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形成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形成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公式入手,研究了影响因子的形成机理,从客观上和主观上系统分析了各种对影响因子产生影响的因素,指出了影响因子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就如何利用影响因子公正有效地对科技期刊、科技论文和科研人员进行评价进行了相关阐述。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被引频次 期刊评价
【基金】:华东交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09111154)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科技期刊因刊龄、出版周期、篇幅及发文量等因素引起的被引用频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胜利,李家林,金碧辉,张玉华;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和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01年05期
2 张莉;文献检索方式的发展与提高期刊影响力[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3 尚宇红,杜秋英;浅析影响因子的局限性[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陈淑娴;;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欣;刘亚萍;李娟;王吉晶;史谦;;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敬民;信息检索要重视期刊论文评价[J];图书与情报;2003年04期
2 周启;;6种职业教育专业性期刊学术影响力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0期
3 罗杰;影响因子核心期刊与论文学术质量[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周薇,明全忠;云南省1995~1999年发表医药卫生学术论文统计分析[J];医学情报工作;2001年06期
5 刘岩;温华影;步肇宏;刘苏华;何有琴;罗旺;;山东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995-2004年发表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年03期
6 李建华;李晓毅;;高校教师科研业绩的定量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6年02期
7 康猛;应强化参考文献在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的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罗杰;;影响因子核心期刊与论文学术质量[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周金龙,王传清;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评价体系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11期
10 颜昌学;;科技论文评价不宜“以刊论文”[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冠初;;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价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通宝;;核心期刊测评体系与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华;韩旭;陈洁;姚蔚;;关于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的思考[A];中国科协期刊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桂莲;杨智全;华千勇;许育彬;;对学术期刊评比中学术和效益等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颜昌学;;科技论文评价不宜“以刊论文”[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7 陈光宇;顾凤南;周春莲;吴畏;;高校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宇;SCI源期刊[D];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
2 熊璐;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永欣;公共卫生系列专业期刊的量化评价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倪素云;网络计量学在生物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胡小君;用引文分析法评估遴选医学重点学科的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孝宁;卫生科技人员科研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张治凯;道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决策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媛;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姜瑾秋;医药卫生类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现状分析及其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永平,陈继华;我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途径[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3 李莉;完善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4 金碧辉,汪寿阳,汪冰,RonaldRousseau,吴振新,刘筱敏,朱献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5 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金碧辉;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J];科学通报;2000年02期
6 韩伟;李钢;;主成分分析在地区科技竞争力评测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5期
7 尚宇红,杜秋英;浅析影响因子的局限性[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李洪建;期刊评价中影响因子的引入[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言;本刊2001年的影响因子及在科技期刊中的位置[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3年03期
2 ;《湖泊科学》最新影响因子列全国科技期刊第60位[J];湖泊科学;2006年01期
3 范文田;;本刊2004年(网络版)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位居全国同类55种科技期刊前列[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1期
4 李建辉;王志魁;孙梦婕;苏洪余;;再识国内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年01期
5 杜志波;汤先忻;;标准化影响因子在不同学科期刊比较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7年02期
6 董媛媛;;浅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3期
7 刘笑达;牛艳萍;王雅利;刘改换;;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客观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年08期
8 李菡;刘振民;刘改换;;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与科研绩效评价[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周全;;论科技期刊刊发综述性文章与影响因子的关系[J];现代交际;2009年11期
10 黎炜英;;正确使用影响因子 综合评价医学科技期刊[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琼;;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3 刘刚;;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建辉;王志魁;徐宏;肖志军;孙梦婕;苏洪余;;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欣;刘亚萍;李娟;王吉晶;史谦;;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7 张瑛;朱玉芹;韩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何学锋;彭超群;张曾荣;;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优化修正和使用方式[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10 柳晓丽;;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途径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袁志勇;论文质量评价要看具体引用次数[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学华;南非将推出免费科技期刊网络图书馆[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潇潇;从自引率到影响因子再到核心期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记者 周泽山;《天然气工业》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耶磊;《商洛学院学报》两项重要指标排名第一[N];商洛日报;2009年
6 齐芳;游苏宁强调 论文被引频次与学术质量无直接联系[N];光明日报;2007年
7 董子凡;“影响因子论英雄”也是进步[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蕾;中科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发布[N];光明日报;2010年
9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编辑部;社科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提高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南京大学 韩新民;构建科学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金娉;开放存取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余莉;SSCI收录我国社会科学文献的基本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睿;预防兽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孙媛媛;科技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D];天津大学;2012年
3 周宇;SCI源期刊[D];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
4 彭家常;科学学及其三种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易俊刚;科技期刊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6 侯坤;科技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吴家桂;SCI功能评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夏爱红;SCI收录的昆虫学科期刊评价指标分析及我国论文的分布情况[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邹晓宇;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及影响因子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杨杲;基于复杂网络科技期刊引用分析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形成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8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