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1 绪论
基于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的理论。教育的主流渠道仍然是要通过课程这一教育载体得以呈现,隐性教育的开展亦是离不开课程这一载体的设计和开发。与之相对应的,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这种课程是一种隐形的课程,该课程的开发要与隐性教育的特征相呼应,承担着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通过隐形课程的搭建,使得隐性教育有了展示的平台,这种教学环节当中授课方式的改革,改善课程内容的设置从而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优势条件和传播环境。由于隐性教育的隐蔽性特征,给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理论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梳理,,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更高层面的现实要求。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就是目前教育教学范畴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隐形课程”曾作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诚然,当前无论是对隐性教育理论的研究,还是在实践的积极探索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其实现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所谓对实现形式、途径的研究,即是在教育教学中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将理论的研究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中生根发芽,提升规范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背景下能够起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总领性”作用。
....
2 隐性教育与隐形课程构建
2.1 关于隐性教育
教育是我们将文化进行内化的主要途径,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是承担教学任务当中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所关注的隐性教育,是从隐形课程的提出而着手研究的,因而对隐性教育的研究理应结合隐形课程的演变历程来剖析。笔者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隐性教育做了概念的界定,即隐性教育是利用对隐形课程开发,教育信息在有意识的施教者和无意识的受教者之间双向流动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是一种直观、外显、目的和针对性强的教育方式,而与之相对的,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隐性教育的隐蔽性特征,隐性教育理念下隐蔽性特征可以从信息传递方式、接受教育的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2.2 隐形课程的提出和构建
课程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者的中介,并在两者当中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承载了教育教学的全部信息。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的信息载体,内容上不管是实证主义的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传递的畅通与否直接关乎教育教学的成败。而隐形课程更多的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意识形态领域内,在当代大学生当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隐形课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迫切的理论与现实的需求,也正是在这种情境下应运而生的。3 以受众特征、属性为导向的隐形课程设置.......... 15
3.1 由体系导向到问题导向的过度...............15
3.2 由理论化到普及化的转向.......................17
4 隐性教育中隐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20
4.1 高校校园文化隐形课程资源................20
4.2 利用高校史馆中的隐形课程资源.......22
4.3 利用校园社团活动、学生组织中的隐形课程资源.........23
5 隐性理念助推大众化教学机制创新........... 26
5.1 对教育者培养机制的创新................26
5.2 受教育者自我发展机制建设..............28
5.3 教育者和受教者良好互动关系的促成...........31
5 隐性理念助推大众化教学机制创新
5.1 对教育者培养机制的创新
辅导员群体尤其是目前大学辅导员教学任务的安排上,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作为切入口来看,该群体在繁重的日常工作当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思想体检”是不现实也是他们所无暇顾及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上的工作精细化、具体化更是显得力不从心,任重而道远。毕竟与学生接触较为频繁的大学生辅导员他们的精力有限,所学专业以及知识天壁垒的客观存在,学生问题能够得到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辅导和排疑解惑已经无法面面俱到的实现。当前所反映出的矛盾更加的明显,随着高校教学形式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对现实的教学的要求也有着相应的提高,对要素要件的要求增多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一种行为规范类课程的教学不得不进行结构的完善。不管外部因素的驱动还是理论发展内部的动因,都将使得当前高校教育机制的改革和更好完善教育机制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抉择。5.2 受教育者自我发展机制建设
目前高校成立学生发展中心部门,发展中心将学生同一类型问题反馈给专门从事该问题工作的教育者或者从事该领域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不管是学工部门还是日常的施教部门的工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隐性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有意识、有针对的对学生做相应的辅导工作,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价值观、科学方法隐含在相应的课程中,达到学生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目的。学生自我发展中心亦可根据需要对问题做归档,进行备案工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以便能够实现长期的跟踪教育,亦能够为今后的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隐性教育之所以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有效的影响,深层次的原因是在隐性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内心主动的对知识的吸取,内部的动力是学生对知识追求的最为根本的内在动力,这种来自内部的冲动不仅仅对当下的学习提供动力,更是学生今后取得良好发展的核心要素。.....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有关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足见这一概念的复杂多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能拘泥于文本的研究,尤其是从事承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任务的主体,应本着如何将理论进行通俗化的解释的思路,尝试拓宽理论转化为实际途径和在方式方法展开积极的探索。本文基于学者们对“课程”“隐性课程”“隐性教育”等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隐性教育隐蔽性着手,尝试着找出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高校得以实现的途径、方式。诚然,对“课程”“隐性课程”“隐性教育”等概念做出清晰明确概念的界定上,在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笔者也深感自身才疏学浅,无法在概念上做出完备的诠释,对笔者而言不得不说选择这么一个极具挑战,那么选择这样一个“不可为而为之”的研究课题。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既然概念的界定模糊复杂多样,学者目前尚无一致看法的现实,也正是处于这样一种背景下,才使得尝试成为可能。本文的意图在于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大众化得以实现的途径和理论传播形式的探索,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传播规律应符合隐性教育当中隐蔽性特征。如此便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与隐性教育天然的就结合到了一起,加之有关学者对“课程”内涵和对“课程”概念外延的最新解读,笔者便在理论上找到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得以有效传播的途径、方式的可行性。6.2 前景展望
通过隐性教育的隐蔽性教育特征,来助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笔者希冀以下功能的实现和发挥: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课程这一媒介载体在高校进行传播,核心在于理论掌握学生,是学生群体用以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并在生活体验和实践当中,超出传统显性教育认知层面,使得情感、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之间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0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7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