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12 00:1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为目标而设计的合格性评价体系。新的专业认证标准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介绍培养食品领域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食品专业学生创新教育现状,提出了3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①创建科研项目、创新训练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模式;②建立基于校企科研合作平台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③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农产品加工. 2020,(2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科研项目、创新训练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模式
基于校企科研合作平台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基于校企科研合作平台,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契机,促进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食品类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结合企业实践,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践问题能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任选课“市场营销学”“食品工厂设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食品工厂设计能力。校企合作项目、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面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研究平台的优势,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参与的校企科研项目充分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改革思路见图3。工程师必备素质包括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开发、沟通表达、报告撰写能力,以基于项目的全过程工程素质培养,通过导师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参与各种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专业成长和教师学术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
本文编号:3337184
【文章来源】:农产品加工. 2020,(2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科研项目、创新训练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模式
基于校企科研合作平台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基于校企科研合作平台,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契机,促进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食品类龙头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结合企业实践,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实践问题能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任选课“市场营销学”“食品工厂设计”,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食品工厂设计能力。校企合作项目、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面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研究平台的优势,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参与的校企科研项目充分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改革思路见图3。工程师必备素质包括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开发、沟通表达、报告撰写能力,以基于项目的全过程工程素质培养,通过导师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参与各种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专业成长和教师学术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
本文编号:3337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33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