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本文选题:中山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
中山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中山大学加快建设,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实现科学发展,中山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等规划文件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编制了本规划。本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基础
(一)新的起点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以来,中山大学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始创阶段的筚路蓝缕,到发展阶段的积微成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大人为学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为改革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文化保障;并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建立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创新了多校区办学模式等;同时努力促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发展,关注学术追求与教育质量,倡导“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善待学生”和“人心向学”等理念,强调大学的全面发展。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发展主线,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学校目前已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是我国学科门类覆盖面最广的高校之一,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基础。学科水平不断提高,据美国ESI数据库统计,2000~2010年间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材料、工程、植物与动物、物理、生物与生化、数学、环境与生态等9个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已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行列。2010年底,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总数均名列全国第四。学校还布局了一批面向国家和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应用学科和工程学科,努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宗旨,努力打造优质教育。学校尽管扩大了全日制本科生的培养规模,但更加注重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推进了教学改革,建设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奖励,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全优的成绩;努力推进了研究生培养改革,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培养质量,至2010年共获得25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毕业生有着良好的社会评价与声誉,进入国内外著名学府院所、各级政府部门、跨国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升学深造的比例较高,其中本科毕业生到国内高校升学、出国留学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
学校坚持延揽优才,努力提升师资水平。学校已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2010年底,学校拥有两院院士6人,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4人,其中影响未来科技发展实力的杰青人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七;学校还通过“百人计划”从国内外引进近400多位优秀人才,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
学校坚持以“国际水平、国家需求”为定位,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0年底,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10年科研经费突破十亿元;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科技奖励,科研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同时,大力开展社会服务,积极参与现实重大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与广州等城市共建了九个地方研究院,以产学研结合推动区域的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学校的附属医院以高水平医疗服务为广东及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化程度。已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有实质性合作内容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了一批联合研究机构;2009年经国家汉办批准成立了国际汉语教材与培训基地,在国外开设了5所孔子学院;进一步扩大了本科、硕士层次的合作办学及博士生国际合作研究;参与了AMS国际空间站计划等大型国际合作研究,与法国共建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等,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相关领域科技水平提升,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声誉。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实力提升迅速,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与影响。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提升,形成了现代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格局,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二)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中山大学加快建设、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临着新的发展抉择。
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教育改革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必将有一批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山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华南最重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影响力覆盖南中国,遍及东南亚。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中山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加快发展,肩负起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学术重镇、促进社会文明事业进步、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大学使命,为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其次,广东省经济实力全国最强,广州市是全国第三大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是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广东迫切需要一所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资源、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更繁荣的文化和知识,将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必然要求,中山大学责无旁贷,应更快地提升水平,以世界一流为目标,为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强社会建设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再次,经过多年建设,中山大学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根基扎实,发展局面良好,营造了人际和谐、人心凝聚的团结氛围,人心向上、人心思进,期待创造中山大学新的辉煌。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世界名校,也是每个中大人的理想。
同时,学校也面临新的挑战和竞争,不进则退。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省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中山大学提升水平,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更优秀的文化、更充分的知识。此外,国外和港澳名校陆续进入境内办学,国内院校蓬勃发展,使高等教育的竞争空前激烈。
