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手机科技期刊及其受众形态
本文关键词:浅论手机科技期刊及其受众形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手机报从2004年诞生至今发展迅速。在技术和政策推动下,手机媒体作为新兴媒体成为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亮点。结合对手机报——《新闻早晚报》的体验,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特征,并与手机报相比较,认为科技期刊在克服了某些问题后是可以融入手机媒体、推出手机科技期刊的。并对手机科技期刊的受众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手机媒体 受众
【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2009B124)
【分类号】:G237.6
【正文快照】: 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1],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几年,手机报遍地开花,全国模式的如《中国青年报》、新华通讯社旗下的几乎所有的报纸和杂志如《参考消息》等与好易时空联手推出的各自的手机报。地方模式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鹏;;从第一媒体到第五媒体——从中国妇女报手机报看移动技术与传统纸媒体的变革[J];中国传媒科技;2005年12期
2 陆云红;手机报的传播特点[J];当代传播;2005年02期
3 郝振省;;中国手机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燕道成;“新闻需要”“新闻需求”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年06期
7 李娟;;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应有的文学品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赵禄;贾克敏;;论电视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刘红军;;浅谈手机微博的亲和力传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张翅;先秦法家传播思想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兵;;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3 赵毅;;信息化与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行为[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4 殷晓蓉;;网络传播与中国传播学面临的三大难题[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5 殷晓蓉;;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及其后果[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7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明伟;;“传播技术决定论”辨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仇学英;;农民发展创新的传播原动力——贵阳市乌当区用科技文化传播引导农民政治参与实现农户和农村社区变迁的分析框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晓丽;普通高等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颖;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林俊聪;重大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润涛;;3G背景下地市手机报发展思考[J];新闻前哨;2011年04期
2 田风群;;浅议手机报品牌构建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09年03期
3 沈惠云;邵菊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科技期刊传播信息实践[J];中国出版;2010年21期
4 李玉晓;;畅想中国3G手机时代[J];新闻爱好者;2009年15期
5 蒋润涛;;3G背景下地市手机报发展的思考[J];城市党报研究;2011年01期
6 黄倩婕;;如何提升手机报的影响力[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12期
7 施玲;陈逢吉;吴语兮;;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初探[J];电视研究;2009年09期
8 肖诗荣;;手机媒体的前景[J];新闻前哨;2006年06期
9 于凤静;;组织传播中手机媒体功能探析[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5期
10 田风群;;手机报的品牌构建[J];中国传媒科技;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容;;科技期刊互联网发展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倪集裘;;科技期刊信息价值论[A];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1年会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燕;沈剑虹;余静;;科技期刊应加强精神层面的内涵[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韩静;游苏宁;;手机媒体与纸版科技期刊结合可行性初探[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胡天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科技期刊[A];中国科协期刊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丁平;朱慧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A];第4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姜春明;洪鸥;陈海清;;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现状及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瑜;刁淑娟;肖继春;;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初探——以《国土资源遥感》为例[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磊;;网络化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出版特点及编辑的责任意识[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明丰;徐川平;;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的展望[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滢;手机媒体:内容渠道共赢 四大趋势主导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7年
2 王文;手机媒体:是印刷媒体的新对手还是新朋友?[N];中国包装报;2009年
3 匡文波;手机正在改变传播格局[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康建中;科技期刊如何走出怪圈(下)[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垠;“创新成果是科技期刊跳动的灵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任丽梅;科技期刊人才培养须打破“师傅带徒弟”[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袁志勇;市场化来了,科技期刊何去何从[N];科技日报;2009年
8 柯公;科技期刊影响日益增强[N];中国航天报;2008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国内科技期刊有望突围吗[N];文汇报;2009年
10 任荃 新华;国内科技期刊亟待突围[N];大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志军;面向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
4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栾慧;中国现代新诗接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林毅;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妮娅;大众传播语境下手机媒体受众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悦;论手机媒体对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梅倩;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的受众审美心理探析[D];江南大学;2011年
4 郑慧君;危机事件中手机媒体传播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韩超;3G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6 王胜永;融合背景下我国手机媒体监管体制困境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马烨;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8 唐建兵;手机媒体的舆论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阳;基于手机媒体的政府—公众关系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航;传播范畴内的手机媒体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浅论手机科技期刊及其受众形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