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教案模板 >

2014年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案

发布时间:2017-08-14 01:22

  本文关键词:分数乘法教案


  更多相关文章: 2014年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案


2014年新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案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并 能正确计算。  
2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14 课时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练一练,第32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 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
2、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组织探究
1、教学例1
出示例1,
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
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教师:求3个 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或3×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 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多媒体示)
二、探索
学生尝试计算 。
启发: 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
学生试做得出: 
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3)
教师板书: (米)
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提问: 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教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结计算方法。
引导: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证书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
3、做练习五第1题。
说明: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里的分数乘整数可以表示求2个 的和,计算时,分子式2个3得6,分母不变。
4、做练习五第3题。
订正时说出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突出: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乘法算。
5、做练习五第4题。
说明列式理由,检查计算过程,注意先约分再计算。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五第2、5题。
教后记:


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9~30页例2、练一练,第32~33页练习五第6~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具:长方形纸、彩笔、水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本文编号:670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ajx/670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