为了国家和广东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需求,“十二五”时期,中山大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提出更高的战略目标,选择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三)差距与瓶颈
目前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很大差距。
学校培养拔尖创新和卓越人才的能力仍有待提高;缺少在国际上具有明显领先地位的学科领域;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与团队有待进一步培育;重大科学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不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项目尚未凸显成效;在产生对人类社会做出科技贡献和促进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方面仍有待突破;国际化办学程度不够高,国际影响力仍需大幅度增强。
从我校近年的发展经验来看,现阶段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不断深入改革的创造性思维尚未形成,缺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实施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学校自身资金筹措机制尚在摸索阶段,自身出力办大事能力较弱;学科发展水平差异大,工程和技术学科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满足国家和广东战略发展紧迫需求;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相对较少;学校重点突破研究领域急需确立,急需构筑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学科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迫切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实现新的突破。
二、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改革精神,以改革和创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工作,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新教育观念,做好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开创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坚持“国际水平、国家需求”的定位,紧扣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取向,不断推进前沿研究,追求学术卓越与服务社会;坚持文化传承创新,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传播优秀文化;坚持国际化办学,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与影响。走中山大学独具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之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
(二)发展目标
中山大学发展战略总目标是: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构建起与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文理医工各具实力、综合发展为特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的内涵是:体现水平的可比基本办学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水平;综合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缩小;若干学科与研究领域在国际上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风良好;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明显增强;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数量迅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为了达到上述阶段性目标,学校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术成就、社会贡献、国际合作与影响等可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比的基本要素方面进行考虑,“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如下:
在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调整结构。适度控制本科招生规模, 2015年在校本科生人数控制在31000人左右;适度加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15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8000人左右。力争对本科教育的投入比例有明显的增长,本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毕业生的社会声誉有显著的提高;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争新增5篇以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使我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达到30篇左右。
在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加强队伍建设,集聚优秀人才。继续引进海内外优秀学者,新引进中央“千人计划”5~8人,引进中山大学“百人计划”50~60人。力争新增1~2位两院院士,新增10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增15位杰青获得者。
在学术成就方面,进入ESI(基本科研数据库)的论文数和前1%的学科数有较大增幅,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增加和提高,在《Cell》、《Nature》、《Science》系列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在人文社科的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精品学术著作。
在社会贡献方面,力争获得一批关键技术,为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事业的贡献度明显提升;在满足国家需求与贡献方面,承担重点重大项目和工程的能力继续提高,力争取得对国家和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重大原创成果。
在国际合作与影响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建若干个合作实体,开展一批高水平的合作项目,高水平学术交流形成规模,力争外籍师资和留学生数量有较大的增长,实现新的突破。
(三)发展思路
学校“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概括为:瞄准一个定位,抓住两个机遇,取得三个突破。
瞄准一个定位,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定位。学校在尊重自身历史发展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参照体系,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追求世界一流水平建设,重在以世界一流水平和标准建设学校,关键在于做强:一是着力解决工程与应用学科薄弱的短板问题;二是从深度和广度上做强特色学科和研究领域,以彰显学校水平;三是做实做强办学基本要素,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学校发展战略步骤是要重点突破,从点做强,由点及面,进而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抓住两个机遇,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和广东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学校要秉承开放办学的传统,坚持国家需求、学科需求、国际优质资源三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的国际优质教育和科技资源,带动学校教育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升;二是要紧紧抓住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机遇。学校要充分利用广东发展的机遇,主动结合广东的重大需求,扩大服务范围,加强结合力度,提升贡献能力,将广东省的需求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新动力。重点是要抓好与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强省战略行动和社会建设进程等的深度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取得三个突破。一是要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突破。虽然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培养世界一流创新人才的水平仍有待提高。学校要以育人为中心,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集中精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建设专注于育人使命、具备知识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力争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突破。
