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教案中的教学反思范文_匆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6-12-07 07:48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匆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匆匆》是作者朱自清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和生命的匆匆流逝的伤感、痛楚、无奈和惋惜之情。文章结构精巧,层次清楚,传承自然,首尾呼应,文字清秀、纯朴,情景交融。读起来轻巧、婉转,是一篇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学习语言的佳作,也是一篇对学生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教育意义的佳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较生僻的字词,并正确领会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含义,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3、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尝试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并受到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时间和生命的匆匆流逝,让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同时有所作为,使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含意,体会文章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2、在阅读中学习作者具体形象地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1、师:同学们,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你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交流交流,让他的形象在大家的心中更加丰满。 2、学生交流作者介绍: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是中国散文之典范,著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欧洲杂记》、《你我》等许多优秀作品。   二、   读中相识——走进先生内心 1、师:朱自清先生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匆匆去体会朱自清先生那别样的情怀吧!相信你也会拥有一番别样的收获。 (版书课题学生齐读)设问:是什么走的如此匆匆呢?(时光) 2、师: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文中与朱自清先生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吧!(配乐学生读全文) 3、读了这篇课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呢?(学生汇报交流,在交流中,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 【预设】: 学生1:读了课文我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说,我的手确乎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身边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师:谁来帮助他一下呢? 学生2:我觉得这是一句比喻句,作者把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板书:比喻)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真了不起。 师:这个极其巧妙的比喻,我们会发现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的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了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师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作者那无奈的愁绪吧。(学生读) 师小结:也许同学们现在和作者一样,感到——头涔涔而泪潸潸。这里的汗是着急的汗,这里的泪是焦急的泪,是痛心的泪。 学生3:读了课文,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文章第三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得作者将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从中体现出来,联系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师小结:你从学习中能找到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就是应该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同时,作者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你也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时间是如何从你身边溜走的。 【预设】: 1、在玩耍时,日子从欢声笑语中过去。 2、在写作业时,日子从笔尖溜去。 师总结:时间就是这样,无论你是否愿意,他都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所以才会有“时间转顺即逝,弹指一挥间”的无奈,才会有“日月如梭”的感叹,才会有朱自清先生感受到时间脚步匆匆的紧张、难过和深深的反思。(齐读第三段) 4、学生练笔 【教学意图】: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顺学而导。注重课堂的生成,让教学更紧密地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在交流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潜移默化的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读课文,你从哪些文字中还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朱自清先生的无奈和痛楚呢? 交流: 学生1:我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这仅仅是一段文字么?不,再读读这段话,相信大家会有惊奇的发现的。(学生读,谈体验) 调控:看到时间是怎样流逝的呢? 师:我相信,在大家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预设】: 1、冬天我看到燕子飞走,春暖花开时又飞回来了。 2、我看到了杨柳枯了,但来年又枝繁叶茂。 3、我看到了地上的小草也枯了,但春风又生,来年又绿满山野。 4、我看到美丽的桃花谢了,来年又盛开着灿烂的笑脸。 【教学意图】:     文字是生命的代表,学生把文字变为画面,让文字说话,从文字的意义入手,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再次对作者生平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触摸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内心,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学中要随学生的交流而定,顺学而导,不过分苛求学生表达的完美。 学生2:作者描写的燕子、柳树、桃花这都属于自然现象。用这些事物来突出时间飞逝的痕迹,,看似在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但实际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痛楚。   师小结:春去会再来,花落会再开,但我们的时间呢?生:将一去不复返。作者巧妙地将排比句式融入其中,将时间飞逝之快而无痕表现的极致到位。朱自清先生的无奈和焦虑,我们同样也有。(生齐读)(板书:排比) 5、学生练笔 【教学意图】:     学生对词句意思的理解交流,把握文章的感情线,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能加以应用表达。 交流: 师:还从哪里同样也能感受到作者那无奈和痛楚之情呢? 学生1:从文章第四段中:“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生读) 小结:纵观全文,作者是用心在感受时光的流逝,将时间付予了生命,拟人化的色彩极其浓烈。(板书:拟人) 生: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者高度概括的,使其形象化,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师:作者是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再了解朱自清生平(出示) 师:所有这些都是朱自清先生留在这个世界的痕迹,就这样一位可尊可敬的人,竟然说自己“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他在表达什么?   【预设】: 生:自己留下的,做的事还是太少了。 生:自己还想多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再留下一些痕迹。 师:是啊,我想这也许是一各无奈,一种感伤,一点激愤,也许是淡淡的,当时,朱自清先生一定是这样说这几句话的(生读……) 师接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与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06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