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闻学背景下城市边缘人的媒介形象研究———2003年—2013年《南方周末为例》附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6-05-13 08:48
第一章 序言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群体。截至2013年8月底,有100多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有近20万城市边缘群体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进城。这种快速的城市化,导致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生活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巨大变化破坏了。无论是在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还是在文化资源,他们和城市人口之间的巨大差距。毫无疑问,农民工及其子女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变革和参与者的记录,大众媒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记录了城市边缘群体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公众讨论。当然,媒体将被言语来形容建子集的观点和媒介形象,包括负面形象导致人们城市和城市边缘群体隔阂。媒体是为社会提供公共话语空间的城市边缘群体充分往往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应该说,大众媒体和城市边缘群体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国传播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大众媒体在社会变革具有透视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1.1.2 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我国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期间,,发布了7 份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关注城市边缘人这一群体。而2010年1月31号发布的新的一号文件,将关注的目标锁定为“新生代城市边缘人” 。政府专门发布一号文件提到新生代城市边缘人的问题,有政治、社会角度的考量。据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 80 年代以及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城市边缘人数量达到8487万人次,显然这个数量仍在不断地攀升。庞大的新生代城市边缘人群体是我国主要的劳动力来源,他们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目 录
第一章 序言 3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3
1.1.1选题背景 3
1.1.2 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媒介形象 4
1.2.2 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 5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7
1.3.1研究思路 7
1.3.2研究方法 7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8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8
2.1 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概念界定 8
2.2危机事件中城市边缘人媒体形象研究的方法 10
2.3发展新闻学 10
2.4城市边缘人形象构成要素 11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城市边缘群体形象表达 11
3.1 城市边缘群体媒介素养 12
3.2 大众传媒在城市边缘群体利益 14
3.2.1 树立平等的受众意识 14
3.2.2 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15
3.2.3 提升媒介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15
3.3 场域理论视角下城市边缘群体 16
3.3.1 场域理论及“媒介场“ 17
3.3.2 城市边缘群体媒介弱势成因分析 18
第四章 危机事件中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 21
4.1危机事件中城市边缘人的内容分析——以《南方周末》为例 21
4.1.1样本与分析目标媒体的选定 21
4.1.2时间范围的选定 21
4.2内容分析与其结果呈现 21
4.2.1报道中的城市边缘人类型及其结果呈现 21
4.2.2报道中的城市边缘人行为及其结果呈现 22
4.2.3报道中的城市边缘人评价及其结果呈现 23
4.2.4报道中的城市边缘人组织与个人及其结果呈现 24
4.3城市边缘人媒体形象的构成要素分析 24
4.3.1 媒介议程设置制作城市边缘人信息 25
4.3.2 媒介报道情感倾向使受众承认城市边缘人为弱势群体 25
4.3.3 媒介立场影响城市边缘人形象再现 25
4.4城市边缘人现实形象与媒体形象偏差 26
4.4.1 媒介传播中对城市边缘人形象的弱势化 26
4.4.2 媒介传播中对城市边缘人形象的妖魔化 26
第五章 影响危机事件中城市边缘人媒体塑造的因素分析 26
5.1 城市边缘人话语权的缺失 26
5.1.1 传媒对商业利润的追逐是城市边缘人话语权缺失的根本原因 27
5.1.2 追求优质的报道效果是导致城市边缘人话语权缺失的直接原因 27
5.1.3 新闻传播者与城市边缘人在社会地位上的巨大差异 27
5.2 市场导向与人文精神导向的冲突 28
5.3 媒体自身人文精神的缺失 29
第六章 危机事件中城市边缘人媒体形象塑造策略 31
6.1 城市边缘人的组织策略 31
6.2 塑造方法和途径 31
6.3媒体策略 32
6.3.1 正确对待经济利益 32
6.3.2 构建“城市边缘人议题” 33
6.3.3 提升媒体的职业修养 33
6.3.4 推进传媒产业改革 33
6.4个人策略 34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35
7.1 本文研究结论 35
7.2 进一步的研究 35参考文献 36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城市边缘人涌入城市,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已逐渐发生变化,拥有复杂背景身份的城市边缘人目前正扮演着一种尴尬的角色:由于生活、劳作的环境变了,方式变了,条件变了,他们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但是由于他们的户口还在乡下,城里人享有的一些待遇和权利还和他们无缘,他们又不能算是真正的城里人,处于半城半乡的共有状态,因此被称作“城市边缘人”。本文对不同时期媒体关于城市边缘人报道的比较分析,包括目标受众的选取、城市边缘人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同时期对城市边缘人的不同报道等等。通过引入媒介形象的概念,比较分析不同时期和不同侧重点在报道数量、报道主题和新闻语言等方面的差异,挖掘影响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深层机制。
在前文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机制、媒体社会责任、媒介议程设置、公民媒介素养等角度,建设性地提出改善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完善政策制度、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意识、传播者媒介素养、受众媒介素养及城市边缘人自身的媒介素养等等。
7.2 进一步的研究
城市边缘人群体从出现到今天,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市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诸多益处,群体构成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自身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正趋于城市化,在媒体报道中的正面形象也不断显现,这些对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建构都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在对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促进媒体对农民媒介形象的正面报道。
研究针对影响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的各种原因提出的改善策略有待丰富和完善。城市边缘人群体还正处于持续发展中,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更多的问题出现,改善城市边缘人媒介形象作为解决城市边缘人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朱春阳;王铃宁;媒介形象创新:同质化市场环境下传媒竞争的新支点[J];中国广播;2005年02期
李朝霞;“媒介仪式”对媒介形象的建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栾奕;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及其塑造战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胡杨;风险社会视域下媒介污名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张强;电视媒介形象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高歌;我国当代媒介反文化倾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王泳惠;“城管”的媒介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邱婷婷;从框架理论的视角研究“80后”媒介形象的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董红硕;融合背景下的媒介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蒲子涵;“十七年”《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媒介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吴媛媛;都市报中合肥市民的媒介形象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44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