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历史上生态环境演变
本文关键词:环境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宁夏 生态环境 演变 贺兰山 气候 影响 人类活动 六盘山
????以2000年以前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引用权威结论,权威数据,围绕宁夏气候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题,经过大量相关史料、考古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简洁而系统地概括了宁夏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事实,阐述了影响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总结、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从一个侧面为自治区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再造秀美山川,提供历史依据和对策参考。
一、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
气候冷暖、干湿交替演变,对宁夏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宁夏基本上是农牧业交错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牧业迅速发展,反之,气候变干变冷,农业衰退。干凉气候对草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仍能够发展畜牧业。
根据宁夏考古资料,仰韶文化到殷墟时期气候温暖,当时地表有很多河湖沼泽和大片草甸,沿河有乔灌林丛,河边、湖畔滩地上活动着成群的野驴、野牛、野猪、羚羊、犀牛,较干旱处有驼鸟的踪迹。灵武水洞沟一带,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出现高峰,能够生长香属、栗属、山核桃属等亚热带落叶乔木,水生植物香蒲繁盛,湖沼发育,表明气候温暖而湿润。隆德县沙塘页和子一带生长有亚热带动物竹鼠,说明六盘山西南坡有着温湿的气候条件。宁夏南部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如隆德沙塘北塬村和页和子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锄、石锛、石刀及陶器农业生产工具,表明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从事原始农业。贺兰山中有些地段的岩画,就是那时遗留下来的。在早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群穴居山野,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栖息活动在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包括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气候、水资源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哪里有早期人类活动,哪里的自然地理环境就好。
秦汉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宁夏黄河两岸,以军屯和移民屯垦的办法,大兴水利,修渠溉田迅速发展了农业。当时的“朝那”(今固原)有一个“湫渊”,周回40里,湖水清澈,水位稳定,视为神湖,说明当时降水量充沛而稳定。《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当时宁夏南部是一个“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羊群塞道”的好地方。六盘山更是“万树苍松、蔚为深秀”。盐池县张家场汉墓出土文物中有黄、红、白三种糜谷种籽,进一步说明旱作农业推进到了无灌溉可能的畜牧地区。
隋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农业繁盛,宁夏平原已种植有大量的水稻,人口迅速增长,人民逐渐富足起来。“安史之乱”时,正是由于朔方、灵州的农业发展,有着“兵食齐备,士马全盛”的物质基础,才可能使唐肃宗在灵州即位,宁夏成为唐朝中兴的一个基地。唐代文献中有对贺兰山森林的记载。《元和郡县图志》“贺兰山”条:“山有树木青白”,是古文献中第一次对贺兰山森林植被的直接记载。平原上“水木万家”,植树之多也值得称道。唐韦蟾《送卢藩》诗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象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这是银川平原自然景观的生动概括。野马和野马皮是盐州、灵州的地方特产,一向是宁夏地方官员给朝廷的贡品,公元570年北周宇文贵从其父宇文宪射猎于盐州,一次射毙野马及马鹿15头。公元961年灵洲节度使冯继业给宋太祖的贡品中有野马两匹。由此可以反映,唐代灵洲畜牧业发达,野生动物很多,狩猎业也是重要生产活动,天然植被仍然相当繁茂。清水河流域“地宽美水草”,今西吉、隆德县境“土地饶沃,生齿繁多”(《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大小罗山直到韦州,也都是“水甘土沃,有良木薪秸之利”(《宋史。郑文宝传》“城古威洲议”)。
