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农技社区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7-07-16 18:03

  本文关键词:菜豆锈病


  更多相关文章: 农技 社区 服务平台


农友评论

发表

二、菜豆病毒病
菜豆病毒病是菜豆的系统性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严重时影响菜豆结荚,降低产量,还可使菜豆丧失商品价值。
危害症状
菜豆病毒病多表现系统性症状,病株出苗后即显症,因引起该病的病原种类很多,田间多发生混合侵染而产生不同症状。植株受害后,叶片出现明脉、产生褪绿带、斑驳或绿色部分凹凸不平,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植株生长受抑制,株形矮小,开花迟缓或落花,开花结荚明显减少,豆荚短小,有时出现绿色斑点。

pic


                                                                        病叶出现明脉、斑驳、皱缩等症状
发生特点
此病主要由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m mosaic virus简称BMV)、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简称BYMV)、黄瓜花叶病毒菜豆系(Cucumber mosaic virus-phaseoli)、番茄不孕病毒(Tomato aspermy virus简称TA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 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几种混合侵染引起。病原主要来源于种子,主要靠蚜虫传播,也可由病株汁液摩擦及农事操作传播。高温干旱,蚜虫发生重是此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年度间春、秋季温度偏高、少雨、蚜虫发生量大的年份发病重,栽培管理粗放、农事操作不注意防止传毒、多年连作、地势低洼、缺肥、缺水、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pic


                                                                                  菜豆斑驳病毒病
防治要点
①及时治蚜:及时防治好蚜虫,药剂可选用10%千红或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或20%苦生碱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②选用如之豇28~2等抗(耐)病品种,种植无病种子,播前种子消毒处理。③培育无病适龄壮苗:无病株采种,无病土育苗,适期播种。育苗阶段注意及时防治蚜虫,有条件的采用防虫网覆盖育苗或用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④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初期应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田外销毁,清理田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合理密植,土壤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使土层疏松肥沃,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轻病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用1~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三、菜豆褐斑病
菜豆褐斑病又称叶煤病、褐纹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最初在叶的两面生紫褐色斑点,以后扩大为直径1~2厘米的近圆形褐色斑,边缘明显,病斑上生有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煤烟状霉(尤以叶背面显著)。

pic


菜豆褐斑病的叶面病斑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菜豆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cruenta)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在菌丝块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引起初侵染。在菜豆生长期间,病斑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进行再侵染,从而加重危害。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7~35℃,最适发病温度为30℃。高温及高湿有利于发病。连作地、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

pic


                                  菜豆褐斑病的叶背症状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合理密植,保持良好通风,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采用滴灌及雨后及时排水,减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将病残株集中销毁,减少病源基数。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每隔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保护地也可喷撒10%万霉灵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1千克,或用45%百菌清等烟剂熏蒸防治,用量为每亩标准大棚每次250克,傍晚闭棚点燃,翌晨放风,隔10天左右1次,连熏2次。



四、菜豆灰霉病
菜豆灰霉病是菜豆上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危害菜豆外,还可危害豇豆、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此病寄主广泛,为害时间长,菌量大,防治非常困难。
危害症状
菜豆灰霉病可侵染植株各部位,造成叶片、茎杆、花及豆荚腐烂,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子叶染病呈水渍状变软下垂,最后叶缘出现清晰的白灰霉层,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株期,茎染病多始于根须部向上11~15厘米处出现云纹斑,病斑周边深褐色,中部淡棕色或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潮湿时病斑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分枝处侵入,使分枝处形成小渍斑、凹陷、继而萎蔫;叶片感病,则在叶面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豆荚染病,病菌先侵染败落的豆花,后扩展到豆荚,病斑初呈淡褐色,后渐变褐色软腐,表面产生厚密的灰色霉层。

pic


                         图1 菜豆灰霉病侵染叶片叶缘症状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侵染引起。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以菌核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是初侵染源。翌年菌丝在病残体上腐生并不断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或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遇适温及寄主表面有水滴条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衰弱的、枯死的组织及伤口等处侵入,进行再侵染。越冬病菌在环境条件不适时,可形成大量抗逆性强的菌核,遇合适条件后,即长出菌丝直接侵染或产生孢子传播为害。病菌在田间可随病残体或借雨水溅射、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蔓延。
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分生孢子抗逆力强,自然条件下经138天仍可萌发,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23℃,相对湿度95%以上。此病发生与寄主生育状况也有关系,如寄主衰弱,受低温侵袭后或遇适温高湿条件就容易发病。栽培过密,温度过低、湿度过高、光照差、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冬春低温、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pic


                       图2 成株叶片感病,形成较大的轮纹斑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保护地栽培要采取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的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适当降低密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荚,清除病株残体,彻底销毁。拉秧后及时清洁田园,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传病。②药剂防治:田间应注意检查,发现零星病斑时及时喷药。每7~10天一次,连用1~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 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另外,保护地可喷撒6.5%甲霉灵或10%万霉灵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1千克,或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等烟剂熏蒸防治,用量为每亩标准大棚每次250克,傍晚闭棚点燃。

pic


                         图3 成株叶片感病,形成较大的轮纹斑

五、菜豆枯萎病 菜豆枯萎病只危害菜豆,是菜豆上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时病株率高达30%~50%,个别田块可达90%以上,甚至整畦枯萎死亡,对菜豆产量影响很大。 危害症状
菜豆枯萎病一般发病始于花期,染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扩展。发病后,植株嫩叶萎蔫变褐色,叶片叶脉变褐色,沿叶脉两侧出现不规则形褪绿斑,后渐变黄色至黄褐色,触动叶片易脱落,最后整个叶片焦枯脱落,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少,后病根变色,皮层腐烂引致根腐,易拔起,结荚明显减少,豆荚的背部腹缝合线也出现黄褐色。剖视茎、枝和叶柄,可见一侧或全部维管束变黄褐色或黑褐色。轻病株常在晴日或中午萎蔫,严重时植株死亡。一般在结荚盛期引起大量枯死。

