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新四军领导者之一叶挺简介

发布时间:2017-04-15 05:15

  本文关键词:叶挺简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叶挺简介

在中国抗战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叶挺。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1896年9月10日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而最后却成为了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那么叶挺的这一生到底是怎样的呢?叶挺简介是什么呢?

叶挺将军

叶挺将军

因为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黄花岗起义而被捕的叶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叶挺就有了军事救国的伟大志向。1919年,叶挺在何子渊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至此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次年,叶挺受命攻打莫荣新,这一战,以少胜多,让叶挺名声大振。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时期,叶挺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随着参加的战役越来越多,胜战也变多,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而他所在的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1927年,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香港。四个月后,广州起义,叶挺又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一职,战争失败后,叶挺听从党的指挥前往苏联,后受人无端指责决定退出中国共产党。

1932年,叶挺在国外已经不能待下去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让爱国的叶挺愤怒不已。辗转来到澳门隐居。后加入中华民族革命同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挺任新编第四军军长,次年粉碎日军的扫荡。1941年,皖南事变,叶挺不幸被扣押,入狱五年,1946年3月4日,叶挺终获自由,出狱第二天发电望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4月8日,叶挺乘飞机回延安,不幸遭遇空难,终年50岁。

叶挺故居

叶挺故居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秋长镇的一个小山村中,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后,这座房子也没有遭受到太大的破坏,直到解放后,政府出资修缮并保护,叶挺故居也成为了惠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叶挺故居

叶挺故居

1884年,叶沛林也就是叶挺的祖父,建立了一座宽15米,深16米,高5米的房屋,也就是现在的叶挺故居,内有四房两厅一厨房一天井。在叶挺故居附近还有一座小方亭,据说叶挺年少时就常常在此读书,后来就被人称之为“读书亭”。1980年叶挺故居进行了修缮,正是对外开放。当时江泽民特为叶挺故居题匾:“叶挺将军故居”。故居中陈设了很多普通农家劳作时的劳动工具,以及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之外,还展示了叶挺革命历程的一些资料。在叶挺夫妻卧室的墙上还挂有一张叶挺在澳门时拍得照片,这是叶挺接受新四军军长一职后,去往延安之前拍得。

在发生“四八空难”之后,毛泽东曾为叶挺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这幅题词也在叶挺故居中见到。而叶挺被敌方捕押囚禁,在囚室内写得《囚歌》也在叶挺夫妇卧室中挂着。到了2003年,又特意在附近修建了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叶挺铜像。这座铜像的高度与叶挺的生日一致,具有特殊含义,而手中所持有的“手杖”是叶挺在流亡时期一位德国军事家赠送给他的,可以变成凳子、应急时可以拧掉钢塞变成一支枪。

大家可以前往叶挺故居,感受一下爱国英雄叶挺的生活环境。

叶挺儿子

叶挺,原名叶为询,189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但自小接受私塾教育的叶挺,受陈敬如的影响,在少年时就将爱国情怀深埋心中,这也是叶挺后来决定军事救国的主要原因。之后叶挺的所作所为叶向大家证实了自己革命的信念与坚持。

叶挺长子叶正大

叶挺长子叶正大

战功赫赫的叶挺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也是新四军独立团团长、著名的军事家。而他所在的新四军也被大家称之为“铁军”。1925年,叶挺终于和李秀文修成正果,周恩来做二人的证婚人。婚后两人相亲相爱,互相鼓励与扶持,共同为革命奋斗。在这段时间里,夫妻二人一共孕育了9个子女,其中有7个儿子和2个女儿。只可惜三儿子夭折,五女儿叶扬眉与小儿子阿九一起在那场空难中逝世了。

叶挺儿子长子叶正大,出生于1927年,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航空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也是教授、高级工程师并授予中将军衔。次子叶正明,出生于1931年,与其父叶挺一样,是我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将领,他是叶挺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内,生活在身边的孩子,于2003年逝世。四儿子叶华明,于1935年出生,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深圳先科激光公司董事长,于2015年11月29日逝世,终年82岁。叶挺的七儿子叶正光,出生于1939年,现在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六合天融(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八儿子叶启光,出生于1942年,现任叶氏环星集团董事长一职。总得来说,叶挺儿子每一个都很有头脑很有原则,都继承了叶挺将军良好的品质与精神。


  本文关键词:叶挺简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307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9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