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生产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3 08:50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自上世纪末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现产业升级,率先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80%,可见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达国家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都逐步采取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措施。其中在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生产性服务业,凭借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以及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的优势,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助推器,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这为广西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基础非常薄弱,而且发展规模很小,在全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排名中位于末端。近些年来,广西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加速城镇化进程,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第二产业,忽视了对服务业发展的投入,虽然服务业的增加值也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在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小于工业占比。根据广西统计年鉴的统计,在1992年至2012年期间,工业占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9%上升到47.9%,而服务业占广西GDP的比重仅由35%上升到35.4%,仅仅增加了 0.4个百分点,可见广西区政府对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发展的重视明显不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很高,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一定很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广西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其原因还是产业结构失衡、人才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低等等,这些都是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HansenC 1990)[3]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人均收入以及人口密度的增长效应,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的促进专业化分工,并能够提高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率,对于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Francois(1990)认为在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之后,生产性服务业是各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够产生规模报酬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并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的良好发-。Harrington(1995)[5]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以美国为例,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有很大差异,但总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城市的就业等方面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Coffey(2000)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在二战后一段时期进行深入的研究,经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很好的带动就业的发展,是促进就业增加最快的一个部门,并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吸引投资以及技术创新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Moyart(2005)深入考察了中小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并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归纳为四个效应:出口效应、就业效应、引力效应和竞争力效应。
………..


第二章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述
尽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广泛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但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内容众多且复杂,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基本达成共识并已初步形成体系,但最终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很多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以下表2-1将部分学者的观点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而来。通过对以上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的归纳和总结,本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也称生产者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部门分离发展起来的,,通过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政府管理以及为工业、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提供中间投入服务,并非是为最终消费者提供劳动和服务的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工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提供保障服务。根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产业划分目录以及《广西统计年鉴》的行业分类,本研究将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限定为六大行业,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房地产业、粗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査业(见表2-2)。

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生产性影响研究


……..


2. 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经济增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代表着一国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产出的增加,也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自1776年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开创了古典经济学以来,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制度学经济增长理论四个阶段。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这几个理论中对全—济产生的影响最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的罗伯特?索洛以及英国的经济学?斯旺创立而来的。该理论认为真实的人均GDP增长是由于由于技术进步或者人口增长等外生因素引起人均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增加,如果没有技术变革或者人口增长这些外力因素助推,则经济增长就会停止。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如把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及把技术进步当做外生变量而排除在考虑之外。为了解决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这些局限性,于是20世纪80年代期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此理论将经济增长的动力完全内部化,因此,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章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8
3.1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概况分析........ 18
3.1.1广西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概况分析 ........18
3.1.2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占GDP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动分析........ 21
3.2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概况分析........24
3. 2. 1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及増长率........24
3.2.2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分析 ........28
3.3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的发展状况........ 32
第四章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増长的影响分析........ 36
4. 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36
4. 2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38
4.3实证分析的结论 ........45
第五章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48
5. 1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8
5. 2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广西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52


第五章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 1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节根据第三章中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第四章的实证研究,从规模、结构、政策、人才几个方面总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从深层次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相关原因,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由第三章对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现状的分析可知,从2005年到2012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是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的,这说明广西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但从生产性服务业占广西GDP的比重以及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来看,整体的发展规模较小。近8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5%左右,几乎没有变动,这个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也只从2005年的42.73%增加到47.32%,8年来仅提高了 5个百分点。从广西与东、中、西部部分省份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比较来看,广西无论在GDP、服务业还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上都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几个省份,2012年广西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在广东、浙江、湖南、河南、重庆这几个省份的排名中位于末位,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仅为广东省的16.14%,可见广西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与相邻的广东省简直无从对比。从而可以看出广西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当低,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可比性,这是因为广西近年来的产业政策一直倾向于发展粗放型的工业,从来没有出台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扶持政策,也没有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植高,能够进入生产性服务业为其他行业提高服务的企业不多,导致了广西整个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下。
……..


结论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并研究了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理论基础,然后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概况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当前广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结合2003年-2012年的广西面板数据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广西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发展规模不大,在广西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不均衡,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主,新兴产业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发展力度严重不足。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发达省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不高。同时,广西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弱,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能力不强,无法有效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2)根据理论机制分析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广西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积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等等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0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