二是要在特色学科领域发展方面取得突破。虽然学校已有12个学科领域进入了ESI的前百分一行列,但学校学科特色仍不够明显,学科优势仍欠稳固,尚有待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域。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做强特色学科和研究领域,力争建设若干个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并具有一定国际学术引领能力的学科领域,在若干学科领域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要在科技发展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学校在获得科研资源和成果方面进步较大,但仍缺少在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和历史影响的原创性学术成果,缺少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学校作为学术共同体,必须坚持以学术为核心追求,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通过创造创新知识,培养优秀人才,面向未来,服务和引领社会的发展。继续加强前沿与基础研究工作,鼓励师生潜心做好高水平学术研究,力争对人类社会的科技贡献和文明进步有重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战略重点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此将通过改革创新,构筑一级重点学科为龙头的大学科群,构筑人才高地,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建设更加美丽和谐的校园,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三、战略重点
(一)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把不断提高培养质量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要营造人心向学的氛围,倡导和引导全校全心关注学生、教学和学术,真正把教育质量放到最关键的位置。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拔尖创新和卓越人才,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
1.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提升本科教育整体水平
学校首先要抓好观念转变工作,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没有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就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的观念。重视本科教育,制订和完善教师本科教学责任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推动教师把工作时间、精力和智慧充分投入到本科教学中,提升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完善人事制度执行机制,确保教师认真完成本科教学任务,保证教授上讲台;建立教师培训机制,重点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度。
抓好本科教育培养质量的内涵和平台建设,构建与学校特色和发展重点相适应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保障专业设置和专业体系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创新、优化和调整。继续推进和完善本科教学校区布局调整计划,建立健全调整后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
继续推进和不断完善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利交叉”的本科教学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制。全面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通识教育、交叉学科专业课程群建设;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实验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积极开展多元化创业教育。
着力推动扩大本科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推动各专业积极开展本科生境外交换计划,提高在境外完成学分学习一学期的本科生比例;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到学校合作办学;采取措施让更多本科生有机会享用国际合作办学的优质资源;着力扩大留学生的规模,加大力度吸引外国留学生。
建立多层次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确保日常教学秩序;探索教学事故等级处理机制,建立教学过程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运行质量;建设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机制,探索国际专业评估和院系评估体系;完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反馈机制,强化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
重点做好已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组建“逸仙学院”,对物理、化学、生物类等专业的优秀新生实行全程导学、交叉培养、动态管理的培养,在课程修读、早期科研培训、实践教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实施分类培养,提高研究生创新力和培养质量
学校要着力引导研究生导师肩负起育人重任,提倡言传身教,把提高研究生创新力和品德修养作为每位导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防止重论文轻能力培养、重业务轻思想道德培养等偏向。
紧密结合学校文理医工既各具特色又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完善各类型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布局和建设,建立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方向的机制,继续保持已有类型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优势,大力争取工程博士授权,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规模。
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吸引优秀生源的长效机制,确保研究生的优质生源;改革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实现优生优培;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相应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生国际化合作培养机制;着力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博士生开展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博士生论文的抽查力度,探索境外同行评审的机制。
3.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学校对医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力度支持医科的高水平发展;继续加强医学部在学校领导下对医学教育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强化、深化医学部在规划和策划医科发展方面的作用、在融合基础与临床方面的作用、在协调医科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工作方面的作用、以及在保障医学教育条件和环境方面的作用,构建符合医学教育规律、有利于医学教育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管理运行模式,促进医科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秉承精英教育理念,坚持人文素养与临床能力并重的原则,综合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推进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博士生培养全过程优秀拔尖人才资助体系。通过上述改革,以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人才的要求,培养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推动大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医学学科体系,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医学学科内涵。强调以疾病为导向的医科科学研究,重点瞄准重大疾病、重要疾病、特色疾病的科学前沿,大力发展转化与临床医学研究。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推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力争在若干重大疾病问题上取得突破,形成大成果。进一步提高我校医科服务国民健康需求的能力。
加强附属医院内涵建设,促进附属医院间的协调合作,打造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树立医疗品牌。推进学校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拓展医疗服务层次,提供优质和高端医疗服务。
以加强合作研究平台建设、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依托港澳台优势、分类开展学生国际交流为抓手,建立医科大外事工作机制,提升医科整体国际竞争力。以学科为主体,推动与国际一流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共建国际合作联合机构、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提升学科创新力与国际影响力。
