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济慈蝈蝈与蛐蛐教案

发布时间:2017-04-23 20:09

  本文关键词:蝈蝈与蛐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篇一:蝈蝈与蛐蛐教案

总第 课时

1

2

篇二:《蝈蝈与蛐蛐》教案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

1、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

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知人论世。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诗中有画,色彩感强,有一种永恒的美,多体现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三、整体感知

1、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这首诗描绘了哪两幅图景?

盛夏——蝈蝈的乐音 ;严冬——蛐蛐的歌儿

3.理解部分诗句所描写的情景、渲染的气氛

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 可喜的草丛 明确: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

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明确: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

在寂寞的冬天的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

明确: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

4.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课后第一题)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5、《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6、《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四、合作探究:

1、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2、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 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3、诗歌构思特点 4、这首诗构思上的特点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点明主旨)生机勃勃的盛夏

(动景)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再次点明

主旨)

前后

应联

想宁寂严冬和温馨家庭(静景)

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主旨:这首小诗借对月光下的大自然中大河、小溪、青草、夜莺等景物的着力描写,反复吟咏,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篇三:《蝈蝈与蛐蛐》教案

蝈蝈与蛐蛐》教案

时间:2010年9月13日 地点:场口中学初三(1)班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执教者:刘易 课题:《蝈蝈与蛐蛐

教学内容

本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作,通过倾听炎热夏天蝈蝈的乐章和寂寞冬天蛐蛐的歌儿,领悟生命的热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3.领会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2.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3.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教学难点

l.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亲近自然,想象自己为小昆虫。2.引导学生学会拆分诗歌,把握诗歌意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第一课时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能够读准字音、停顿,并准备好教材配套朗读带。根据学生情况,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

学生准备

分工找蝈蝈、蛐蛐的资料,找诗人、诗作的资料,找背景音乐。进行朗读,理清诗作中的字词,读通全诗,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标示出来。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用旧有知识引出新课,学习外国诗。 1.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能够在音乐中播放背景音乐,配乐朗诵《蝈蝈与蛐蛐》。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诗人的感情, 能够纠正自己的读音,示标停顿。 2.学生多种形式读诗,让学生整体感悟 2.学生多种形式读诗,整体感悟诗歌,

诗歌。问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诗中

是否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3.再读,此时分段读,让学生带着问题3.带着问题分段读,思考两段描绘的东 读,为什么要如此分段读。理清诗作的结 西有什么不同。 构。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蝈蝈的4.根据教师的提示,能够独立地发现诗声音,能理解济慈以静写动的手法。 歌的以静写动。

5.用同样的思路,指导学生集体学习诗5.与同学合作,学习《蝈蝈与蛐蛐》的第歌的第二段,引导学生去理解两段之 间解蝈蝈与蛐蛐形象的叠印。

6.再次阅读,此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如6.有感情地朗读诗作,体会诗歌感情。 何理解济慈的感叹。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整体感悟诗歌(约 8 分钟)

( 15)

三、拓展学习,丰富对诗的认识(约 10分钟)

四、本课总结(约 2 分钟)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夏)蝈蝈的乐音主题:

(冬)蛐蛐的歌儿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在《蝈蝈与蛐蛐》中,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发出的声音比作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与提示: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发出的声音比作“大地的诗歌”。诗歌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教学反思:

学诗,首先就需要多读,只有在读中才能真切感受到诗的音韵美、节奏美、意象美。作为自读课文,其与精读课文相比,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少些,重要的是拓展学生对此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说,不管说得怎么样,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就能不同程度达到要求。

教学中我们意外地发现,学生头脑里面有教师所想象不到的潜能和想法,有时他们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围绕教师设计的“我感受到”“我发现了”“我不理解”“我欣赏”等几个环节,很好地掌握了第一首诗的学习要点完成效果相当不错。但是,如何在教师“退居二线”后,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不留痕迹地引导学生将课文所有重要知识很好地落实,是一个难题,也是我将为之不断努力的研究课题。本课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研究`自主求知`有创新精神的良好学习品质。

篇四:蝈蝈与蛐蛐教案

蝈蝈与蛐蛐教案

一、教学内容

《蝈蝈和蛐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册第六单元京韵中的一首歌曲。

二、目标与策略

1.遵从“音乐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以聆听为主,从体验入手,使学生能够简单的了解京剧,同时学会演唱京韵儿歌。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利用本课幽默但具寓意的歌词及教师的表演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蝈蝈和蛐蛐,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3.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模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充分体会国粹艺术的传承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

蝈蝈与蛐蛐》是作者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调。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 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二、学习方法

朗读法

分析法

感悟法

(一)朗读法

教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二)分析法

帮助学生理清诗歌结构

师:我看得出来,同学们今天学习状态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3、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 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

作者为什么把昆虫的叫声称为“大地的诗歌”?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

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

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三)感悟法

请同学们朗读这篇文章

时间是一匹马 时间是一匹马

从远古的记忆走来春风得意马蹄也轻

驮着日月星辰 月落乌啼马蹄也沉

亘古不变的轮回 欢步、碎步交替踩出

时间是一匹马 时间是一匹马

它的蹄声均匀地散落在世界的角落 伫立在你的床头

富贵者驮着它,贫穷者驮着它 小梦片刻,它在咀嚼

它一样耐心地前行梦中一片清凉的绿荫

比较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在哪里?

