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翻译]53《游褒禅山记》逐字翻译
本文关键词:游褒禅山记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篇一 : 53《游褒禅山记》逐字翻译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建舍定居,名
作动)
于其址(地基,这里指山脚),而卒(最终)葬之;以故(称 ....(因此)其后名.
呼,命名名作动)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屋舍)冢. (zhǒng)也。距(距离)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因为)其乃(是) ...
华山之阳(南面)名.(称呼,命名,名作动)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 (pū,倒下)道,其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独其为文.(碑上的文 字)犹 .(还)可识.(辨认)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 实”之“华(huá)”者,盖.(解释原因,大概因为)音谬.(错误)也。
其下平(平坦)旷(空旷),有泉侧(在一侧,名作状)出,而记游(题 ..
诗文留念)者甚(很,非常)众(众多),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向上 走,名作动)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
之甚寒,问.(探询)其深.(深度,形容词作名词),则其好.(喜欢)游者 不能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拿)火 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见到的景象,动作名)愈奇。有怠. (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于是)与之俱
出。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十分之一),然(然 ..(还)不能十一...
而)视其左右,来而 .(并且)记之者已少。盖.(大概)其又深,则.(那么) 其至 .(到达的人,动作名)又加.(更)少矣。方.(当,正在)是.(这)时, 余之力尚 .(还)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作动)也。既.(已经)其出, 则或.(有的人)咎.(责怪)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尽) 夫.(这,那)游之乐也。
于是..(对于这种情况)余有叹焉:古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观.(观
察)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因 .(心得,收获),以.
为)其求思之深而.(表递进)无不在也。夫.(句首发语词)夷.(平坦)以. (并且)近,则.(那么,就)游者众;险.(险峻)以远,则至者少。而.(但 是)世之奇伟、瑰.(珍奇)怪、非常..(.不同寻常)之观.(景观),常在于险. 远.(险远的地方,形作名),而.(因而)人之所罕至焉.(兼词,于此), 故.(所以)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跟随)以.(以至)止.(中 止)也,然.(然而)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抵达)幽暗昏.惑.(迷乱)而无物以相.(xiàng,辅助)之,亦不能至 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是)可讥,而在己为.(是)有悔;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难道)孰(谁)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心 ...
得,动作名)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叹息)夫.(那)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使??
错)其传.(流传的文字,动作名)而莫能名.(说出,说明,名作动)者, 何可胜.(尽)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谨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唐浮图..( )慧褒始舍.( ) 于其址.( ),而卒.( )葬之;以故..(因此)其后名.(称
)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 )冢.
(zhǒng)也。距( )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 )其乃( ) ...
华山之阳( )名.( )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 (pū, )道,其文( )漫灭..( ),独其为文.(
)犹( )可识( )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 ..
实”之“华(huá)”者,盖.( )音谬.(错误)也。
其下平.( )旷.( ),有泉侧( )出,而记游(
)者甚( )众( ),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
)五六里,有穴(xué)窈()然..yǎo.....( ),入
之甚寒,问.( )其深.( ),则其好.( )游者 不能穷.(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 )火
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愈奇。有怠.
(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 )与之俱 ..
出。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 )不能十一..( ),然.(
)视其左右,来而( )记之者已少。盖( )其又深,则( ) ...
其至 .( )又加.( )少矣。方.( )是.( )时, 余之力尚.( )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也。既.( )其出, 则或.( )咎.(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 夫.( )游之乐也。
于是..( )余有叹焉:古人之.( )观.( )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 ..
其求思之深而.( )无不在也。夫.( )夷.( )以. ( )近,则( )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而...(但 是)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 )之观.( ),常在于险. 远 .( ),而.( )人之所罕至焉.( ), 故.(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 )以.( )止.(
)也,然.(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 )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
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 )可讥,而在己为.( )有悔;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孰.( )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 )也!
