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史
山东,聊城,离梁山不远的地方。一名22岁的青年捅死了一名高利贷的讨债人。
在其母受尽11名催债人的凌辱后,于欢的情绪最终崩溃。他本能地从桌子上摸出一把水果刀,朝着这些施虐的讨债人乱捅,4人受伤,其中1人最终丢了性命。
于欢的母亲是一位经营钢铁生意的“民营企业家”,而放高利贷的,则是一个房地产商。有人说,这个事件是对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最好隐喻。房地产和金融正在肆意侮辱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反抗了,然后被判无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中国经济最终又会走向何方?我们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史中找到答案。
1996年前:短缺经济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可分成两大阶段。
1996年之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整体经济政策是经济平衡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适度消费,鼓励积累。80年代初,开始逐步在城市推进国企改革,工人阶级从企业的主人翁逐渐沦为雇佣劳动者。为缓和工人阶级的抵制情绪,国家进行了全面的工资改革,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奖金和工资。工人工资大幅上涨之后,消费需求就急剧上升,开始大力购买电器、手表等消费品,在这种情况,市场上的商品就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生活资料的价格大幅猛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价格双轨制,也加剧了这一矛盾。在存在着计划内价格和计划外价格的双重价格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一方面要完成国家计划,并按计划内价格将产品出售给相关单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超出国家计划量进行生产,超过国家计划部分,可以按不高于或低于计划价格20%的价格出售。在加个双轨制的刺激下,各类企业都千方百计扩大再生产,提高计划外的销售额。各种资本以不同形式流向市场,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巨大,超出了当时的经济结构所能承载的范围。轻重工业的比例也开始明显失衡,光是钢材缺口就达1930万吨(相当于1985年当年国产量的52%),根本无法满足轻工业需求。政府被迫追加钢铁、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投资,导致投资规模膨胀,重工业领域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涨。
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经济过热。为解决经济过热的问题,1986年中央提出两年软着陆计划,一方面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结构,另一方面控制消费金的总额。此时,中央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是抑制消费,抑制投资。80年代的中国官员,完全不知道过剩为何物。外商聊起经济危机时,地方官员总是一脸茫然,这种只在书上见过而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短缺!短缺!还是短缺!在当时的中国官员看来,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过剩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那只可能是短缺。而30年后,一提及解决经济问题,动辄是促进消费,提高投资。两者对比,何其鲜明。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定下来。在此之前被压制了3年的资本,开始迅猛抬头。全国各地都开始大规模搞开发区,,以及之配套的商业地产,土地和房地产逐步成为投机商品。同时,中央进一步放开企业自主权,加剧了投机行为。银行大规模给企业房贷,导致资金汹涌而入房地产和土地市场。1991年全国房地产公司约为3000家左右,1992年年底,房地产公司猛增到1.2万家,到1993年又变成了3万多家。1992年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系统先后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各种金融机构开始大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甚至直接开办房地产开发公司。
各行各业都卷入房地产开发的浪潮,房地产的投资率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1992年经济增长为14.2%,而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为117.6%,比值是8.3;1993 年经济增长了1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是165%,比值为12.2。1988年,海南的房地产均价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增长到1400元/平方米,而到1992年,则猛增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上半年,海南的房地产价格达到顶峰,达到了7500元/平方米。