1、从意象、想象 角度说明。

把抽象的事物转化成具体可见的事物

2、请同学们仿写类似诗句

三、家庭作业

背诵这篇小诗并默写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两只小昆虫十分相像,就像一对小兄弟。绿色的这只叫蝈蝈,褐色的这只学名蟋蟀,我们北方人叫它蛐蛐。它们栖息在房间地头,吃庄稼的根、茎、果实,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现在同学们就来听一听这小哥俩在干什么?

(教师表演歌曲《蝈蝈和蛐蛐》)

生: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及演唱特点。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儿童歌曲有什么区别?

生:诙谐、幽默;像京剧。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蝈蝈和蛐蛐》这首歌曲就是将京剧元素和儿童歌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首京韵儿歌。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京剧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不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京剧的著名唱段《苏三起解》。(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京剧的形成、主要唱腔、主要伴奏乐器、发音特点。)

生:认真聆听、感受、了解。

师:教师播放歌曲《蝈蝈和蛐蛐》。

生:带着刚了解的知识再次欣赏、感受,并可轻声哼唱。

师:如果把这首歌曲按演唱情绪变化划分段落,该怎样划分?

生:划分,并说出每段的演唱情绪。

师:教师按段落弹奏歌曲旋律。

生:逐段学习。(解决音准、节奏问题,强调旁白部分的调值)

(三)巩固实践

生: 完整演唱全曲。

生:分角色演唱全曲。(男生扮演蝈蝈,女生扮演蛐蛐,老师扮演大公鸡。)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准确,但老师总觉得有欠缺的地方,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主要强调京韵——儿化音)

生:各抒己见,变化演唱,进行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认识了蝈蝈和蛐蛐。

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简单了解了京剧。

学会了一首京韵儿歌。

师: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将京剧元素、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

篇五:《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想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对本诗歌的教学我旨在探索用诗歌的方式解读诗歌。所以,在反复阅读诗歌的基础上抓以下五个点来构建课堂教学:

1、从“蝈蝈的乐音”与“蛐蛐的歌儿”入手,把握诗歌语言的诗意特点,并由此引出诗歌的主旨: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阅读诗歌中“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两个句子变化,把握诗歌行文的特点。

3、抓住夏天“蝈蝈乐音”中的“喜悦”与冬天“蛐蛐歌儿”中的“温暖”体会诗歌词语的凝练和诗意的美。

4、从诗歌的形式出发,溯源“十四行”格律诗,了解英国“十四行”格律诗的特点。

5、回归内容,提问由“蝈蝈”与“蛐蛐”你联想到什么?体会:诗歌,是诗人的隐喻;诗歌,会留下诗人的影子。“蝈蝈”与“蛐蛐”就是诗人的化身。

二、教学目的

(一)通过诗歌的词语、意象、诗句解密诗歌。

(二)重点把握“蝈蝈”与“蛐蛐”两个意象,从中体会诗人的“喜悦”与“温暖”。

(三)通过阅读与观察,发现“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

(四)通过联想,理解“蝈蝈”与“蛐蛐”就是诗人的化身。

三、教学过程

(一)热课。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调试话筒,播放音乐。)

导入:同学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瑞士著名的音乐团队班得瑞的《森林狂想曲》,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从刚才的音乐中抽出了一种声音,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

(放蝈蝈的鸣叫。)

请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夏日里蝈蝈的叫声。

用“叫声”不好,换一个优美的词语?

“歌唱”。“听到夏日里蝈蝈在歌唱。”

其实,我们在七年级上册学过一篇有关蝈蝈的文章,大家还有印象吗?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我们来看看法布尔是怎么描写蝈蝈的叫声: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法布尔把蝈蝈的叫声比作“歌声和乐段”,那么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把蝈蝈与蛐蛐的叫声描写成什么?

“蝈蝈的乐音”、“蛐蛐的歌儿”请大家从诗歌中划出来。

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首诗歌。其他同学思考:你从“蝈蝈的乐音”和“蛐蛐的歌儿”中听出了什么?

