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赏析
本文关键词:幽径悲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幽径悲剧》赏析
2011-12-04 21:05:43
(一)文章结构
本文结构与一般文章的结构不同。一般文章的结构是开头、正文、结尾三个板块,一主,二辅。而本文的结构是三个等同的板块。如图:
一般文章
本文
开头——辅助板块
径
正文——主要板块
藤
我
结尾——辅助板块
(二)课文串讲
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第一自然段:开头自然、随意、漫不经心,入题很快,点出叙述对象。并牵出感受线索——漠然。
第一段,几十个字,就拉出了两个线头:一是叙事的头,一个表现的头。
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至于是什么联系,我已经记忆不清。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第二自然段:巩固叙述对象。
“记得”——用一种模糊的资料,引人注意。这种写法与余秋雨大相径庭。余的经院气太浓,常引资料。一是冲淡感受,二是延搁叙事进程,三是有一种卖弄感。
“记不清”——模糊的味道,是散文的味道,追忆的特征是模糊的。
“不能等闲视之”——写感受。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婉蜒曲折,实有曲经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第三自然段:“语病”——貌似罗嗦,实为自然。散文贵在自然,“有破绽也无妨”(鲁迅语)
写小径,重在写其周围的景色。写旁边之景,即写径也。
“春夏秋冬”——分出几个季节,为分季节写景作出了铺垫。
写春,写夏,写秋。但没写冬。
“不辨四时”——最后又承接感受线索,表现感受。
第四自然段:后写湖。湖是简写。只写了夏。为什么没有写春、秋和冬?
湖的夏有特点。若与上段一样,也写春秋夏,就与上一段雷同了,无变化。该略就略,否则就写得太满,就罗嗦。
段末又写感受,感受线索始终未断。
第五自然段:回扣前面的傍湖靠山,与前之湖、山勾联织缀在一起。
“意思是”——体物。体物是写感受的最好办法。
第五自然段集中写冬。处理了留与进的矛盾,不往前推进,留下了冬,待后文再写。避免了直头布袋式的行文。中国古代文章,,十分讲究艺术辩证法。艺术辩证法有:虚与实、多与少、明与暗、美与丑、留与进等。
这里主要说一说,留与进。进,是指文章的内容层次的推进,留就是指文章内容的保留,即按逻辑的顺序本来是应该推进的,却不推进,而特意保留下来,留待后文使用,这种打破惯常逻辑而造成另一种表达逻辑和欣赏逻辑的方式,就是留。在艺术中,唯有语言艺术受到表达方式先后的限制,才有这样的表达困难,也才有这种表达方面的创造美。才有了种种的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多的辩证法。留与进,是一对矛盾。在写作中,往往最难处理的就是材料的安置,哪些置前,哪些暂时悬搁。
文章是一层一层写出来的,一层意思写完了,再写另一层,一层意思还可以推出另外一层意思,以至三四层意思。这种行文的方法就是层层推进,或由一层推出另外层次。这就要求写作时必须有所考虑,有意识地保留一些内容,不要把话说完,以便为后文的发展留出余地。这在小说中,戏剧中,散文中是常遇到的问题。
保留是手段,推进是目的,保留不是回避,是不把话说尽。相反,如果把话说尽了,就会堵死文章后面发展的后路,影响文章的推进。唐彪《读书作文谱》说:“不在能进,而在能留,能一层留一层,始能一层进一层。”
留与进是对立统一关系,留是为了进,能留始能进。本自然段是最典型的层层推进。冬景被留下来,集中叙写。突出了冬天的感受——不感“萧索”。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第六自然段:第一部分的收束,径写完了。第一部分写完了。总结二字:“神奇”。
第七自然段:神奇:词语的过度与联接。又一次地勾联织缀,一种编织的方式。
第一层引出叙写对象——一株古藤。接着又是用泛写(一般之藤,而不是个别之藤)的方式,来巩固叙写对象。具体展开叙写人们在藤下的美景和情韵。尤其是那几个特征:紫色的花朵、满棚满架、蜜蜂。
这几个特征有什么用途?一是形象;二是为下文的勾联做铺垫。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人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第八自然段:写这一个藤,个别之藤。
本自然段写此藤的特征——与他藤不同:一是既无棚,也无架,二是攀附于树。
细描外形、叙述自己走过藤下的感觉:蜂声,香气,紫花。与前文勾联。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第九自然段:他藤的命运,写一般之藤——他藤尽诛。有控诉文革之意。本文意中之一,而不是主要意,更不是唯一的意。
其文中常有这种状态,几言几语捎带着表现一种情绪。使文意丰富。
反讽语调。耐品味。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十自然段:此藤的命运——此藤独存。
独存的好处——安慰。
具体写安慰——形象地写这种感受:又是香气,又是蜂声。回扣前文。
“不足为外人道也”——感受线索
又是直接写感受的。注意,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孤独。
感受线索已经走到了这里。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第十一自然段:此藤被诛。
“人生”—— 这里讲到人生。本是讲径的,讲藤的,怎么要讲人生呢?用意何在?这与主题有关。暗示了主题的角度。
写自己见到的情景;写自己的感受。写感受不直述,而是借形象——写物来表现。
写感受,本身就是写自己的痛苦,就是写自己——我。
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灵魂的不死,不甘心,阴沉的氛围。突出悲意。“茫茫人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又一次写“别人”。对社会现状的一种不满——人们的麻木,自私,冷酷。
由这种情性而来的是更加的痛苦。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大界的展示。
四个“偏偏”,偶然的因素,又是加剧了痛苦,使痛苦更痛苦。而且,这种种因素的不可改变,就更是一种无法逃脱的痛苦——“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独醒是一种孤独的苦,无法排谴的苦,无以言传的苦。
最后,只能无奈的承受。于是,一种无奈便被定格在这里,放大在这里。
“奈何,奈何!”无奈地感叹。
(三)本文的几个特点
5、语言的清丽淡雅,行文的自然随意。
本文关键词:幽径悲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ongguanliyi/4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