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职称论文 >

再别康桥_乡愁的诗句_李老汉住上“望得见乡愁”的新楼

发布时间:2016-08-24 15:00

  本文关键词:乡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74岁的李福最近每天都会跑到工地几趟,看建设中5层小洋楼,那里有他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看着小楼封顶,开始室内装潢,李福笑得合不拢嘴。吉林省西部通过实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让贫困户“带钱”住上了“望得见乡愁”的新家。

  距离项目工地不到1里地,就是吉林省通榆县陆家村李福的老屋,从他的父亲算起已经住了4代人。爬满藤萝的篱笆墙、种着瓜果的小院以及斑驳破落的泥草房,处处都挤满了乡愁

  “墙上都是缝子,下雨天地上、炕上都是接水的脸盆。”老伴许桂荣回忆,“反倒冬天好过一些,缝子都冻冰,屋里多烧柴就没那么冷了。”

  去年,李福听说村里要盖楼房,全村每家都有房住,他的泥草房估价每平方米1000元,新楼价格每平方米1200元,他和老伴要了套60平方米的住房,政府还能补给他近3万元。取暖费优惠,每年只要260元钱就够。楼下不远就有个社区菜园,想种农家菜可以免费开200平方米的园子。他和老伴1.4公顷的土地纳入村委会成立的公司,每年还可以获得7000元的收益。

  “这不是做梦吧?”李福天天咋想都想不明白。

  李福不会明白,通榆县作为吉林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试点,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换取300公里外长春市高新区的建设用地,这样一增一减,既保障了农业耕地面积,又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级差地价的收益用来建设新农村。

  该村还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集体资产量化折资,每个农民持有一定股份,每年不仅能分享公司规模化经营的收益,还可以为公司打工赚钱。

  李福明白的是,好日子不远了。小区楼下就是健身广场,玫瑰园和垂钓园,白天健身、赏花、钓鱼,晚上与同在小区的儿孙团聚。

  老伴许桂荣摘下老屋墙上的照片,那是她和儿媳站在北京天安门前的合影——她们当时只是站在绿布前,天安门是后“p”上去的,“等有了钱,也报个夕阳红团,真去北京天安门前照相。”老人笑着说。

(记者李双溪)据新华社长春8月23日电


  本文关键词:乡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2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ongguanliyi/102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