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德育视域下当代家庭德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作为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家庭德育为儿童提供一个道德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是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可是在当前社会,家庭德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家庭德育应该怎么进行?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许多家长没有认真思考,在家庭德育中要么凭借本能或经验进行实践,要么处于自发状态,完全缺失。笔者在查阅以往家庭德育的文献中发现,很多研究者是站在矫正问题的视角上,过多地关注儿童道德问题的发现与矫正,习惯于以批评、惩罚、挑剔的方式对待儿童,而对于儿童身上的良好品质、积极潜能则相对关注不够。这种消极的道德矫正取向,缺乏对孩子正向、积极、乐观的引导,容易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可喜的是,从 2000 年以来,借鉴积极心理学①的理论成果,从积极德育的视角进行家庭德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本文正是以积极德育为视角展开家庭德育研究,尝试改变当前家庭德育的消极取向,进而建立积极取向的家庭德育模式。
....
一、当前家庭德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为了较全面的了解现有家庭德育的现状,笔者选取所在城市的中、小学家长及学生各 100 人作为调查的对象,对他们的基本信息和家庭德育的现状分别作了调查。这些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年龄、角色、学历、职业)和家庭德育的教育水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准确性,尽量选取不同等级学校里的学生,以期探索家庭德育问题的深层原因,从而有效改进和加强家庭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参见表 1-1)
(二)调查结果
首先,家长对孩子是否听话比较在意。26.88%的家长认为孩子非常听话,72.04%的家长认为孩子比较听话,1.08%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排名有明显要求。调查中 52.69%的家长经常要求孩子的成绩排名,只有 25.81%的家长从不要求,另外 21.50%的家长则表示无所谓;第三,对于家庭德育问题很多家长有烦恼。43.02%的家长不知道怎么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37.63%的家长没有时间对孩子实施道德教育,另有 19.35%的家长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夫妻意见不一致;第四,家长对于孩子学习外所提要求态度上存在问题。28.12%的家长有求必应,50.00%的家长有所选择,另有 21.88%的家长态度恶劣;最后,12.50%的家长关心孩子的品德,18.75%的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26.04%的家长则关注孩子身体的发展,而 42.71%的家长关心孩子学习的发展。可见,较之品德、心理、身体等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最为关注。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分析,可知当前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比较明显而普遍。(参见表1-2)三、家庭积极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31
(一)家庭积极德育的学理依据..........31
(二)家庭积极德育的理论模式.....32
四、家庭积极德育模式的实践策略............36
(一)社会层面:“支持建设”策略 ..... 36
(二)学校层面:“积极保障”策略.............37
(三)家庭层面:“重要他人”策略............39
结 语..........43
四、家庭积极德育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社会层面:“支持建设”策略
社会对于家庭德育的影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指引。正确的舆论导向体现在社会群体运用正面的舆论操纵人们的道德意识,从而控制人的道德行为,在家庭中呈现积极的正能量;价值指引,就是社会通过正面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对家庭德育价值取向的指引和示范,以此树立具有科学、积极向上等价值取向的家庭德育观。第一,文化环境的过滤。社会大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硬环境,还包含文化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软环境。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偏向。人的德育意识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鉴于此,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创立富有积极文化传统内涵,去除“唯读书论”,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德育环境的净化,可以为个人道德提供良好成长的场地,创造其内在积极的需求。(二)学校层面:“积极保障”策略
学校应改变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应秉持积极的德育价值取向,去除现有学校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但是何为积极的德育价值取向呢?积极德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者坚定受教育者自身潜在“积极能力”的德育趋向,学校和教师在积极内容观、积极目标观、积极方式观、积极环境观的指导下,积极尊重受教育者在德育中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自我道德成长的能力。......
结 语
家庭德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家庭德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教育环境的更迭,社会多元文化、经济物质条件的冲击,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家长对家庭德育的弱化。这些问题导致许多家长步入家庭德育的误区,在家庭德育的问题上,许多家长习惯于站在权威的立场上,用消极的、批判的眼光,批评、指责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试图对其加以矫正,,以观后效,这似乎已经成为当前家庭德育的主流范式。然而,这种家庭德育是否合理,是否真的有利于儿童的道德成长,笔者认为尚有待商榷。在某种意义上,批评与指责甚至矫正,对于孩子的道德成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那会导致孩子对于道德问题的消极情绪,近而无助于其道德成长。在家庭德育中,扬善抑恶,对孩子进行正面、向上、积极、乐观的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对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产生向往之心。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9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6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