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今生今世的“证据”到底是什么?——《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8-11-26 15:47

今生今世的“证据”到底是什么?——《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解读

林忠港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被收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其呈现方式属于“文本研习”类型。所谓“文本研习”,是指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既然属于“文本研习”,就应立足文本,抓住文本的关键,抽丝剥茧,层层追问,进而直达文本的深处。

与其它思乡作品不同的是,《今生今世的证据》并没有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而是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为何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在人与故乡之间,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证据”。“证据”是人对故乡产生情感的寄托,是人与故乡产生关系的媒介,更是故乡对人产生影响的缘由。可见“证据”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然而,观诸《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几乎都没有把“证据”理解准确、全面。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证据”简单地理解成故乡的事物。将“证据”的内涵缩减,势必弱化文本的艺术表现力。

所谓证据,就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所谓依据,就是作为根据或依托的事物。所谓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情和物体。因此,证据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实的,就是物体;一个是虚的,就是事情。

反观文本,今生今世的“证据”到底有哪些?从“实”的角度看,证据有“院墙”“草”“树”“圈棚”“炉灶”“土墙”“房子”“墙圈”“朝南的门洞和窗口”“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破瓦片”“一小块泥皮”“墙皮”“墙角”“泥皮上的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大榆树”“榆木桩”“黑狗”“大红公鸡”“夕阳”等:从“虚”的角度看,证据有“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等。“实”的证据主要指故乡的事物,“虚”的证据主要指故乡的生活。“实”的证据与“虚”的证据存在什么关系呢?后者需要前者来承载,前者需要后者来表现。“虚”“实”结合,大大丰富了证据的内涵。

刘亮程想用这些“证据”证明什么呢?“我”离开故乡的时候,对故乡的事物与事情还不懂得怜惜珍爱。“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像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像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摸过的事物,那些东西太珍贵了。”(刘亮程《村庄的事情》)“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用这些“证据”,为的是证明“以往的生活”与“内心的生存”。随着岁月流逝,“以往的生活”早已升华为一种“精神的生活”,并逐渐与“内心的生存”融合,凝结成今生今世的心灵皈依。

这些证据能证明“今生今世”吗?刘亮程认为:“我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这个世界的某件东西开始的。村庄是我进入世界的第一站。”“故乡对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自己是一片叶子。你鸟儿一样远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乡这棵大树。但死亡会让人想起最根本的东西。许多人都梦想死了以后埋回故乡……这时候,故乡便是全部唯一的宗教。”(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已沉淀为此生此世的记忆,魂化为有生之年的图腾。

进而思之,今生今世为什么需要证明?值得注意的是,《今生今世的证据》所写的“证据”,主要不是以“自然”为中心的日月星辰、霜雪云雾,而是以“家园”为中心的一系列生活真实,如木桩、土坑、屋舍、公鸡、黑狗等人类生活的痕迹或伙伴,前者亘古如斯,恒久不变,而后者随着人的离开,都将面临坍圮或死亡的命运。尽管山水安好,日月依在,但是家园废失,牲畜消逝,还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一个人“过去的生活”与“内心的存在”?如果失去家园,那么“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一个人的历史被割断,精神被瓦解,自身的存在就会变成问号。“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当物质的家园废失,人的精神家园也将坍圮,人的精神只能在虚无中漂泊。在此,证据成了存在还是虚无的分水岭。

笛卡尔说: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他是世界中的存在。刘亮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写出了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对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一代人的存在方式进行了哲学追问。那种古已有之的“鸡犬之声相闻”的农业文明已经不在,那种属于正在消逝的传统文明的古典化的情绪已经不在,那种田园牧歌般的人与自然亲密融合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在,随着“证据”的消逝,那些美丽的过去、诗意的故事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行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丛林中,徒留下失落、感伤与怅惘!

[作者通联: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上一篇:“审容膝之易安”注释献疑
下一篇:从两篇作文谈“大我”与“小我”之高下

网友评论 今生今世的“证据”到底是什么?——《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解读



本文编号:2358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358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2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