从考古和历史记载反映,宁夏历史时期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植被、水资源等)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在气候温暖湿润的时期。最迟在4万年前,银川平原的黄河两岸就是早期人类活动地区之一,特别是商周至元代,先后有众多游牧民族在这里活动。闻名于世的贺兰山岩画遍布贺兰山南北,内容非常丰富,有人物、家畜、飞禽、走兽,或为单体,或为群体,有“狩猎图”“牧归图”“虎狼逐鹿”“虎袭群马”等图幅,是先民们当时生活的写照,反映了贺兰山地区森林茂盛,水草丰美、野生动物繁多的自然生态及其游牧的生活方式和一望无际的林草莽莽、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
二、生态环境变坏的原因
宁夏地区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植被、水资源等)在古代是良好的,而今天大面积的荒山,主要是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和人类活动(过度放牧、开垦、砍伐和战争等)等的影响。
1 、气候变迁
自然气候变化是环境演变中最活跃的因子,在时间尺度不长的情况下,其它自然要素的变化主要受制于自然气候变化。自然气候变化是影响宁夏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气候干冷时期,雨量减少,易出现严重干旱和蝗灾,对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等有较大影响,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植被)易受到破坏。如殷末周初气候变干凉,使一些原始农耕部落难以维持水平很低的原始农业,或向南迁徙寻找适合农耕的地方,或脱离定居的农业生产,逐步演变为游牧部落;西周时期宁夏各地是“西戎”各部落居地,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畜为业,过着游牧生活,《诗经.出车》曰“昔我往矣,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记述了周宣王征伐今平凉、固原一带义渠戎时,从关中到六盘山沿途所见的物候景观。
三国魏晋南北朝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气候干冷,自然灾害和严重的饥荒、战乱,造成“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者归之不绝”,以汉族为主的农业人口大量南逃,使得农业一落千丈,与此同时众多游牧民族相继进入宁夏,畜牧业受寒冷气候影响相对较小,成为主要经济成份。
北宋西夏、明清气候寒冷干燥,雨量减少。宁夏境内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前提到的野马记述,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也与气候干冷及草场退化有关。同心、盐池至甘肃环县一带唐代原可农耕的土地,由于干旱少雨,已变成“七百里旱海”。公元993年宋朝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修筑清远军城(今环县西北)时,因近地无水,要民夫从数百里外运水植树。
明清时期气候总的趋势是寒冷,宁夏表现出来的气候灾害最严重和最频繁的是干旱。宁夏历史上灾情最重、影响最大的“崇祯大旱”、“乾隆大旱”,“光绪大旱”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影响宁夏地区生态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秦汉时代,汉族人口逐渐在银川平原黄河两岸定居下来,农垦、放牧、建筑以及燃料等需求,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大片草原和森林为种植业所取代。六盘山两侧居民以木板建房。由于人口的稀少,技术的落后,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微乎其微,森林植被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
宋、西夏、元期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战乱频繁,宁夏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规模战争,部族纠纷,常常是切断对方水源,或改变河流流向,人们无法生存,只好背井离乡,迁往别处,农田、绿洲无水滋养,土地荒芜,终被风沙所吞蚀。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夏军后撤三次,“凡百余里矣,每退必赭其地,辽马无所食,因许和”,夏军乘机反攻,大获其胜。这次战争使百里草原化未灰烬。西夏在贺兰山大兴土木,营造离宫别院,规模巨大,巨木良材取之贺兰山中,耗用自必不少;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总面积40平方公里,规模与北京十三陵相仿,使贺兰山森林和植被受到巨大损伤。宋朝在宁夏南部大建堡寨,屯垦开荒,破坏了一些草场和森林。
