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职称论文 >

有理数的乘方_有理数的除法怎么做_有理数的乘除法

发布时间:2016-08-31 15:09

  本文关键词:有理数的除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全文下载地址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在了解乘法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②会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③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4天后,甲、乙水库各自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的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的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4=12㎝
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3)×4=-12㎝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二)学生探索新知,归纳法则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行乘法法则的探索
设蜗牛现在的位置为点O,若它一直都是沿直线爬行,而且每分钟爬行2cm,问:
(1)向右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
(2)向左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
(3)向右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
(4)向左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回答)      要确定蜗牛的位置需要知道:距离和方向。
为了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的时间前为负,现在的时间后为正。
(1) 情形一: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2)情形二: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3)情形三: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4)情形四: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式子表示为:                  (-2)×(-3)=+6
  数轴表示如右:


 仔细观察上面得到的四个式子:
(1)(+2)×(+3)=+6            
(2)(-2)×3=-6
(3)(+2)×(-3)=-6          
(4)(-2)×(-3)=+6
根据你对乘法的思考,你得到什么规律?
(三)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b.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四)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五)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例1计算:(1) (-5) ×(-3);  (2) (-7)×4; (3) (-3)×9; (4)(-3) ×(-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 见课本P30页
(六)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计算(口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课题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如何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当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为零。
五.作业布置
课本P30页练习1,2,3.
 
1.4.2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请同学们先合作做个游戏:  用9张扑克牌(可以替代的纸片也行)全部反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2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看看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
   结果怎么样,你能明白其中的数学道理吗?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 (×4)×(-5),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偶数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奇数        时,积是负数.
2、利用所得到的规律,看看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三)、新知应用
1、例题3,(30页)例3,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又因数为0,积等于0                                           
例:7.8×(-8.1)×O× (-19.6)
师生小结: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又因数为0,积等于0
2、练习
计算
1)、—5×8×(—7)×(—0.25)      2)、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又因数为0,积等于0

五.作业布置
一、选择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0× (-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C.(-5)×(-2)×(-4)=-40   D.(-3)×(-2)×(-4)=-24
二、计算      1、(-7.6)×0.5;           2、  .
 
1.4.3 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下面两组练习,请同学们选择一组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                         8×(-7)

[(-2)×(-6)]×5            (-2)×[(-6)×5]

2)(- )×(- )                (- )×(- )

[ ×(- )]×(-4)               ×[(- )×(-4)]

3)

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
二、探究新知
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3、归纳、总结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a(b+c)=ab+bc
三、新知应用
1、例题
用两种方法计算  ( + - )×12  
2、看谁算得快,算得准
1)(-7)×(- )×                  2) 9  ×15.

 

四、课堂小结
怎么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a(b+c)=ab+bc

五.作业布置
1、(-85)×(-25)×(-4);      2、(- )×15×(-1 );

3、( )×30;                 4、 ×(—7).
 

5、-9×(-11)+12×(-9)        6、 


1.4.4 有理数的除法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师生活动
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
问小明家离学校有 1000  米,列出的算式为  50 20=1000 .
2)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  20   分钟.
列出的算式为   1000 =20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互为逆运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完成
比较大小:8÷(-4)      8×(一 );
          (-15)÷3         (-15)× ;
          (一1 )÷(一2)        (-1 )×(一 )
再相互交流、并与小学里学习的乘除方法进行类比与对比,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相  加减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
2,运用法则计算:
(1)(-15)÷(-3);   (2)(-12)÷(一 );   (3)(-8)÷(一 )
3,师生共同完成P34例5.
(三)1、练习:P35
2、P35例6、例7、
3、练习:  P36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相 加减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
五.作业布置
1、计算
(1)(+48)÷(+6);                      (2)  ;     


(3)4÷(-2);                          (4)0÷(-1000).
 


2、计算.
(1)(-1155)÷[(-11)×(+3)×(-5)];        (2)375÷ ;
1、P39第1、2、3、4题

1.4.5有理数的除法
—— (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                   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   乘除    法,再算   加减   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            2)11+(—22)—3×(—11)

 


3)(—0.1)÷ ×(—100)


四.课堂小结: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2、计算器的使用。
五、作业     1、P39第7题(4、5、7、8)、  第8题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本文关键词:有理数的除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6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ongguanliyi/106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