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不同处理对采后油茶果油体形态及含油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22 15:24
  采用尼罗红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相结合,探讨有光处理、无光处理、室内阴干和自然晒干4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采后油茶果油体及含油率的影响,并对制片过程中油茶果的切片厚度及染色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切片厚度为60μm,染色12 h后,油体的观察效果较佳,油体均呈规则的圆形球状,直径分别为(23.97±8.94)、(10.57±8.01)、(10.93±6.51)、(16.16±1.34)μm;4种处理方式的油茶果仁含油率分别为53.08%、51.24%、48.95%、47.34%,与含油体率呈线性正相关,拟合度较高。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2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样品处理
        1.3.2 含油率的测定
        1.3.3 油体的观察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片厚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2.2 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油体形态的影响
    2.4 含油体率与含油率的相关性
3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生种子在不同发育时期油体的显微结构分析[J]. 王允,刘婷,和小燕,张幸果,马兴立,殷冬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6)
[2]甘蓝型油菜种子中油体的超微结构及蛋白质组分析[J]. 何宇清,操春燕,沈文忠,黄冬,马胜,吴燕.  植物科学学报. 2017(04)
[3]高低含油量的油茶品种油体的显微观察[J]. 潘晓爱,李琳琳,黄莜云,郭秋城,阮成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06)
[4]5种植物油体性质的比较[J]. 齐玉红,强卫东,王清曼,邹德毅,卢震,郭咏昕,官丽莉,杜林娜,杨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5]油茶油体观察及其与含油量的相关性[J]. 罗丽萍,肖萍,杜尚广,江香梅,付宇新,郭夏丽.  中国粮油学报. 2014(11)
[6]油茶果实和叶片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J]. 姜志娜,谭晓风,袁军,叶思成,李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5)
[7]油茶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含量变化的研究[J]. 陈永忠,肖志红,彭邵锋,杨小胡,李党训,王湘南,段玮.  林业科学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639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39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