房地产投资过热,是整体经济投资过热的结果,也是前期被压制的资本主义反弹的一个体现。当时整个社会都在迅猛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过热仅仅是整个大背景下的一个小舞台。当然,由于政策的倾斜、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及房地产开发特有的杠杆效应,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最闪亮的舞台。
投资的迅速增加,导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通货膨胀加速,到1993年6月,生产资料价格比1992年10月增长了52.9%。1993年,交通运输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物流的需求,部分铁路仅能满足40%左右的运输需求。电力、油品缺口很大,有些地方出现“停三开四”(一周仅能供应四天油电的需求)的现象。钢材价格,更是由于供不应求而急剧攀升。
1993年下半年政府开始清理整顿。一方面清理金融机构,控制货币总量和贷款规模;另一方面,清理房地产、开发区的投资,抑制过旺的需求。到1995年底,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
直到此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都是总需求过旺导致。80年代和90年代都是这样。其特点是生产能力没有相对过剩,而是投资需求或消费需求过猛,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和终端消费品价格猛涨,进而导致经济领域中轻重工业结构失调。解决的方法,都是抑制投资和需求。
而到1996年底,中国经济结构则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跃进式的投资带动下,中国轻重工业产能突飞猛进。1997年613种主要商品中,供不应求的占1.6%,基本平衡的为66.6%,供大于求的占31.8%。在1996年的工业普查中,900种主要工业品,60%的企业生产利用率不到50%。中国经济终于从短缺最终过渡到了过剩。
1996-2008年:外贸——投资模式
一个商品,如果卖出去了,最终只可能有三种去向:一、被国内终端消费者买了,用于日常吃喝穿戴,即消费。二、被国内企业买了,用于日常生产或扩建厂房,即投资。三、被国外的消费者或企业买了,即净出口。这三者的总和(除去重复环节),用货币来计量,就是GDP。
国内消费者不买,国内企业不买,国外的消费者或企业也不买,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当大规模的商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就会出现经济危机,体现在GDP上,就是GDP增速下滑。
1998年的中国经济,已经濒临经济危机的边缘。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受到影响,净出口出现不稳定。而中国经济刚从过热中着陆,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投资领域也没有新的热点。从1993年开始,国企已经开始出现下岗现象,到1997年,下岗人数达到了1151万,城镇实际失业率高达9.36%。数千万的工人下岗,造成了消费领域的持续低迷(国企工人大规模下岗,老工人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老工人描述其生活状况时称,“吃蔬菜多,但1元以上的菜很少买,很少买奶。也不添新衣服,有的穿就行,就是过年也很少给孩子买新衣服。不去景点、公园,没钱也没心思。”)。
内忧外患之下,中国走到了经济危机的边缘,整个经济领域疲软无力。商品卖不出去,被迫成为库存。1998年商品库存总额为4万亿,占GNP的50%。国家经贸委的工作人员赵晓,破天荒的写了一篇文章《大萧条的历史会在中国重演吗》。中国官员,终于在现实中看到了什么是生产过剩。
不过,1998年的生产过剩,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危机,而是在其后几年被逐步消化掉了,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房地产投资。199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在1998年之后,住房——这个最重要的生活资料也全面进入了商品市场。1998年终结福利分房制度终结,2002年土地进入招拍挂,房地产市场化全面完成。商品房买卖,在老百姓的消费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房地产行业市场空间非常庞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冶金、化工、水泥、建筑、建材、金融、水电煤、保险、物业等众多行业,可以消化并带动大量产能。
第二、加入WTO。2001年加入WTO之后,出口市场全面打开之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消化掉了巨量的轻工业过剩产能。中国资本家的订单迅猛增多,现有的生产规模不能满足海外需求,导致其不断扩大再生产。轻工业发展需要雇佣更多的产业工人,建造更多的厂房、购买更多机器,这进一步带动了水泥、钢铁等行业的发展。在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也迅速拉动了城市消费的增长。
在房地产和出口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长达6年的“出口——投资驱动”增长模式。