53《游褒禅山记》逐字翻译_游褒禅山记翻译
余于仆碑,又以悲.( )夫.( )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
)其传.( )而莫能名.( )者,
何可胜( )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也。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篇二 :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游褒禅山记翻译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篇三 : 游褒禅山记详细翻译虚词
第一段
褒禅山亦(也)谓之(代词,它)华山,
褒禅山也称它为华山。
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名作动,筑舍定居)于(介在)其(代词,它的,代华山)址,【状语后置句】唐朝和尚惠褒最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
而(并列)卒葬之[代词,那里(“之”前省略“于”)];
并且死后 埋葬 在那里
以(因为)故其(代词,那)后名(名作动命名)之(代词,它)曰“褒禅”。
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命名它为“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助词,的)庐冢也。【判】距其(代词,那个)院东五里,
现在所说的惠空禅院,是惠褒的墓舍。距离那院子东边五里,
所谓华阳洞者,以(因为)其(代词,它)乃(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华山之(助词,的)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名(名作动命名)之(代词,它)也。【判】
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命名它。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向前跌倒)道(道路),
距离山洞(华山洞)一百多步,有石碑倒在路旁,
其(代词,它的,代仆碑)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
它的碑文模糊,
独(只有)其(代词,它上面)为文(碑上残留的文字)犹可识曰“花山”。
只有从它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今言(念)“华”如“华实”之(助词,的)“华”者,盖(大概)音谬也。【判】
现在说“华”如同“华实”的“华”, 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称和仆碑写起?
便于下文写游洞、游洞的感想以及对仆碑的感想,它是文章记叙和议论的基础
3、第一段写到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4、为什么说“华(huā)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第二段
其(代词,它的,代华山)下平旷(平坦宽阔),有泉侧(名作状,在一侧)出,
它的下面平坦空阔,有泉水从一侧面流出,
而(递进并且)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并且在洞壁上刻诗文留念的人很多,(这是)所说的前洞。
由山以(语气助词,不译)上(名作动,上走)五六里,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定语后置】从山往上走五六里, 有洞穴深远幽暗的样子,
入之(代词,那里)甚寒,问其(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深(形作名,深度),
进到它里面很冷,询问它的深度,
则(副,就是)其(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好游者不能穷(形作动,走到尽头)也,——谓之(代词,它)后洞。
就是那些爱好游玩的人不能够走到尽头,称它为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入,入之(代词,那里)愈深,
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去,进入那里越深,
其(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进愈难,而(转折)其(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见(动→名)愈奇。
那前进越难,那见到的东西越奇怪。
有怠(松懈)而(表示因果)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代词,他们)俱出。
有懈怠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将要燃尽了”。于是和他一起出来。
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大概我所到的地方,和爱好游玩的人相比较尚且不及十分之一,
然(但)视其(代词,它的,代后洞)左右,来而(表示目的,去)记之代词,这件事情(游玩经历)者已少。
然而看它的周围,来在洞壁上刻诗文留念的人已经很少。
盖(大概)其(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又深,则其(代词,代那些)至(动作名到达那里的人)又加少矣。
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么那到达的人又更少了。
方是时,予之(助词,的)力尚足以(相当于 “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入,正当这时候,我的力量尚且足够用来进入,
火尚足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也。
火把尚且足够用来照明。
既(已经)其(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出,则或(有的人)咎其(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欲出者,
出来以后,那么有的人责备那个想出来的人,
而(表示承接)余亦悔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随之(代词,他们),而(表因果)不得极(形作动,尽情)夫游之(助词,的)乐也。
就是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极尽游赏的乐趣。
记叙游山过程
记游洞经过
“其见愈奇”的欣喜
“其见愈奇”的欣喜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前洞
记游者甚众
后洞
窈、寒、深
记游者少
→悔
平旷
1 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
•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
2 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
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三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句】
于是我有感叹啊!古代的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心得
以(因为)其(代词,他们)求思之(助词,引出补语,不译)深,而(并)无不在也。
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 广泛。
夫夷(平坦)以(语气助词)近,则游者众;险以(语气助词)远,则至者少。
(路)平而近,那么游览的人就多;(路)危险而遥远,那么到的人就少。
而(表示并列)世之(助词,的)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助词,的)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阻避远的地方),
而世上奇特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危险遥远的地方,
而(表示转折)人之(助词,表修饰)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是人们很少到达,所以没有志向的人不能到达。
有志矣,不随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向,不跟随别人停止,然而力量不足的人也不能够到达。
有志与力,而(并)又不随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怠,
有志向和力量, 而 又不跟随别人懈怠,
至于幽暗昏惑(形使动用法)而(转)无物以(连词,表目的)相(帮助)之(代词,他,这个人),亦不能至也。
到了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却 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够到达。
然力足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至焉,于(介在)人为可讥,
然而力量足够用来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而(并)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转)不能至者,可以(语气助词,不译)无悔矣,
而在自己看来是有悔恨的;竭尽我的志向也不能够到达,可以没有悔恨了,
其(副词,难道)孰能讥之(代词,他)乎?此余之(助词,表修饰相当于“的”,不译)所得也!【判】
难道谁能够嘲笑他吗?这是我的心得。
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2、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余之所得
古人求思之深
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
有力
有物
尽吾志 无悔矣
1 、 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
•可以分为五层:
•(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
•(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
•(3)说明“力”的重要。
•(4)说明“物”的重要。
•(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2、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
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四段
余于(表对象,对于)仆碑,又以(因为)悲夫古书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不存,
我对于倒下来的碑,又因为 (它)感叹古书不存在,
后世之(助词,的)谬(形使动用法,使……错)其(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传(动作名,流传的文字)而(却)莫能名(名作动,说明白)者,
后代的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
何可胜道(说)也哉!此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承)慎取之(代词,它)也。【判】
哪里能够说得完啊!这就是学习的人不能够不深刻地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原因啊。
议论游山心得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第五段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通甫),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
记叙补叙同游者
篇四 : 将《游褒禅山记》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将《游褒禅山记》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分)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分)