(二)结合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提高学校科技实力是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全力以赴抓好科研创新工作。发扬自由探索、前沿基础研究的优势传统,坚持以“国家需求,国家任务,国际水平”为基本定位,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导向,以承担国家任务为重点,以取得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目标的科技工作方针,促进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机制,活跃科技气氛。通过“985工程”,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的要求,重点建设一批校内科技平台和基地;通过“211工程”,提升重点学科联合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构建学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文化界和地方政府、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融合发展、集体攻关的科技创新新模式,实现重大成果的突破,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采取系列措施,鼓励和倡导大胆创新,鼓励和倡导提出和解决重大问题,争取在国家科技重大决策中发挥日益增长的引领作用。
加强有利于发展科技创新的科研工作组织管理机制。编制科研工作规划,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长远部署;促进院系在科研资源优化配置、重大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服务地方等方面的科技组织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校级研究机构作用,鼓励承担更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任务;围绕重点建设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和重要科研基地,设立专职科研人员编制;完善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合理评价科技人员的学术成果,并在职称评审、绩效考评、岗位津贴分配等予以合理体现,对重大成果实行奖励;加强科研人员的道德风范与诚信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道德氛围,确保学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由探索研究;规划和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建设好岭南非物质文化展示专题馆和中山大学博物馆;规划和开展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的协同创新研究;重视和引导对社会现实重大问题研究,重点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研究,提高创新与服务能力,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人才集聚和多学科交叉的作用,开展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建设环南中国海研究院,围绕环南中国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为国家提供咨询与决策参考;推进文科科研团队建设,提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重大项目的能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挖掘、支持和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建设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梯队。
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坚持自由探索与前沿研究,积极组织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瞄准国际前沿领域,积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调以疾病研究为导向的医学科学研究,发展转化与临床医学研究;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打造多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平台,增强承担重大项目和原始创新的能力;积极推进附属医院科技发展,加强协作,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实现互利共赢;鼓励和重点支持对重大问题研究,实施创新研究团队培育计划,组织建设跨学科、跨院系研究群体。
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还要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争取构建更加完善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创新支撑体系,重点发展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进一步提升应用与工程学科的研究水平,通过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建工程学院,推动国际合作、工科科研、研究生培养与地方研究院建设相结合,推进科技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探索和创建学校技术转化、高端技术产业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创建以学校为主导的地方研究实体新模式。加大培养、引进和支持应用研究人才的力度,推动发明专利部署战略,奖励发明专利的创造者。
(三)推动一级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群形成
积极推动一级学科建设,加强一级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大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群形成,做强彰显学校水平的特色研究领域,提升学科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一级学科和学科群,形成学术高原与高峰。同时积极布局工科、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加强培育一批与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努力形成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此,着力推动大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群形成。以“985工程”平台与基地作为学科交叉或学科群建设的基本载体,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学科群建设途径。重点建设以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的平台和基地,组建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围绕共同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解决大问题,形成大成果。
改革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国家、广东省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重大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等学科核心指标在学科建设资源分配中的比重,引导学科提升水平与质量。建立学科评价机制,由学校与院(系)共同提出目标,对学科建设实施绩效考核和动态支持,将学科建设责任与院系和学科负责人的考核挂钩。
(四)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对社会服务的贡献水平
坚持为国家和区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发展取向,抓住国家和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继续增强服务社会与经济建设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与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结合度,针对广东产业界的需求,部署相关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发挥学校强大的人文社科和多学科交叉优势,积极主动深入开展政策、策略和规划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贡献。主动支持和参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强省战略,结合广东省和教育部的行动计划,做好援藏援疆工作,开拓与其他省份和区域的合作关系。
发挥学校理工学科优势,自觉参与推动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引领和促进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广州超算中心的建设工作,探索协同创新、促进发展的模式,确保广州超算中心能更好地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服务,并围绕广州超算中心的运行建立专业的技术应用与研发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水平的超算领军人才,全面支撑广州超算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一流的应用和运营。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产学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以服务和贡献开辟学校的发展新空间。与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和长效合作机制,完善市校共建研究院模式。继续推动与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合作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拓展新的地方合作项目。从研究生培养、产业对接、国际化提升等方面做实地方研究院,为地方培养急需人才,实现与地方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其引领和支撑水平。创新与地方共建研究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院的人员聘用机制,,支持研究院科研团队建设;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与地方合作重大项目的监理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以医科为依托,建设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为地方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支持附属医院全面发展,加强附属医院内涵建设;加强附属医院间的协调与合作,对特定学科、领域或疾病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打造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树立医疗品牌;推进学校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拓展医疗服务层次,提供优质和高端医疗服务,为地方医疗卫生工作做出贡献。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加强新药研究、临床诊疗设备研制等。结合学科优势及地缘特色,加强传染病防控技术的科研与应用。