快速增长的投资,导致重化工业迅猛发展,为日后的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埋下种子。从下图可以看出,2002年时,重工业总资产与轻工业总资产比值为2.2左右,而到2008年,该比值接近3.2,提高了近50%。
2002-2008年“出口——投资”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两个经济循环。
其一、出口——外汇——美国国债——购买中国产品。中国产品出口欧美,尤其是出口到美国,形成外贸顺差,获得大量外汇储备。我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资金回流到美国,支撑美国债市、股市等虚拟经济。美国虚拟经济市场不断膨胀,股市上升、房地产市场上升,美国老百姓财富增加,形成财富效应,刺激美国消费,购买更多的中国产品。
其二、居民存款——银行贷款——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居民买房。老百姓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形成银行体系的巨额存款,通过三个渠道,这些存款进入到房地产市场。一、土地开发市场。每个地方政府都有各种各样的投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比如某某市城市投资公司,或者某某市土地储备公司。银行将钱贷给这些公司,这些公司就用这些钱征收土地,并进行五通一平、六通一平之类的土地开发。二、土地买卖市场。政府建设之后,将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买地的钱,大部分也是银行贷款。开发商贷款买地之后,再贷款造房子。三、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建好房子后,卖给老百姓。老百姓买房的钱,大部分也是贷款。老百姓用自己的存款,支撑了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终,再自己去贷款,消化不断升值的房屋。
这两个循环都是不稳定的。第一个循环要以美国虚拟经济不断膨胀为支撑。只有其虚拟经济不断膨胀,美国国内消费需求才能不断膨胀,中国出口才能持续增长。第二个循环,是以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为支撑的。只有土地和房屋不断涨价,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才能以此为抵押借到更多的钱。
2009年的转变:负债——投资模式
2006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迅速波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欧美日经济受到重创,进口需求急剧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大幅下滑,沿海出口企业订单大规模减少,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轻工业产能严重过剩。2008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从前几年的10%左右,迅速下降到3.5%,2009年更是下降为-44.8%。
轻工业产能过剩,直接导致其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下降,从而波及到了重工业行业。在之前出口快速增长的年份,沿海企业原本每年都要购买水泥钢铁等扩建厂房,产能过剩之后,重工业企业接到的沿海企业订单也开始下降。这进一步导致全国性产能过剩凸显,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2009年,出现20年来规模最大的民工返乡潮。
形势如此严峻,诸公可有办法?
资产阶级延缓经济危机有三种主要方法。
其一、深入挖掘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挖掘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当时国内市场除房地产外已经没有太多挖掘空间了,老百姓本来就穷,又大规模失业,挖掘不出来。国外市场更是不用想了,美欧日消费大幅下降,他们还想来挖掘你中国市场呢。
其二、消灭生产力
这也是马克思时代常用的,俗称“倒牛奶”,中国官方称谓“调整产能过剩”。这是一种被动的方式,但是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伴随的结果是大量工人失业,社会骚动。在出现了部分企业“倒牛奶”、工人失业以及民工返乡潮之后,中国政府决定暂不采用这种方式。消灭生产力最极端的做法就是打仗,把工业军事化,用战争消耗过剩产能,把过剩的钢铁等统统造成武器,在战场上打出去。但短期内,中国也不可能采取这种方法。
其三、凯恩斯主义
这是马克思时代没有的,而在二战后普遍采用的方法。经济危机其表现形式是产品生产出来没有人买,上述第一种延缓的方式,是希望让以前不买的人来买;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把产品扔了,把生产产品的机器也扔了(比如杀奶牛),收拾旧山河,重头再来;第三种方式,也就是凯恩斯主义,即不扔,也不指望别人买,而是国家印钱,社会买单。