(1)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2)有了志气与体力,而且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品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之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以”,表并列;“则”,那么(2)句中“随”,跟随,盲从;“于幽暗昏惑”,在这里作名词,译为“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相”,支持,辅佐。
考点: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
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
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快速浏览
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
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⑥描写方法: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
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⑦表达方式: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⑧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二、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2、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3、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4、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5、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7、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9、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解题方法: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
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3.检索范围准确
摘取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
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4.综合分析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5.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
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
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
(2).拟人搜索
(3).反衬
(4).对比
(5).反复
(6).排比
(7).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篇五 : 游褒禅山记原文加翻译
文学常识
[记]: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 游记、杂记。 分为四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 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 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 以感为辅。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 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 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 章体式。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 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 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 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 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 “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 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 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 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 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 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 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 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 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 “王文公”。
列宁称其为 “中国十一 世纪的改革 家”
王 安石做宰相期间,大兴变法, 遭到保守派的猛烈攻击,但仍然立场 坚定,宣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 法,人言不足恤”。变法失败后,被 迫辞去相位。随后几度复出,又几度 辞官。晚年隐居钟山。
“尽吾志而不 能至者,可以无 悔矣。”
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 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 “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 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 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 之一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
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此文十六年后(1070年),
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 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的观点。
听读课文
? 注意字词的读音。 ? 注意长句的停顿。 ? 概括文章每段主要内容。
朗读正音
1、庐冢( zhǒnɡ
) 2、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 ) 实”之“华( huá )”者 3、盖音谬( miù)也
4、有穴窈( yǎo )然 5、则或咎( jiù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ɡ)之 7、何可胜( shēnɡ)道也哉 8、王回深父( fǔ )
(bāo chán,也就是华山) 1、褒禅山 (zú ,死后) 2、而卒葬之 3、庐冢 (zhǒng,坟墓) 4、有碑仆道 (pū,倒) (huā/huá /huá )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yǎo,深远幽暗) 6、有穴窈然 (jiù,责怪) 7、则或咎 8、无物以相之 (xiàng,帮助) 9、何可胜道也哉 (shēng ,完全,尽) 10、箫君圭君玉 (guī,人名) 11、余弟安国平父 (fǔ,对男子的美称)
每段主要内容:
?1 ?2 ?3 ?4 ?5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记游洞经过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 者的籍贯、姓名。
联系课文内容,解说下列作者行踪路线图
东行5里
翻过一座小山
碑
后洞
慧空禅院
前洞
北
山、碑 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 洞 记叙 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入之愈深 → 进愈难 → 见愈奇 游洞 见少 悔:不得 记少 游 随怠者出,所以 极游之乐 褒 乐少 禅 古人求思之深 山 有志 记 议论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尽吾志,无悔矣 有物 仆碑——深思而慎取 记叙 ——补叙同游者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名作动 山 脚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因为(这 名作动 ……者……也,,判断句 个)缘故 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最 后
因为 是 山南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水北 “花山”。今言华如华 倒
动 文 词 字 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碑文
辨 认
说
大概 因为
错 误
重点字词
? 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 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 之意。
特殊句式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 谬也。 ?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 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 “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 ? 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 ? 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 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褒禅山亦谓之 华山,唐浮图慧 褒始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以故 其后名之
曰?褒 禅?。今所谓慧 空禅院者,褒之 庐冢也。距其院 东五里,所谓华 山洞者,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 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 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 (因此),后人就称此 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 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 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 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 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 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 名。
距洞百余步,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 可识曰?花 山?。今言 ?华?如 ?华实?之 ?华?者, 盖音谬也。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 一座石碑倒在路旁,那 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 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 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 可以辨识出“花山”的 字样。现在将“华”读 为“华实”的“华”, 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 的)读音上的错误。
