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40分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学科】40分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2018-02-13 22:20
教师资格证
高中数学《几何概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几何概型的特点,明确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区别。掌握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几何概型的教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思想,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初步形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几何概型并求出概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取一根长为3米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米的概率有多大?
问题2:如图,图中有一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区域B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求甲获胜的概率。
引入新的概率模型——几何概型。
(二)新课教学
1.几何概型: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d的测度长度(面积或体积等)成正比,与d的形状和位置无关,我们把满足这样条件的概率模型称为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三)课堂练习
例1.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
(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几何概型特征以及计算公式是什么?
作业:在500ml的水中有一个草履虫,现从中随机取出2ml水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求发现草履虫的概率?
四、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证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探究,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地眷恋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秋天,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刘禹锡心中的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比可以酣高楼”是李白眼中的秋。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秋》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以同桌为单位讨论划分文章脉络。
明确:开头(1—2)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板书:向往之情)
主体(3—12)中间段落具体描绘故都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板书:赞美之情)
结尾(13—14)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板书:眷恋之情)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在三个部分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明确: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来写故都的秋的。
(三)深入研读,赏析文本
问1:作者欣赏的景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默读文章3-12段,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
明确:作者眼中的房子是“破屋”;牵牛花的颜色蓝色或白色最佳;草“疏落”“尖细且长”。共同点:清、静、悲凉。(板书:悲凉)
问2:北平艳丽的景物很多,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来写?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5分钟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破屋”更有沧桑感,更能够契合故都的文化底蕴;品味浓茶更是品味故都德深沉历史;赏淡色的花更能突出故都秋的悲凉;零落的草是故都当下的命运写照。这些景都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
问3: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体现作何情感的?
明确: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对故都的眷恋之情。(板书:情——眷恋,情景交融)
问4:文章结尾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
明确:为了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悲凉,更突出作者悲凉的心境,表达自己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提问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明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这篇散文中充分的体现了旧社会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故都的眷恋之情。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那是一幅水彩画,美丽而落寞;是一支钢琴曲,婉转而忧伤;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完美交融。
作业:选取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幅景色,展开自己的联想,写成一首小诗歌,150字以内。
五、板书设计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手法,体悟特定历史背景下作者特殊的思想情感,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对背景材料把握不清楚等问题,或者是对因为年代原因对文章情感把握不到位,课下我也做了积极的反思应该在材料补充上再提前一点,这样会使整个课堂更加的高效。
参加2018年教师笔试的同学,一定要看!
本文编号:2127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12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