怎么理解国家印钱,社会买单呢?钢铁厂的铁卖不出去,水泥厂的水泥卖不出去,怎么办?不要紧,国家作为资本家的总代表,会帮单个资本家解决的。比如,国家出台政策,号召各地“建公园”。建公园,需要钢铁水泥,钢铁厂、水泥厂的存货不就卖出去了吗。那买钢铁水泥的钱哪里来呢?国家印出来。国家通过银行印钱,低息借给地方政府投资公司,让这些公司去搞基础建设,修铁路、修公路、修机场,也就是“修公园”。这样,重工业的过剩产能就被消化掉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些钱,是国家多印出来的,商品数量没变,钱变多了,会造成全社会通货膨胀,导致老百姓手中货币贬值,这怎么办?没有办法,只能请老百姓理解国家。这就是国家印钱,社会买单。凯恩斯主义的问题还不止于此,项目有建设周期,周期一到,产能过剩会再次凸显,怎么办?也没办法。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只是把经济危机往后推延几年,到时,会以更大规模爆发。
顾不了这么多了,由于2009年的经济形势太过于严峻,中央被迫迅速统一意见,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方式扩大内需,试图延缓经济危机的爆发。
当年,中央决定加大投资力度,鼓励企业贷款,拟实施一系列基建工程(加快保障房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等等),为实施上述工程,到2010年底预计投资四万亿,其中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共计18000亿,灾后重建1万亿。
这就是俗称的四万亿。其实质,就是通过国家印钱,以投资的方式购买企业卖不出去的产品,以通货膨胀为代价,延缓危机的爆发。
总而言之,就是一方面大搞基建,另一方面放宽房地产贷款和购房政策,努力挖掘房地产市场,试图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带动重化工业需求,进而带动重化工业制造业投资。这样企业就不会裁员,反而会在项目周期内增加雇员,这又会带动消费,进而带动部分国内市场为主的轻工业投资。最终,形成活力,盘活中国经济。
09年开始,中国经济从“出口——投资”拉动模式,变为了延续至今的“负债——投资”拉动模式,即外贸萎靡,单靠投资拉动。
这种办法来应对危机,不过饮鸩止渴,“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
当前中国经济的三个特点
在我们国家,凯恩斯主义可以简单的归结为“铁公基”。政府主导,银行放款,企业借钱,大搞铁路、公路、基础建设。
但是,铁公基的方式,有其内在矛盾。
基建项目是有周期的。例如修公路,一条路,大致两年就修完了。修路的时候,需要买大量的重化工业产品,消耗过剩产能,并催生更大规模的产能。在基建周期内,为应对市场需求,重工业领域各行业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然而,路修完之后怎么办呢?多出来产能靠谁来消化呢?难道真要把路扒开,再修一遍?这导致重工业行业在周期完结后,出现更严重产能过剩。
借的钱是要还的,而很多企业却无法还钱。为什么呢?比如,某个四线城市地方政府的城市投资公司,借钱修了一个机场,这个机场每个月都没几架飞机停靠,根本不赚钱,他拿什么还钱?再比如,基建项目周期内,钢铁企业订单增多,需要借钱扩大再生产。基建项目周期完成后,必然出现产能过剩,进而导致钢铁价格下跌,赚的钱就无法偿还银行本息。这些情况,导致企业不得不借新还旧,利息负担越来越重。
大致在2011年底左右,上述问题就开始凸显。部分企业还不上钱,开始借新还旧。重化工业产能再次过剩,并且是在更大规模上过剩。
上述两方面,再加上房地产的情况,形成了当前中国经济三个主要特点。
一、产能过剩
2009年后,轻工业出现较严重产能过剩,逐步波及到重工业。其后,靠投资拉动,延缓了了重工业产能过剩。但到2012年,重工业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到2015年底,重化工行业出现严重过剩。
产能利用率低于80%属于过剩,低于75%属于严重过剩。而到2015年,我国钢铁、原油加工、造船、平板玻璃、煤炭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连70%都不到,水泥行业也低于75%。这必然会导致制造业投资大幅下降。
二、债务负担
2009年后,企业负债急剧攀升。1996年,非金融企业负债/GDP的比例是84%,到2008年,该比例缓慢上升至98%,到2016年,这个比例将近170%。非金融企业部门(含城投公司的地方债务)负债大致在125万亿左右,按6%的利息计算,大致每年支付利息7.5万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利息并缴税之后的利润总额是6.6万亿。也就是说,如果借钱的都是工业企业,一半左右的盈利还了利息。
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对发债企业做过一项统计, 2015年,所有发债企业中,息税前利润/短期债务的比值大于1的不到2%,表明98%的企业息税前利润无法偿还一年期以内的债务。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明98%的企业,要靠借钱才能偿还之前的债务。更有甚者,息税前利润/当期应还利息的比值小于1的占9%。这说明,有9%的企业,要靠借钱才能偿还利息。
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使得企业从“借债投资”,变为“借新还旧”,且其中近一成企业沦为“借新还息”。
这些企业里面,既有制造业企业,也有城投公司(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用于基建的控股公司,城投公司贷款进行基建,其负债简称“城投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方债)。债务负担,既会进一步压缩制造业投资增速,也会逐步拉低基建投资增速。
三、脱实就虚