诗人无限的喜悦、无限的生机、生命即使短暂也要唱出最嘹亮的高音、温暖------ 其实,1816年12月30日夜晚,21岁的济慈与朋友亨特、克拉克共坐一室,听炉边蟋蟀高鸣。亨特建议,他和济慈即兴以蝈蝈与蛐蛐为题材各写一首诗歌,由克拉克计时。济慈同意。结果济慈先交卷,就是这首诗。诗人借助炎炎夏日的蝈蝈乐音与寒冷冬日蛐蛐的歌儿,赞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活力。(6分钟)

(二)梳理关键句。

我们也回到那个奇妙的夜晚,感受蝈蝈的乐音与蛐蛐的歌儿,感受大自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在诗歌中一个反复出现的诗句,请大家一齐朗读并划出来?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两句诗歌,其他同学来点评一下?

后面诗句感情更加强烈。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后面句子中的“呀”。

那我们看看诗歌原文:“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观察一下,译文与原文有什么区别?

第2个句子是没有“呀”,这个“呀”是译者加上去的,有什么目的? 情感上的递进。一是便于抒情,二是行文需变化。

那么,我们可以把“呀”,放到第一个句子吗?

不行。开篇铿锵有力表明自己立场,为后面抒情铺垫;诗歌讲究含蓄的美,一般不在开头抒情。

请大家再观察这两个诗句,还有什么发现吗?

诗句后面用了冒号。这个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引出下面的诗句,起到自然分段的作用。也就是说前面写得是蝈蝈的乐音;后面写得是蛐蛐的歌儿。(4分钟)

(三)解读意象。

(1)、解读“蝈蝈”意象。

诗人在诗歌的前半部分借助“蝈蝈的乐音”表达什么情感?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齐读课文蝈蝈部分的诗句)

“喜悦”(板书)

你这种感觉走进了蝈蝈的心灵,也走进了诗人的心灵。请同学把这几句诗歌中带有“喜悦”情感的词语圈出来,并加以细细评点?(可以结合鸟的意象,比较蝈蝈旺盛的精力)

“沉醉”:入迷,因为喜悦。

“盛夏的豪华”:交响乐,气势宏大,蝈蝈的狂欢。

“新割的草地”:用嗅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

“唱得疲劳”:喜悦之极,一直歌唱。

“舒适地栖息”:生活的惬意,内心的满足。

“可喜的草丛”:草丛也充满了喜悦。

“飘荡”:喜悦之情油然而生。(8分钟)

(2)、解读“蛐蛐”意象。

蝈蝈在盛夏唱起了嘹亮的歌儿,那么到了冬季,万物沉睡,大自然中的声音消亡了吗?

没有。还有谁在嘹亮地歌唱?

蛐蛐。

我们先认识一下蛐蛐(投影蛐蛐的图片)。蛐蛐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蟋蟀”。那题目能不能改成“蝈蝈与蟋蟀”?

不行。叠词产生节奏音韵的美。

再来听听“蛐蛐的歌儿”(播放蛐蛐的叫声)。结合诗句你从“蛐蛐的歌儿“中听出了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

“温暖”(板书)

说说诗歌中哪些词语或者句子烘托了蛐蛐的“温暖”?

“弹起”。能否改成“唱起”“发出”。辨析。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动静结合)

“升高的暖气”感受到冬日的温暖。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受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从冬日的蛐蛐联想到盛夏的蝈蝈,体会到蛐蛐在寒冷的冬日带给我们盛夏的温暖。 (小结:)为什么在诗歌的结尾要从“蛐蛐”重新写到“蝈蝈”呢?除了前面感受到温暖外,还有什么用意呢?(讨论)

诗人旨在表达“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不会停息”,大自然的歌唱是从夏天一直延续到冬天,一年四季,大地歌声不断。(6分钟)

(四)诗歌拓展。

(1)余音。

至此,我们完成对诗歌的解读:诗人借助炎炎夏日蝈蝈的乐音和寒冷冬日蛐蛐的歌儿,赞扬了大自然地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老师的脑海中总存在几个疑问?

1、这么浅显的文章有必要放到初三的课本里吗?

2、诗歌中写蝈蝈的内容明显多于蛐蛐的内容,这是头重脚轻,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学结构?所以,题目是否可以改成“蛐蛐与蝈蝈”?

于是老师多次阅读、反复观察这首诗歌,结果发现了一个“秘密”。老师先卖一个关子,请大家来观察这首诗歌的结构,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打出诗歌完整的体例,让学生发表看法。)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赵瑞蕻)

结构不是传统的平头诗歌,而是参差不齐。

追问:这参差不齐的结构有规律可循吗?

4433=14行。是英国著名的14行格律诗。

鼓掌。老师觉得你们真得很精彩,你们发现所有的诗歌秘密。特别是14行诗,老师想起了英国文学史中的“十四行”诗体。这就是老师发现的“秘密”?(4分钟)

(2)十四行诗.

(投影:)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英文Sonnet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个音节,.................11......韵式为,ABBA,CDE,CDE,ABBA,CDC,CDC。另一种...ABBA.................或.ABBA..................

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本文关键词:蝈蝈与蛐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32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