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本文关键词: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一、 导入1:提起鲁迅先生,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一下学期学习过他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写到的那位讲述美女蛇传说的故事高手--长妈妈,是对鲁迅童年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鲁迅先生曾经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她,有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即专门回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没有写成一篇专门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而对一个普通的保姆却花了不少的笔墨,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看题目,猜读课文
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了,下面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初次接触这篇课文时,我想很可能是学期初刚拿到课本时,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问题:
阿长是谁?《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这个人与这本书有什么故事?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这个人?
答案:阿长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
追问:你喜欢这样的保姆吗?(引导学生复述文章出现的几个故事)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作者不详,共有十八篇,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此处出示课件)
其实看到题目猜想问题能够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提高整体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意识,让学生带着原生态阅读走进课文学习,并对课文有自己大致的了解。
三、感悟人物形象
根据上文总结: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阿长是什么样的人?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人?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 体会文章感情
重点研读山海经一段。
1、为什么不叫《阿长的故事》,而是叫做《阿长与<山海经>》?
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理解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感悟平凡人物,设置情境,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生读这一部分,谈感受。教师引导:
师读"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改动句式,问"连"如何解释?
少年鲁迅对阿长没抱希望,给下文的惊喜做铺垫。
三哼经是什么,为什么不直接写?(模拟阿长买书情境,体会阿长的神力)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是什么意思?
如何读最后两段?
五、 课堂小练笔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你怎样看待她们?写下来。(板书:有心得时写一写)
阿长是谁?
《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
这个人与这本书有什么故事?
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这个人?
文章内容概况:
3、主要内容
1.她称呼的由来(1-2)地位低下,让人同情
2.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3)写人不虚美--不太佩服
3.她的睡相不好(3-5) 写人不虚美
4.元旦的古怪仪式(6-11)心地善良--麻烦
5.她一肚子烦琐道理(12)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麻烦
6.给我讲述长毛的故事(13-17)时代造成的愚昧、麻木,令人同情(详写)--空前的敬意
7.她谋害了我的隐鼠(18)用孩子的眼光写来,令人发笑,本事出自《狗·猫·鼠》:"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毛所害,到时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憎恶
8.给我买来山海经(19-28)对孩子的淳朴、发自内心的关爱,赢得了作者的尊敬和感激。(详写)--新的敬意
可见,本文在写阿长时,是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写出了阿长人性的善良和受时代影响所形成的麻木愚昧,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这位保姆深切的缅怀、关爱与同情。
4、作者在叙述这几件事情时对阿长的态度: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她普通,普通得别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粗俗,粗俗得语言刺耳,动作可鄙;她迷信,迷信得愚妄可笑,麻木不仁。但她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尤其是目不识丁的她一次看到鲁迅听人介绍《山海经》时的痴迷神态,竟超常人所不能地给鲁迅买了一本《山海经》,此举此情震憾着鲁迅的一生。长妈妈去世30年后,鲁迅写此文以示深沉怀念。
5、阿长性格: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无知淳朴。善良、热心和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练习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课后习题答案
[高分家长入口]
[名人榜样]如何成为好父亲?李亚鹏经受了非凡的考验
[爸爸有道]为何五年级的孩子数学水平竟达高三?
本文关键词: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33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