明代修造长城,数万兵丁役夫涌来,建造营房、炊事取暖、施工架木都要木材。派遣重兵把守长城,要用要烧,常年不断的樵牧采伐,加剧了贺兰山林木的消耗,于是形成了浅山区“陵谷变迁,林莽毁伐,樵猎蹂贱,浸浸成路”,林木“皆产于悬崖峻岭之间”的状况。在嘉靖十年,“役屯丁万人”,挖修壕崭,结果是“风扬沙塞,数日即平”,“随挑随淤,人不堪困苦”。说明部分地区,植被严重破坏,并出现沙化现象(或为腾格里沙漠东侵)。明代重视养马,六盘山森林此时受到畜牧业的严重影响,北段已成为濯濯童山。清乾隆年间,宁夏北部人口达135万,是宁夏人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突破,意味着对贺兰山及周边地区森林、草原资源破坏的机会加大,同时破坏后,无法及时恢复,破坏程度只能与日俱增。宁夏南部同样人口大增,为求温饱,只得毁林开荒、伐木烧炭,六盘山深部的森林也开始受到破坏。晚清时,由于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战争破坏、滥伐林木、滥垦过牧)或考虑不够周全的措施(如过量引水、大灌大排),带来某些不良后果,加上历史时期遗留问题的积累,环境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此时的六盘山一带“童山如秃,求一木不得见”(祁韵士《万里行程记》)。民国年间,破坏依旧,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无情的斧头,使贺兰山低中山区以下的林木被破坏殆尽。
3、自然灾害
在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气候异常,加上生态环境恶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的旱灾可造成一部分环境特别是靠天吃饭的黄土地带环境的恶化。西夏时贺兰山中据称有九十九道泉水,以后山中和山前地带许多泉水消失。香山旧称有七十二水头(水泉),罗山旧称一年有七十二场巡山雨,均成历史陈迹。原先清水河水量充沛,山青水绿,随着水土流失加重,山洪爆发时浊浪滔天,成为典型的浊水河。同心韦州东侧的鸳鸯湖、灵武白芨滩附近的鸳鸯湖,原本一根芨芨草插到地下可见水的地方,以后却变成盐土或小沙丘了。当然,除旱灾外还有暴雨、霜冻、大风、冰雹等灾害,都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影响,严重时,树皮草根都被吞食殆尽。不过影响总是局部和暂时的。
4、其它因素
其它因素如森林火灾、鼠害、草场病虫害等,也是破坏植被的因素之一。清朝末年,苏峪口内林区火灾,殃及九条山沟,历时两月余;黄渠口内林火亦曾延烧数月。草原鼠害不但直接肯吃草场植被(100只鼠耗草量相当于1只羊)还严重地破坏草场地面和植物根系,造成牧草的成片死亡。1930年和1957年,盐池两次鼠灾,草场严重破坏,影响牧业生产。草场上蚜虫的蔓延,可使牧草成片死亡,牲畜采食后还有中毒现象。
三、再造秀美山川的对策
总结历史经验,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政治的稳定、政策的得当、是否按自然规律办事有关,但凡部族纠纷,战火不断,或开发土地、山林政策不当,或人们过度利用了自然资源等都会造成环境的恶化,直接原因就是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不当。为此再造秀美山川的西北地区,从气象防灾减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以下对策:未来气候变暖,降水变率加大,灾害发生频繁,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强度加大,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积极采用人工影响天气等手段,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采取有效的封山育林措施,严防盗伐、滥伐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并人工增植和维护林木,以扩大森林面积,促进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凡宜牧而不宜农的地区应退耕还林还牧,尤其是在农牧地交错分布的南部山区,固定耕地和草原,严格控制开荒,补播牧草,更新草场,提高草场生产力,使植被尽快恢复;在蒸发量大的干旱地区尽量不兴建水库和明渠,建议多发展绿色水库(水源涵养林),改革缺水地区改种耗水量小的树木和作物;改革灌水方式,杜绝大水漫灌,推广滴、渗灌溉技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努力减少水资源的散失和浪费;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类活动日益频繁,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量,其结果是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此应坚决执行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同时加强人群的文化教育与环境教育,提高人口文化水平和环境意识,从而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只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宁夏山川大地一定会重新披上绿装,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宁夏气象志气象出版社1995年
[2]牛达生许成贺兰山文物古迹考察与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3]宁夏国土资源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4]宁夏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1976年
(此文出自nxdzkj.com,作者梁旭)胡若飞摘
本文编号:1065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06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