褒禅山(华山)
华山洞
慧空禅院
石碑
褒 禅 山 示 意 图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 →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名字的由来)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寺 、山之___ 碑。 名 、山之___ 洞 、山之___ 山之___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 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 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
?翻译第二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空旷
名作状 从旁边
多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
深远幽暗的 样子
形作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
那些
形作动, 走到尽头 而,连词
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
代游洞者
动作名
懈怠
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将, 快要
完
于是
一起
盖余所 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
大 概 所到的 (地方) 不及, 不到
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
代游踪
那些到 的人
更
当、正在
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
体 力
有 人 埋 怨
还
用 来
自 己
形作动, 照明
已经
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他
尽情享受 形作动
乐也。
重点字词
? ? ? ? ? ? 侧: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 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明: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 其下平旷,有 平坦而空阔,有一股
山 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 泉侧出,而记游 游览、题记的人很多, 者甚众,─所谓 (这就)叫做“前洞”。 前洞也。由山以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 上五六里,有穴 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 样子,进去便(感到) 窈然,入之甚寒, 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 问其深,则其虽 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 好游者不能穷也, 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这是人们所说的 ─谓之后洞。 “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 见愈奇。有怠而 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 尽”;遂与之俱 出。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 十一,然视其左 右,来而记之者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 进去,进去越深,前进 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 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 想退出的伙伴说:“再 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 了。”于是,只好都跟 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 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 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 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 左右的石壁,来此并且 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盖其又深,则 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 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 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洞内更深的地方,那 么到达的游人就更少 了。当(决定从洞内 退出)这时,我的体 力还足够前进,火把 还能够继续照明。我 们出洞以后,就有人 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 来,而未能极情享受 那游洞的乐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叙
平旷 记游者甚众 窈、寒、深 记游者少
前洞
记游洞经过 后洞 追记后洞中所见 → 并表示遗憾心情
悔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 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二、记游华山洞经过 前洞记叙简略 后洞记叙详细
?翻译第三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对于这种 情况 语气词 取 独 观 察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之深,而无
心得, 收获 因 为 他 们
的
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且 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的 奇异 雄伟 不同寻常的 景象 险阻僻远的 地方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而 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古今异义
足够 用来
形容词作名词
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帮助 在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志向,这里引申为 主观努力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难道
得到的东西, 心得
重点字词
? 于是: 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
? 非常: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
度副词,很,十分。
? 险远: 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僻
远的地方。 ? 至于: 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另 提一事的连词。
?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
迷乱的地方。
于是余有叹焉: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 无不在也。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於 险远,
于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 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 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 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 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 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 特、非同寻常的景观, 常常在那险阻、僻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有志矣,不随 以止也,然力不足 者亦不能至也。有 志与力,而又不随 以怠,至于幽暗昏 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 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 到达的。(虽然)有了 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 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 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 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 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 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 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 支持,也不能到达。
然力足以至焉 而不至,于人 为可讥,而在 己为有悔;尽 吾志也,而不 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其孰 能讥之乎?此 余之所得也!
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 的(而未能达到),在 别人(看来)是可以讥 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 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 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 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 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 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议
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
出立志的重要性;
2、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古人求思之深 余之 所得 有志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有物
尽吾志 无悔矣
翻译第四段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 对于 因 感叹 取独 形容词使动 动作名,流
传的文字
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 名作动,说清
谨慎地 选择
尽 道
……的 缘故
古今异义, 做学问的人
思而
上一篇:[喜雨亭记阅读答案]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附翻译
下一篇:[游园不值ppt课件]游园不值课件
本文关键词:游褒禅山记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4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