pic

菜豆枯萎病病情较轻的植株常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孢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 Kendrick and Snyder侵染引起。以菌丝、原垣孢子、菌核在病残体、种子、土壤和带菌肥料中越冬,在无寄主的条件下可存活3年以上。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在寄主维管束内扩展蔓延,后致导管堵塞,影响水分输送,引起病株萎蔫,田间主要靠水流和农具进行短距离传播,带菌肥料也能传播。
该菌生长发育适温28℃,田间发病最适温度24~28℃,相对湿度80%。当平均气温达20℃时,田间开始出现病株,气温上升到24~28℃时,病害进入盛发。适温多雨天气发病重,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湿度大、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茬口轮作: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②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无病种子。种子播前采用种子干重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③播前土壤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绿亨1号等药剂浇灌土壤,待药液渗下后播种覆土。④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施用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及时中耕,清除残株败叶。⑤药剂防治: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对病株根茎部及其四周土壤灌浇药液防治,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4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用药间隔7~10天,连防2~3次。
六、菜豆细菌性疫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的常见病害,除危害菜豆外,还可侵染豇豆、扁豆、绿豆等其他豆科作物。

危害症状

菜豆细菌性疫病在菜豆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可危害叶、茎蔓、豆荚和种子,而以叶部为主。幼苗期,染病子叶产生红褐色溃疡斑,幼茎产生红褐色油浸状斑,绕茎一周后幼苗易折断而枯死。成株期,被害叶片、叶尖和叶缘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像开水烫状,后扩大呈不规则灰褐色的斑块,病斑周围具黄绿色晕圈,中部薄纸状,半透明,干燥时易脆破。严重时病斑相连布满整张叶片,似火烧状,使全叶卷曲枯死,但不易脱落。潮湿时,叶片腐烂变黑,病斑上分泌出淡黄色黏液状菌脓,嫩叶扭曲畸形。茎上病斑呈长条状红褐色溃疡,中央略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上病斑多不规则或略圆形,红褐色至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被侵染种子皱缩,产生黑色凹陷斑,脐部溢出淡黄色黏液状菌脓。

pic


             发病后期,叶片病斑 灰褐色、不规则形,中央薄纸状,外围具黄绿色晕圈

发生特点

此病由细菌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seoli(E. F. Smith)Dye侵染引起。病菌主要在种子内潜伏越冬,可存活2~3年,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土壤中越冬。播种带毒种子,幼苗即可染病,并产生菌脓借雨水反溅传播进行再侵染,也可通过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经潜育后发病并在植株内蔓延,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5~38℃,田间发病最适温度24~32℃ ,相对湿度85%以上。菜豆生育期均可感病,发病潜育期5~15天。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菜豆细菌性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11月。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最易发病。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露地春夏季,多雨、多雾、多露发病重,重茬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发病也重。

防治要点

①选用无病种子。②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再播种,或用种子重0.3%的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拌种。③农业防治:与葱蒜类蔬菜等非豆科作物轮作,间隔2年以上;保护地实行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增施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④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0%DT杀菌剂400倍液,或0.2克/千克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或0.2克/千克新植霉素5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天1次,连续喷药3~4次。
七、菜豆锈病 菜豆锈病是菜豆生长中后期的常见病害,在各蔬菜种植区发生普遍。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早落,豆荚染病,影响菜豆产量和品质。

危害症状

菜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和荚。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隆起形成近圆形黄褐色疱斑,后期病斑中央突起呈暗褐色,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周围具黄色晕圈,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发病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新老夏孢子堆形成的橢圆形或不规则形锈褐色的病斑,引起受害叶片枯黄脱落。发病后期,病斑上的夏孢子堆转变为黑色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褐色粉末状冬孢子。茎发病,初始产生褪绿色斑,扩大后形成褐色长条状疱斑,后期转为黑色或黑褐色的冬孢子堆。荚发病,产生暗褪绿色褐色突出表皮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发锈褐色粉末状物。

pic


                              叶片染病,初始产生黄白色小斑点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侵染引起。病原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菜豆叶片产出芽管由叶面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约经9~12天潜育后出现病斑,后在病部形成锈孢子,进一步形成夏孢子借气流进行再侵染,直到秋季产生冬孢子越冬。

pic


病斑逐渐扩大并隆起,形成呈黄褐色近圆形的病斑,具黄色晕圈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20~32℃,田间发病最适温度23~27℃ ,相对湿度95%以上。最易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期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潜育期9~12天。多雾和多雨的天气,结露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菜豆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间夏秋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重。

pic


                             后期疱斑中央的隆起呈暗褐色
防治要点
①合理轮作:与其他非豆科作物轮作2~3年。②加强管理: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整枝,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间集中销毁,减少田间菌源。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用40%福星乳油6 000~8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 000~1 5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

pic


                              菜豆锈病后期的叶背症状
好!不错的资料。 谢谢分享! 还有其他没O(∩_∩)O谢谢 好!不错的资料。 很好,谢谢 谢谢LZ  收藏了 学习 感谢分享, SuperBeetle的水印好突出哦,SuperBeetle也是我们的会员,是浙江省植保检疫局地专家,只是好久没见他来了。

     21世纪植保咨询论坛 多谢,好资料 很完整的资料 谢谢 LZ 不错 谢谢学习了 好资料 tqtqt 辛苦了 学习了 这是咋回事呢?

农技社区服务平台

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

请问这是什么病


请问这是什么病

请问这是什么病

请问这些都是什么病? 查看更多评论

登录后说两句



本文编号:549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549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