总结,得出四个主要结论,同时,分析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展望。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外卖平台商家端

2.1.1 外卖平台商家端界定

餐饮业外卖是指餐饮商家为终端消费者提供餐饮产品配送上门的服务。传统的外卖形式是通过宣传单覆盖到周边消费人群,消费者通过电话叫餐,饮商家做好后再送餐上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外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外卖企业基于互联网的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特征,聚合大量的线下餐饮商家建立起外卖订餐平台,消费者无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线选品、下单、支付,等待自己的美食送达,对消费者来说方便快捷、选择更加多样化。

外卖平台商家端是指在外卖平台上提供美食产品的线下餐饮商家群体;在平台上选择美食等待美食配送上门的终端消费者群体被称为外卖平台消费端。外卖平台作为餐饮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桥梁,为线下的餐饮商家提供了统一的连网入口以及线上的产品展示、传播和促销,帮助餐饮商家将产品和服务延伸至门店周边的写字楼及居民小区,覆盖周边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增加收益;同时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以及各种店铺优惠活动,将餐饮商家和外卖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高效的无缝对接。

餐饮业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及路径研究

......................


2.2 生态思维理论

2.2.1 生态思维的内涵

关于生态思维研究,国内学者分别从生态学、哲学、生态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角度对生态思维的内涵做了学科总结。从生态学的角度概括生态思维内涵:学者李双成认为生态思维就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周围世界和个体,并以此作为审视自身行为的准则。学者喻文德、周晚田认为生态思维就是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学者黄爱宝认为生态思维就是用生态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所面对的各种现象。从哲学角度把握生态思维内涵:学者王妍认为生态思维是在生态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客观的、不单纯以人类和人类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学者包庆德认为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审视人与自然复杂关系,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从生态学与哲学结合的角度,学者王晓华认为生态思维是生态科学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学者黄富峰、彭立威认为生态思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思维模式,包括整体统一性的观念、多样丰富性观念、开放循环性观念、有限与无限相统一观念。

餐饮业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及路径研究

......................


第 3 章  外卖行业现状及商家端现有合作模式分析 ........................ 24

3.1  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 ............... 24

3.1.1  行业市场空间大,展迅速 ......... 24

第 4 章  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构建 .................... 35

4.1  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内涵 ................... 35

4.1.1  生态型合作模式的整体性 ...............35

第 5 章  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实现路径 ..................... 47

5.1  从平台化向一体化的战略转变,筑行业生态价值链 .......... 47

5.2  行业资源整合,撑平台转型升级 ................. 48


第5章 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实现路径


5.1 从平台化向一体化的战略转变,构筑行业生态价值链

当前外卖行业平台化的发展模式只是解决消费者寻找周边商家的问题,商家只是想通过平台引流消费者到店,双方之间的关系看似合作,实则相互博弈。平台总是压迫商家降低产品价格增加平台上的吸引力,同时还要向商家收取入驻费与服务费;商家总是想先通过平台把客流带过来,再将客流往电话、微信等渠道导入,避开平台的服务费用。这种浅层次合作的平台化发展模式在初期起步迅速,但是平台在与餐饮商家的合作中没有决定权,且不能把控产品和服务质量,双方随时都可能终止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商家的问题,无法从实质上提高外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餐饮业外卖平台商家端生态型合作模式及路径研究

外卖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单靠一个主体或者是片面的从一个方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会导致局部发展的不均衡,短板效应凸显制约整体发展。从生态思维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系统的协调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从前端到后端整个流程多个层面多点共同发力产生叠加效应,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机制,促进多方共同合作发展共赢。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根据外卖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以及餐饮商家服务弱化的现状,提出完善合作模式的必要性,然后,从生态思维的理论角度,将外卖行业的发展与生态思维联系起来,为构筑外卖平台与餐饮商家生态型合作模式做重要参考与指导。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外卖行业优化升级的必要性

鉴于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本文指出了其现存问题和发展局限性,主要包括,外卖平台之间的模式同质化、恶性竞争、亏损严重;平台上的餐饮商家经营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信息化落后、效率低下、产品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外卖平台与餐饮商家之间的合作-博弈共存现象、重补贴轻服务,外卖平台与消费者之间主要通过补贴维持、消费者粘性不高。因此,需要解决外卖行业现存的问题,改善外卖平台与餐饮商家以及外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外卖行业升级非常有必要。

(2)生态思维理论对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

生态思维内涵中的整体性、开放性、价值性与可持续性与外卖行业的发展需要契合,通过生态思维来指导和引导外卖行业的发展,将行业中的各个主体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注重价值的产生与健康循环,同时强调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对于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8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68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