2002年后,房地产突飞猛进。城镇化导致的人口涌进直接推动地租上涨,02年招拍挂之后,地租以地价的形式体现出来,地价上涨导致存量房升值,增量房涨价;房价上涨带来高额的开发利润,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在08年前后几年,房地产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主要工业企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各个企业,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有可能,就到处拿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这导致大量资金从实体行业流入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推高了土地和房价。
一般而言,广义货币增速(M2)与GDP增速的差值,大致与物价涨幅相当,然而从上表来看,M2-GDP的增速差,远大于CPI增速。这是为何呢?因为大量资金被房地产领域吸收了。通货膨胀是什么?用西方资产阶级的话来说,就是“更多的钱去追逐原有的商品”。我国印出来的钱,没有去追逐一般的商品,而是有相当部分去追逐房地产领域中的房屋和土地这一特殊商品。这导致CPI涨幅并不大,但房价却暴涨,使得大部分人望房兴叹。
到2013年左右,房地产实际产量开始饱和,并出现过剩,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但房地产价格还是在持续上涨,这一方面导致泡沫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持续吸引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入房地产领域,继续催生泡沫。
银行借出去的钱,相当部分是以房屋和土地作为抵押品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将出现大量呆坏账,金融系统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分析
到2016年底,中国经济基本情况如下。
一、外贸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逆转,各国贸易保护抬头。2013年之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全球GDP增速,并持续至今。
上述情况,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从2010年之后持续走低,2015年、2016年持续两年负增长。
这说明,中国外贸面临非常严重的困境。靠外贸拉动中国经济,短期内无法实现。
二、消费领域
2008年以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大部分时间低于GDP增速,同时,城镇工作人员总额增速在持续下降。人数增速在下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下降,这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速在下降。
事实上,在中国,消费是一个被动量。由于消费习惯不同,我们不像美国那样,通过负债消费来拉动经济。而是经济好了,更多人就业并提高工资,从而使得消费变多。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短期内不可能通过所谓的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
要拉动经济,就只能靠投资。然而,投资也开始出现问题。
三、投资
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是投资中最重要的部分,三者合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七成,三者的增长基本决定了投资的增长。截止2016年3季度,制造业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33%,房地产约为22%,基建约为20%。
(一)制造业投资
自从2011年制造业产能过剩再次凸显之后,其投资增速开始大幅下滑。2011年,制造业投资增速还有30%左右,到2012年就下滑到不足20%,之后持续下跌,到2016年底,增速仅为4%左右,几乎丧失了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也就是说,制造业投资相当不稳定,拉动经济越来越困难。
(二)房地产投资
中长期来看,对房地产投资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的抚养比,即非劳动人口(老人和小孩)/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在中国,这一比例从2011年底开始逆转。这使得潜在买房需求的劳动力人口比例越来越小。另外,经过十多年发展,房地产库存已经越来越多,全国范围看,出现明显的过剩。
上述原因,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03年以来,除2008年底前后的金融危机异常期外,基本保持在20%以上。但可以很明显看出,从2011年底开始,投资增速明显下降,2011年增速在30%。其后虽然开始放缓,2012年增速还是在20%以上。到了2013年增速约为20%,其后迅速下降,到2016年,增速仅为6%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困难越来越大。
(三)基建投资
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基建投资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基石。
2012年左右,基建投资增速超过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点。到2016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仅为6%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仅为4%,而基建还保持着15%以上的投资增速。
