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6-05-13 08:41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发展成果,但由于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实现根本性、全局性转变,因此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成本支撑经济增长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经济”和“发展排放”特征明显,并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负载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较为贫乏,快速的经济发展与贫乏资源之间的矛盾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前者强调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须建立于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基础上;后者则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辅相成,“两型社会”的核心是人类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与资源、环境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增长为人口数量、质量的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更是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又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必须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而言仍未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限度,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排放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阶段,经济规模的扩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部分资源出现供需失衡,部分地区生态出现超载。从国际上看,工业革命以来,各国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纷纷采用不可持续的、粗放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造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则更为严峻:一方面贸易一体化使得发达国家产品进入发展中国家,部分产业难以得到升级,从而停留在高能耗的粗放型生产经营层面,加重生态环境负担;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更多收益,不惜承接发达国家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生产部门,以牺牲本国资源为代价,选择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已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挑战。为此,在全球共同应对资源髙度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问题这一背景下,无论从我国国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还是从顺应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等角度来看,高度重视且广泛践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都显得尤为重要。

......................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共六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导论即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述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就“两型社会”基本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和“两型社会”建设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是在分析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相对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对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武汉和长沙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与问题;另外,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对策措施;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主要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分析,并总结得出可资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借鉴的相关启示。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两型社会”建设并非一个静态概念,对其认识必须不断深化,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发展模式多样。梳理和总结目前各国各地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两型社会”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两型社会”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文献数量不多、深入程度不足,因此搜集、研读大量相关的中外文文献尤为必要。

案例分析法。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其建设“两型社会”的实施条件和环境具有示范性,建设路径则具有先行性,不仅可以为城市圈其他八个城市提供借鉴,更应推广到全国其他区域,以提高各地两型社会”建设的效率。因此本文选用武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研究的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比较研究法。在分析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时,利用综合指标体系,详细考察获批综改区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武汉和长沙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阻碍,通过比较分析,为总结武汉建设“两型社会”的经验和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两型社会”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多方搜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借助“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武汉两型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建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中对“两型社会”建设必要性、影响因素和建设途径的研究主要应用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规范分析法;本研究中利用数据对观点进行证明,并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武汉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即实证分析法。

“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第二章“两型社会”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两型社会”的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进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变革类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美国社会学学家伦斯基(根据科技、信息交流和经济等方面将社会依次分类为捕猎社会、低级农业社会、高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其中工业社会被认为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电力等机械动力代替人力、自然力后,大规模的工业体系 始形成。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劳动分工体系不断专业化,并形成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然而,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对自然环境的控制能力空时提高,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类开始对大自然展 大规模的征服活动,以掠夺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由此带来的却是人口高速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本学者岩佐茂曾指出,环境破坏同人类文明一道很早就出现了,但其严重化却开始于近代。由于内燃机的发明,煤炭、石油的使用,发生了产业革命,环境破坏也就日趋严重。应该说,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是从20世纪开始的,可以说,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恶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几乎发展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于是,许多国家 始意识到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能持久的,必须抛弃在黑色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里寻找答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念,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发展阶段,各种自然资源 发强度大,能源消耗增长迅速,因此我国的经济社会面临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如不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将难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

尽管“两型社会”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探究其内涵发现,“两型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理论渊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从未间断,从最古老的自然崇拜到天人合一思想,再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诉求,无一不体现了“两型社会”理论探索的进化。从这一研究的科学属性角度看来,近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的提出和完善,为“两型社会”研究由“前科学”过渡至“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两型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一、构建“两型社会”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益尖锐,我国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且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从客观上要求我国找到一条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路径,因此建设“两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提出的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最重要的协调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然要求建设“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在2003年所提出的推进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内涵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资源和环境都是有限的,只有人的发展是无限的。科学发展必须以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发展路径,以人的发展为发展动力,资源和环境等自然资本不能过度使用,那么只有依靠更多地积累人力资本来替代和改造自然资本。因此,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各种生态友好政策的制定,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就能使人们意识到和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进而更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和改造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推动整个社会的产业形态、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生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革命性变革,从而呈现出“两型”的良好特性。构建“两型社会”,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自然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第三章“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43

第一节“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43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43

二、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43

第四章“两型社会”的建设..........56

第一节“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56

一、政府:“两型社会”建设的引导力量.........56

第五章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现状评析...........82

第一节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82


第五章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现状评析


第一节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武汉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武汉城市圈从正式提出到全面推进历时五年。2002年,武汉和八市联合召 了“武汉及周边城市经济协作、联合座谈会”。2004年,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武汉召 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在孝感、黄石、黄闪和咸宁召开了四次推进会议,全面推进了以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为重点的武汉城市圈建设。2006年,中央在“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定”中要求加快武汉城市圈等中部地区城市圈(群)的发展。2006年,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形成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2007年,湖北贫委、省政府通过了《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一步确立了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定位。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在资源、环境、人口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道路。从此,武汉城市圈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在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起着示范、引导、聚集、协调的龙头作用。武汉城市圈被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武汉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武汉加快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大契机。

从理论上看,所谓中心城市是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者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城市。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对区域其他地区产生较强的经济辖射作用,他们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功能。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集聚地,也是区域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集聚和溢出效应明显,同时承担着促进区域内纵向联系与横向联合的作用,是区域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而言,武汉在城市圈中的作用体现在:一是充分利用产业发展优势引导生产分工、协作和扩散;二是发挥市场优势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通过流通促进竞争;三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的示范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六章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美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

一、美国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

美国是较早关注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国家,不但提出和推行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并将理论较早应用于实践领域。目前,美国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业己取得一些成就,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早在19世纪末期,美国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为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美国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法规最早可追溯至1886年,1899年制定《河流与港口法》。当时尽管美国己经进入工业化阶段,但是由于资源相对充裕,环境压力不明显,因此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仍然保持较为和谐的关系。人类对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尚处于萌芽阶段。

法律法规由于具有强制约束力,可被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基本的制度保障。政府要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主张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为有效地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目前,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值得我国借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支持和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社会、政府、企业以及民众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研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和改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管理方式、生产设备和工艺,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推动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需要法律的监督约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自律,而且也需要建立具有媒介性质的非政府组织机构从事该项工作,为政府、企业和民众提供信息平台和交易媒介,使三者连结为一体。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4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