大力支持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促进技术孵化、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努力培育新的高科技企业。
(五)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高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该履行和承担起新的功能和使命,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并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办学和育人的全过程,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思想观念;要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以多元的大学文化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熏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德才兼备。
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研究。不断推动思想和理论创新,要强化理论研究和对外交流,大力丰富和发展文化内容,注重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结合,及时将研究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的文化和知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强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彰显中山大学的人文气质和育人特色,展示高等教育的文化和知识内涵,进而影响社会、引导社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支持广东文化强省、广州文化强市做贡献,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六)创造条件和氛围,聚集优秀人才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前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构建教师队伍为主,与管理队伍、教学科研辅助队伍和专职科研队伍相辅相成的完整的人才体系,构筑现代大学的基础。学校将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结合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整体队伍建设,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长远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把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放在人事工作首位。通过机制创新与改革,加大师资引进与培养力度,充实学术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队伍,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管理队伍与教学科研辅助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聚集学科和科研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修订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强对引进人员的引导、关心、支持和服务工作;改进对院士、“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和人文社科知名学者等的人事工作;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促进新一代学术带头人成长;实施“创新研究团队培育计划”,支持学术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
高度重视管理干部建设。规范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管理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和用人导向,形成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教学科研辅助人员的岗位聘任制度,设立一批高级岗位,拓宽该系列人员事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和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实验技术队伍。
(七)扩大与加强海外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秉承发扬中山大学面向世界、兼容并蓄的开放文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科研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好国际合作在文理医工的布局,促进整体水平上新台阶。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更新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改革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提升教育质量,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办学,着力办好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等措施,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
以学科为主体,推动学科与国际一流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共建国际合作联合机构、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提升学科创新力与国际影响力。
积极推进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根据学科发展需求,有目的、有步骤地选送一批教学、科研骨干留学或研修,重点推进人文社科“走出去”计划;通过灵活方式积极引进优质国际人才资源,选聘国际知名学者来校工作或讲学;推进青年教师国际合作项目、海外创新团队引进项目、管理干部国际化培训项目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及管理队伍。
发挥地缘优势,加强港澳台合作。利用粤港澳一体化契机,重点推动与港澳台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建设联合研究机构的工作,发展一批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平台;继续发展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吸引港澳人才回归;扩大对台交流,加强在台影响力,吸引台湾优秀生源。
建设符合国际惯例、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支持对提升学校或学科影响力有实质意义的国际化认证;参与国际性大学联盟的国际组织或国际性学术组织等。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生,办好夏令营,理顺留学生培养管理体制,提高在校留学生数量和学历留学生比例。
建立大外事管理机制,把国际合作与交流纳入常规工作;统筹考虑学科建设、国家需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建立大外事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协调管理;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分配和使用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思政工作
加强党建与思政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把握方向,凝聚人心,营造和谐,促进发展,开创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构建学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党内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完善党内党务公开与工作通报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提高领导学校发展与改革的能力。
加强工会、教代会、学生会和共青团建设,加强统战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统战与党群等相关工作。畅通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作用。
