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1 22:44
  以油茶籽油为基料油,通过添加单甘酯与蜂蜡制备复合油凝胶,探讨复合凝胶剂添加量、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加热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对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持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优化试验条件,并对复合油凝胶体系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复合凝胶剂添加量9.9%,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4∶6,加热温度71℃,加热时间47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复合油凝胶持油性为98.70%,体系中存在α、β、β’3种晶型,并且与单一凝胶剂油凝胶相比,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具有较好的持油性和适中的硬度。 

【文章来源】:中国油脂. 2020,45(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复合凝胶剂添加量对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持油性的影响

蜂蜡,单甘酯,籽油,油茶


称取10 g压榨油茶籽油,加入9%的单甘酯与蜂蜡混合物,其中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分别为8∶2、7∶3、6∶4、5∶5、4∶6、3∶7、2∶8,在80℃下搅拌50 min,然后在20℃下放置24 h形成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按1.2.2计算持油性。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的降低,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持油性逐渐增加,即大量蜂蜡的存在会提高油凝胶的稳定性,说明蜂蜡较单甘酯有着更突出的油脂固化能力。这与司昀灵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当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在4∶6~2∶8之间时,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持油性较高并且变化不大。综合考虑,选择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为4∶6。

籽油,油性,复合油,油茶


称取10 g压榨油茶籽油,按单甘酯与蜂蜡质量比4∶6加入9%的复合凝胶剂,分别在70、75、80、85、90℃下搅拌50 min,然后在20℃下放置24 h形成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按1.2.2计算持油性。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持油性先升高后下降。当加热温度从70℃升高到75℃时,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持油性明显上升;加热温度从75℃升高到80℃时,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持油性略微上升;加热温度从80℃升高到90℃时,油茶籽油基复合油凝胶的持油性明显下降。高温有助于单甘酯和蜂蜡在油相中的溶解,提高油凝胶的持油性,但加热温度高于80℃持油性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试验考察。考虑到加热温度过高会引起油脂氧化,因此选择加热温度为7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单甘酯与蜂蜡复配制备五步蛇蛇油基凝胶油的研究[J]. 司昀灵,胡招龙,邹立强,刘伟.  中国油脂. 2019(07)
[2]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现状概述[J]. 李志钢,马力,陈永忠,彭邵锋,李美群,张震,许彦明,唐炜.  绿色科技. 2018(06)
[3]响应面法优化超声乳化制备油茶籽油纳米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J]. 胡伟,李湘洲,穆园园.  中国油脂. 2017(09)
[4]油茶籽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现状[J]. 王雁灿,杨灿,唐小武,苏文璇,阳丹,梁伟炜,宾冬梅.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6)
[5]油茶籽综合开发应用研究进展[J]. 熊道陵,吕琪,张辉,汪杨.  粮食与油脂. 2017(03)
[6]单甘酯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物理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影响[J]. 刘国琴,南阳,刘新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

硕士论文
[1]高熔点甘油二酯和单甘酯在大豆油基有机凝胶油中的特性研究[D]. 王晓晨.暨南大学 2017
[2]谷维素与甾醇结合交联固化植物油的规律研究[D]. 殷俊俊.河南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02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402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