基建的投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基建投资一枝独秀,也必然意味着民间投资大幅下滑。民间投资增速,2013年在20%以上,2015年也超过10%,到2016年就仅为3%左右。这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主要靠政府投资来维持。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受制于债务高企等问题,其可操作空间也在逐步降低,对经济的带动能力逐年下滑。
截至2016年底,中国大规模实施凯恩斯主义已经8年了。从整体来看,外贸、消费和投资领域都不乐观。从经济发动机,即投资领域来看,制造业由于前述原因,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和大规模负债,导致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房地产经过近20年发展,已经出现结构性变化,房屋明显过剩,投资增速大幅降低;基建方面,由于前期发展迅速使得投资空间缩减,也由于城投等公司负债严重,基建投资增速也开始降低。
中国的凯恩斯主义,快要走到头了。
初步结论
一、1996年前,中国是短缺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需求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进而在不同条件下,导致经济紊乱。解决方式是抑制需求。
二、1996年后,中国经济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进而在不同条件下,导致不同行业出现产能过剩。解决方式是扩大需求(促进出口和投资)。
三、四万亿之后,以铁公基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中国经济进入了负债-投资模式。凯恩斯主义持续数年后,造成巨大的产能过剩。其后,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宏观调控转向定向调控和“微刺激”。微刺激释放的货币通过贷款等方式转化为债务,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这是2008年后,中国经济的基本逻辑。
四、全球化逆转的趋势仍将持续,之后几年出口难以实质性逆转,难以靠外贸带动经济。这里有不确定之处,即一带一路能产生多大促进作用,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进一步分析。
五、消费需求受工资影响,难以有大的突破,中国消费习惯与美国不同,美国靠财富效应带动借贷消费,是与其货币霸权等因素相适应的,中国除房、车之外,借贷消费比例很小,难以靠消费主动带动经济。短期内,也很难如美国一般用消费带动经济。
六、制造业由于产能过剩导致收益率变低,其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短期内难以稳定上升。
七、城镇化对经济的带动到顶,人口抚养比逆转,房地产出现生产过剩,投资受阻,中长期看投资增速必然持续下滑。
八、要稳定投资增速,主要依靠力量就是基建投资。也就是说,靠政府投资平台借钱投资拉动经济。由于债务问题,基建投资的拉动空间也将缩小。狭义政府债务,即中央和地方债务,杠杆率39.4%,低于欧盟警戒线60%,同时也低于国际通行警戒线100%。从这个角度看,还有较大空间可借钱投资。广义口径来看,计算对国有企业和城投的担保,杠杆率为109.53%。据人大经济所估算,平台企业债务规模约为44.26万亿元。宽口径下计算的广义政府部门杠杆率水平不但远高于欧盟警戒线60%,同时也高于国际通行警戒线100%。
九、继续靠投资带动经济,会导致企业负债进一步提升,资金催生资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作为抵押品的土地房产风险越来越高。这很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出现危险循环:偿债能力恶化(抵押品价值下降)-紧缩银根-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风险进一步恶化-债券市场抛售-利率进一步上升-投资下降-资金流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一旦出现上述循环,将导致经济崩溃。大量资金从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流出,形成通胀和经济衰退并存的局面。
十、中国凯恩斯主义拉动经济已经接近尾声,数年后,第一次经济危机,将以滞胀的形式到来。
十一、在此过程中,轻重工业都将有大批工人失业。与20年前的国企工人大规模失业比较,这一次有如下不同:1、国企工人很多是40-50岁的工人,可以用时间消化,等其退休进入社保;而这一次波及人群多为30岁左右,将长久留在劳动领域。2、国企下岗时期,是中国经济整体上升而局部出现问题时期,国家应对手段较多;这一次,是整体下降时期,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局性问题,应对空间明显缩小。3、国企下岗时期,出现大规模抗争,并且形成各种老工人的组织;这一次,也必将出现各种抗争,其深度广度不会比上一次小,可以预见,新一代的工人,也必将在斗争中形成越来越大规模的联合。
各位,都准备好了吗?
★
本文为激流网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激流网!
本文编号:2353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dxkc/235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