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用于医学营养减重的低GI代餐粉的开发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2-10-21 13:03
本文旨在开发出一款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代餐粉。首先经喷雾干燥制得脂肪微胶囊;然后通过三大供能营养素供能比的设计及营养素的搭配,得到代餐粉的配方;继而采用高速制粒工艺来改善代餐粉的流动性和溶解性;最后对代餐粉进行人体GI测试,评价代餐粉对餐后2 h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肪微胶囊颗粒表面完整致密,且添加复合抗氧化剂茶多酚棕榈酸酯(TP)与0.15%的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的脂肪微胶囊可进一步减缓贮藏过程中油脂过氧化值的上升,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代餐粉经过高速制粒,明显提高了粉体的流动性,流动性指数从59.0上升到77.5;制粒后的粉体粒径主要分布在600μm左右,且制粒后的代餐粉背散射光强度明显高于制粒前的粉体,溶解性得到明显改善。最后,通过人体GI值测试得出本文开发的代餐粉GI值为52.2±5.1,属于低GI食品。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复配油脂的组成
1.2.2 脂肪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2.3 脂肪微胶囊表面结构的观察
1.2.4 脂肪微胶囊氧化稳定性测定
1.2.5 代餐粉的制备
1.2.6 代餐粉粒径的测定
1.2.7 代餐粉粉体特性测定
1.2.8 代餐粉的溶解性测定
1.2.9 代餐粉GI值人体测试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脂肪微胶囊的特性
2.1.1 脂肪微胶囊的微观结构
2.1.2 脂肪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2.2 代餐粉的特性
2.2.1 高速制粒前后的粒径分布
2.2.2 代餐粉制粒前后的粉体特性
2.2.3 代餐粉制粒前后的溶解性
2.2.4 代餐粉餐后2
2.2.5 代餐粉的GI测定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仲雄花代餐粉冲调特性改良[J]. 吴淼,康建平,刘建,张星灿,钟雪婷,杨健,白菊红,华苗苗,罗霜霜.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01)
[2]基于马铃薯全粉的代餐粉冲溶特性和蛋白质营养评价[J]. 焦扬,李兴艳,李彩霞,王治江,杨璞,刘玉环.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9)
[3]杂粮特膳米血糖生成指数及血糖负荷的研究[J]. 柳嘉,杜玉兰,刘国玉,周文萱,欧阳道福,喻勤,严建刚,孙忠伟,刘士伟,刘亚旭,林静,段盛林.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3)
[4]紫薯代餐粉的研制及其冲调性研究[J]. 王乜田,黄琬茹,雷君,张雅戈. 现代食品. 2017(22)
[5]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6(10)
[6]紫苏籽油乳状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评价[J]. 韩丽丽,侯占群,文剑,吴逸民,钱英燕,龚树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4)
[7]壁材种类及浓度对高载量紫苏籽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J]. 韩丽丽,侯占群,文剑,吴逸民,钱英燕,龚树立.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8)
[8]科学营养与运动健身对超重与肥胖的干预[J]. 张德春,施建明,熊英,张天翔.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02)
[9]激光颗粒度分析仪的应用[J]. 赵竹娟.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2(05)
[10]肥胖的危害[J]. 张质夫,王振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0)
硕士论文
[1]银杏叶片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设计及控制[D]. 崔向龙.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甜橙油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 熊月琴.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569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复配油脂的组成
1.2.2 脂肪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2.3 脂肪微胶囊表面结构的观察
1.2.4 脂肪微胶囊氧化稳定性测定
1.2.5 代餐粉的制备
1.2.6 代餐粉粒径的测定
1.2.7 代餐粉粉体特性测定
1.2.8 代餐粉的溶解性测定
1.2.9 代餐粉GI值人体测试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脂肪微胶囊的特性
2.1.1 脂肪微胶囊的微观结构
2.1.2 脂肪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2.2 代餐粉的特性
2.2.1 高速制粒前后的粒径分布
2.2.2 代餐粉制粒前后的粉体特性
2.2.3 代餐粉制粒前后的溶解性
2.2.4 代餐粉餐后2
2.2.5 代餐粉的GI测定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仲雄花代餐粉冲调特性改良[J]. 吴淼,康建平,刘建,张星灿,钟雪婷,杨健,白菊红,华苗苗,罗霜霜.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01)
[2]基于马铃薯全粉的代餐粉冲溶特性和蛋白质营养评价[J]. 焦扬,李兴艳,李彩霞,王治江,杨璞,刘玉环.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9)
[3]杂粮特膳米血糖生成指数及血糖负荷的研究[J]. 柳嘉,杜玉兰,刘国玉,周文萱,欧阳道福,喻勤,严建刚,孙忠伟,刘士伟,刘亚旭,林静,段盛林.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3)
[4]紫薯代餐粉的研制及其冲调性研究[J]. 王乜田,黄琬茹,雷君,张雅戈. 现代食品. 2017(22)
[5]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6(10)
[6]紫苏籽油乳状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评价[J]. 韩丽丽,侯占群,文剑,吴逸民,钱英燕,龚树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4)
[7]壁材种类及浓度对高载量紫苏籽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J]. 韩丽丽,侯占群,文剑,吴逸民,钱英燕,龚树立.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8)
[8]科学营养与运动健身对超重与肥胖的干预[J]. 张德春,施建明,熊英,张天翔.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02)
[9]激光颗粒度分析仪的应用[J]. 赵竹娟.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2(05)
[10]肥胖的危害[J]. 张质夫,王振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0)
硕士论文
[1]银杏叶片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设计及控制[D]. 崔向龙.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甜橙油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 熊月琴.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95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9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