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职称论文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发布时间:2016-05-25 20:05

  本文关键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全文下载地址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初步会运用定理来解决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联想,猜想命题,再加以证明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化归的思想.
3.通过观察、猜想、归纳、探究等数学活动,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理解和初步应用;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请学生出示课前按要求剪好的三角形,教师利
用已知三角形模板验证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同时
请学生回答他裁剪方法的理论依据,借此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SAS;2.ASA;3.AAS;4.SSS。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动手剪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学生可能马上利用平行线截一个三角形,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这种裁剪方法的依据——预备定理.在肯定答案的同时提出,那么如何判断三角形相似呢?目前你掌握的方法有哪些?1.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2.定义教师提出: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时,定义的条件过多,预备定理的使用要求具有局限性,那么是否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呢?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儿入手研究呢?引导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猜想.
学生类比联想,自主探究猜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利用投影展示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ASA:
若∠A=∠A’,∠B=∠B’, ,
则有△ABC≌△A’B’C’
(2)AAS:
若∠A=∠A’,∠B=∠B’, ,则有△ABC≌△A’B’C’
3)SAS:
若 ,∠A=∠A’,则有△ABC≌△A’B’C’
4)SSS:
若 ,则有△ABC≌△A’B’C’
2.猜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把上述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中比值为1改成比值为正数“k”,就可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猜想.
猜想一(类比角边角公理和角角边定理)
△ABC与△A’B’C’中,若∠A=∠A’,∠B=∠B’,则△ABC∽△A’B’C’.
猜想二(类比边角边公理)
△ABC与△A’B’C’中,若 ,∠A=∠A’,则有△ABC∽△A’B’C’.
猜想三(类比边边边公理)换元
△ABC与△A’B’C’中,若 ,则有△ABC∽△A’B’C’.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得到猜想后学生分组动手实践,进一步探究猜想的正确性。 合作探究后,以猜想1为例分析证明思路.
    猜想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已知:△ABC与△A’B’C’中,
∠A=∠A’,∠B=∠B’。
    求证:△ABC∽△A’B’C’。
   
启发学生结合刚才的动手实践思考,若平移△A’B’C’得到△ADE,则可转化为预备定理的形式.如何实现平移是关键,在此可让学生集思广益阐述观点.
方法之一:由∠A=∠A’,∠B=∠B’,能实现上述平移.
证明  法一:在AB上截取AD=A’B’,且过点D作DE∥BC交AC于E.
    ∴∠ADE=∠B,∵∠B=∠B’
∴∠B’=∠ADE
又∵∠A=∠A’,,AD=A’B’
∴△ADE≌△A’B’C’(ASA)
又∵DE∥BC
∴△ADE∽△ABC,  ∴△ABC∽△A’B’C’
    法二:截取AD=A’B’且作∠ADE=∠B’交AC于E.
    证法:略
师生共同总结实现上述化归的思路:
(1)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将问题化归为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图中,DE∥BC则△ADE∽△ABC).
(2)利用平移变换将证明三角形相似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图中△ADE≌△A’B’C’).
利用上述思路,证明猜想,得到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记: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2,3的证明过程由学生仿照定理1的证明完成.请二人上黑板板演.
    猜想证明完毕,让学生观察、对比三个定理的证明方法,在证明过程中是否有共性?证法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感受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法本质是一样的,即: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平移的方法,化归为预备定理的形式,最终转化为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区别就在于全等的证明方法不同.
    请学生分别说出三个定理的推理形式且提出:如果不是“夹角”,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学生分析并举出反例.
    在△ABC与△A’B’C’中,
已知∠B=∠B’,
但△ABC不相似于△A’B’C’

三、实战演练,巩固新知
    例  在△ABC和△DEF中,
∠A=40 ,∠B=80 ,∠E=80 ,∠F=60 .
求证:△ABC∽△DEF.
    思考题:
如图,已知,在△ADC和△ACB中,
∠A=∠A,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
使△ADC∽△ACB。

四、复习小结,归纳新知
    师生共同回忆并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新知的获得采用了什么方法?——类比、转化
                你还有困难与困惑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类比学习方法及转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五、作业
整理课上定理证明.

六、板书设计: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本文关键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ongguanliyi/49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