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1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一等奖)

发布时间:2017-04-09 17:15

  本文关键词:荷塘月色教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一等奖)

共1课时

1 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理解题目的含义。

2、品味作者清新隽永的文风。

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2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3重点难点

1、理清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2、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导入

    正值春季,百花盛开,让人陶醉。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啊,春赏桃花、杏花、梨花;秋赏菊,冬赏梅。那么夏天呢?当然是荷花了。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文章或者诗歌。

明确:(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杨万里)

二、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三、整体感知

1.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明确: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3.在此前后写了什么?学生快速浏览相关段落,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明确: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结论: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具体探究

1、再读课文,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明确: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了排解苦闷,就想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半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揭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明确:

煤屑路  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       (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

(月下)荷塘            (喜悦)

(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   风流  有趣

        可惜无福消受                 (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 更加寂寞苦闷)

重点分析

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明确:(1)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

(2)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情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3)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讨论,明确: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妙展示。

3、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讨论,明确: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一种“热闹”、“浪漫”、“有趣”的景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助想象,沉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讨论,明确:回到家中,“什么声息都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的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作业布置

欣赏歌曲《荷塘月色》,比较分析通过文字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异同。

教学反思

    写景散文重在情与景的融合,学习此文,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景物背后所传达出的情感,再结合写作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中心主旨。

附: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作者游踪:

     (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情感变化: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1 荷塘月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 荷塘月色 

一、导入

    正值春季,百花盛开,让人陶醉。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啊,春赏桃花、杏花、梨花;秋赏菊,冬赏梅。那么夏天呢?当然是荷花了。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文章或者诗歌。

明确:(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杨万里)

二、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三、整体感知

1.问: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明确: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明确: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3.在此前后写了什么?学生快速浏览相关段落,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明确: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结论: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具体探究

1、再读课文,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明确: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的缘由。作者被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所烦恼,为了排解苦闷,就想一个人离家出去散心。“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感情基础。正因为心里不宁静,需要求得半刻的宁静和清闲,摆脱心头的烦恼,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所以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文章这样开头,不仅揭示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而且使文章后面心情变化有源有本,显得脉络清晰,容易为人理解。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明确:

煤屑路  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       (苦闷)

        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

(月下)荷塘            (喜悦)

(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

        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苦闷)

(江南)采莲—热闹   风流  有趣

        可惜无福消受                 (向往、遗憾)

 (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 更加寂寞苦闷)

重点分析

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明确:(1)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

(2)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情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3)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讨论,明确: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妙展示。

3、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讨论,明确: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南是他的故乡,更重要的是,采莲是一种“热闹”、“浪漫”、“有趣”的景象。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摆脱苦闷,转而借助想象,沉醉于想象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愿望无法满足的遗憾。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讨论,明确:回到家中,“什么声息都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的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作业布置

欣赏歌曲《荷塘月色》,比较分析通过文字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异同。

教学反思

    写景散文重在情与景的融合,学习此文,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分析景物背后所传达出的情感,再结合写作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中心主旨。

附: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作者游踪:

     (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情感变化: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本文关键词:荷塘月色教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29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