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6:26

第 1 章 绪论

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笔者还阅读到了针对研究生的德育实践途径,如马永斌、严继昌(2000)教授发表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的文章《对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与思考》,王家儒、张超(2008)发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刊上的《和谐社会视域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河南大学葛世玲(2011)的硕士论文《我搞高校研究生德育实施途径探析》等,这些文章都是结合研究生的特点,从而提出相关的德育实践途径。它们都为本论文提出全方位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实践途径提供了很好地借鉴,尤其是对本论文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的大课堂的观点很有启发。通过以上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高校的德育途径可谓形式多样"各有千秋。就我国高校的德育而言,优势明显的,比如,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理论灌输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已有一定成效,仍存在一些不足。对德育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有效性,研究途径单一,实效性不强等,对问题的研究多见于从某一方面入手,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 2 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教育学中的德育范畴。高校德育是在德育的基础上明确受教育者的对象,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课、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的相关德育教育。通过理论教学及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大学生追求美好的人生。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旋律,各高校通过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术界主要从高校德育的要素方面进行界定,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民主法治、人文审美、社会实践等方面。

2.2 理论基础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柯尔伯格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柯尔伯格认为,在儿童整个认知发展中,道德发展被看作是非常重要一部分,认为儿童的道德成熟是随着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而发展的,而道德认知是对正误、美丑、善恶行为的正确认识,这一认识体现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人类道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道德判断,它是规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正确与否的前提,也就是说,道德判断发展理论是他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判断正确就可以导致正确的行为,反之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第 3 章 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及高校德育实践途径调查研究分析.............16

3.1 调查目的与调查意义..... 16
3.2 调查对象与方法...........17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18
第 4 章 全方位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实践途径探析................31
4.1 第一课堂德育实践途径的体系构建..................32
4.2 第二课堂德育实践途径体系的构建.............35
4.3 第三课堂德育实践途径的体系构建........37
4.4 第四课堂德育实践途径的体系构建.........39
第 5 章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实践途径模式的相关保障措施........ 40

5.1 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40

5.2 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为德育实践提供条件保障.........41

5.3 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检查考核机制,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43


第 5 章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实践途径模式的相关保障措施


5.1 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高校德育工作涉及要素良多,随着德育环境、德育对象和德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德育的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明确德育要素的多元性、对象的复杂性、环境的多维性、任务的艰巨性和运作方式的多样性,形成合力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在高校开展全方位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的实践途径新模式,必须建立党、政、群合力育人的德育领导体制,党委统一部署,将其列入高校各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列入校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党、政、群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协调配合,形成职责明确、统一协调、运转流畅的德育管理格局。成立德育工作领导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负责人以及负责思政理论课教学、体育教学的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由学生工作部部长牵头负责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学院也相应的成立上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分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分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等党政干部。

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途径研究


5.2 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为德育实践提供条件保障

大学生的校内生活往往都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校园活动展开的,因此,对学生活动场所的校园德育硬环境建设是高校德育环境中的重要条件之一。高校德育的硬环境是是德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性条件,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校园自然环境、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布局、教育教学设施以及校园文化设施、信息系统建设等,它形直观,易于感染人和启发人,可能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的重要外部力量,从一般的物质环境优化为有育人功能的德育环境。因此,高校必须加大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把具有德育内涵的因素细致入微的安排在实际建设中,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德性品质。
....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本文在研究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德育及高校德育实践途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山西省目前高校德育实践途径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大学生当前德育的思想状况,试图从课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全方位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实践途径的体系,运用“四位统一课堂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个课堂,而这个四个课堂又各有其侧重点。第一课堂从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方面入手,第二课堂侧重于科研训练活动、素质拓展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方面,第三课堂的重点主要放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第四课堂则从网络教育入手,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要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高校应该不断加强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等相关措施,使高校德育实践途径能够顺利实施。

2、展望

本文对山西省高校的德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反映出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但由于研究者能力及各种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进一步完善:(1)研究设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山西省各高校,因此在地域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应扩大研究范围,在山西省扩展到全国,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2)笔者在访谈过程过,由于高校性质的不同,德育实施的效果和途径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并未对此做详细的分类。(3)本研究由于受时间问题的限制,仅仅是构建了山西省高校全方位立德树人之大课堂大德育实践途径的体系,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接下来还需将提出的体系进行验证检验分析,以期构建出更适合我国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德育方案。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6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9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