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与建设,提高教职员工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加强两课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二)创新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加快改革步伐,探索适应现代大学的运行和管理体制,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制度保障。
1.改革内部治理结构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研究制订学校章程,以制定大学章程为抓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建立学校理事会和董事会;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推进教授治学;完善院校二级管理体制,根据学科发展需求,在适当时机调整院系布局;逐步实施学部制,依据学科大类建立学部,消除学科壁垒。
2.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实施基于现代管理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并与干部考核和资源分配挂钩,发挥目标的评价与导向功能,充分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资源分配与利用更趋科学合理。
3.创新多校区管理模式
明确校区定位,广州南校区以基础学科为主,广州东校区以应用学科为主,广州北校区以医科为主,珠海校区以新兴学科及合作办学为主;遵循各有侧重、动态调整、逐步完善的原则,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调整校区学科布局,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多校区发展格局;完善多校区办学模式,促进跨校区教学、科研资源整合;继续完善多校区管理,着力做好提升、凝聚、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4.建设集中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与一流大学运行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建立学校中心工作“指导、运行和监督评估”机制;对内强化服务师生、支持师生的意识和工作成效,对外强化适应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功能,强调“管理和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完善年度工作、二级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管理干部工作评价机制;规范行政管理流程,紧抓重点工作动态管理,提高行政运作效率;完善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申诉审议机制。
5.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工作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下设规划工作小组,负责学校规划的设计、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等。
各部门和各学院是学校改革方案的实施主体,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落实本单位规划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规划责任考评体系并纳入管理干部聘期考核体系,切实监督规划的执行与完成情况;实行中期评估与终期总结,确保学校各项改革任务与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建设一流支撑体系
按“统一领导,精心规划,资源共享,强调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加强校园基础建设规划,为学校创建一流大学提供一流的条件支撑体系。
1.校园基本设施建设
编制《中山大学校园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各校区的基本设施十年建设规划。通过启动建设一批项目,解决部分学生宿舍拥挤的问题,改善新增教师教学科研用房和科研机构发展用房。“十二五”期间基建重点做好东校区广州超算中心及配套设施(学术交流中心)、环科大楼、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学院大楼、学生宿舍,南校区科技综合楼二期、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数学大楼、地下停车场、中山大学博物馆、教职工长租房、留学生宿舍,珠海校区多功能体育馆、科技创新大厦、教工宿舍,北校区校园规划调整及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争取中山大学医科南部中心开工。加强水电扩容和校园环境改造、整治和优化校园环境等,建设生态校园,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改善校园交通条件,加强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南校区建设停车场和地下车库,满足校内停车需求;实施校园道路改造工程,保障校园交通安全。
2.图书馆与文献资源建设
增加图书馆图书藏量,建设多校区共享的文献资源体系;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数字化图书馆;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和国家级古籍修复与保护中心。
3.数字与信息化校园建设
建设一流的数字化校园,使校园网成为中国高校信息化的领跑者和示范者;建设开放和共享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促进学校教学与科研资源的共享;建设校园无线网,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移动应用;建设基于高性能计算和网格计算技术的数字化科研系统;提升学校信息化的国际化水平。
4.公共实验平台与学校测试中心建设
根据学科需求,配合校区功能调整,重新规划和建设理、化、生等基础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校级公共教学平台和基础教学平台与院级专业实验室;加强实验动物中心建设,完善生物安全管理系统,为医学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科学等文科科研建设必要的实验室;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全校性的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促进教学实验室的充分开放与共享。
加强测试中心建设,以满足物质科学前沿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更新大型尖端仪器设备,组建优秀测试队伍,使测试中心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后勤服务体系
提高后勤工作的专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强化后勤保障功能;完善学生日常生活设施建设,加强条件建设,改善和提高学生生活条件。
(四)建设和谐校园氛围
以人为本,关心全体教职员工生活,实现学校发展与教职员工个人价值的和谐共赢,建设幸福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营造人心凝聚、团结向上的局面,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良好的氛围保障。
1.关心帮助解决教师住房困难
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青年教师住房困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教师住房新模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建设教师周转和长租公寓。
2.加强医疗保障
完善教职员工医疗保障制度,启动“中山大学教职工重大疾病救助”项目,降低重大疾病患者的个人负担;加强校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繁荣校园文化
继承和发展中山大学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从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等方面锻造中山大学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优良传统,构建学校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学位授予仪式等礼仪文化活动为平台,传承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以卓越服务奖等为载体,探索大学荣誉制度,弘扬尊德问学的大学精神和气质;以中山大学博物馆建设为契机,弘扬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宽松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文化,鼓励学术争鸣,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包容和谐、尊重差异、追求真理、鼓励创造的学术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良好的制度文化;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结束语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实现这一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改革跨越,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不懈努力。在国家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一定能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顺利完成“十二五”建设任务,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编号:1747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174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