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和发展促成网络(数字)出版,使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选题策划数字化、编辑加工数字化、装帧设计数字化、印刷流程数字化、发行管理数字化、出版管理数字化等,使编辑出版工作的手段和方式都起了变化,大有取代传统出版的趋势。然而,多数研究表明,网络(数字)出版不会取代传统出版,而成为传统出版的延伸和补充,两者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编辑出版工作的变革带来编辑概念、理念的变化。这就要重新审视和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即学科体系、理论框架、学科属性及定位、编辑学方法研究等。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必须关注、研究网络(数字)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分析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规律,吸取网络编辑学的有关内容来充实和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网络编辑学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关系也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
【作者单位】: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上海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课题组;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课题组;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进展》编辑部;上海《同济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网络 数字化技术 科技期刊编辑学 网络编辑学
【基金】:上海市科协资助课题,资助号:沪科协[2007]194号-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支持课题
【分类号】:G232
【正文快照】: 在对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的研究中,文献[l]提出应研究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文献〔2,3〕指出,由于社会进人了网络时代,网络(数字)出版引发编辑内涵和编辑工作过程的变革,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编辑概念、编辑形式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编辑(编者)的角色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戢斗勇;网络编辑学的建立及学科构想[J];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10期
2 曾建勋;赵捷;王星;屈海燕;;中国期刊网络出版联盟的构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1期
3 金碧辉;Rousseau Ronald;;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科学观察;2007年03期
4 万锦X;花平寰;赵呈刚;;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J];科学观察;2007年03期
5 余庆;;从传播学视角审视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结合[J];科技与出版;2006年06期
6 周游;;我国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年02期
7 万锦X;花平寰;宋媛媛;杜剑;孙秀坤;;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J];评价与管理;2006年03期
8 郑惠伶;;运用h-指数评价期刊影响力——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例[J];情报科学;2008年03期
9 刘银华;;h指数评价期刊的有效性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10 姜春林;刘则渊;梁永霞;;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镅;张志转;;关于h指数及其扩展指标的讨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2 王会;沈书生;;信息化视野下的“传媒协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李杨;朱安;魏凤娟;张志转;朱永和;;国内外h指数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4 范兴坤;;随社会而变:图书馆转型的历史内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1期
5 吴楣;;我国出版产业链建设的环境分析[J];编辑之友;2007年06期
6 丁楠;潘有能;;h指数和g指数评价实证研究——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7 次仁拉珍;叶鹰;;专利权人h指数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年06期
8 廖小波;;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勃兴的条件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吴平;向敏;;近五年来的编辑学研究述评[J];出版科学;2006年06期
10 孙宇;;获奖图书的学术评价研究[J];出版科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江涛;张建军;;浅论网络环境下的军校学报编辑模式[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霞;金顺爱;赵阳;;传统期刊评价指标与h指数[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3 孙宇;;出版社学术及市场两因素聚类分析研究[A];2010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An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Based upon Multi-layer Efficiency DEA[A];Proceedings of 2010 Second International Asia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and Affective Computing and 2010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Management (ASIA-ICIM 2010)[C];2010年
5 骆筱秋;王晴;;科技期刊网络化生存模式的探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4 雷光华;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郝风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秀萍;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森;1999-2008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载文数量及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比较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俊;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李高嵩;JCR收录中国期刊的国际化计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曹敏;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评价与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梁胜初;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朱鸿军;试论入世形势下的中国出版业改革[D];苏州大学;2003年
10 苏蕾;商业化: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爱芳,王宝英,赵建梅;我国网络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2 曾建勋;张满年;屈海燕;;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方略[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3 杨晓鸣;编辑活动规律论[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4 许四平,邹庆红;中国科技期刊网络版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编辑之友;2004年06期
5 戢斗勇;论编辑空间[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07期
6 刁生富;试论网络空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章海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分析报告[J];国际贸易;2006年07期
8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冼国明,杨锐;技术累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J];经济研究;1998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家畜生态学报》获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比“特色科技期刊”[J];家畜生态学报;2010年01期
2 ;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J];西部皮革;1986年02期
3 ;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1990年上半年工作的回顾及展望[J];编辑学报;1990年04期
4 ;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学术年会[J];编辑学报;1993年01期
5 ;热烈庆祝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建会10周年——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致各界的公开信[J];南化科技;1994年02期
6 ;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会在我院召开[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家畜生态学报》获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比“特色科技期刊”[J];家畜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8 俞志华;;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科技期刊要主动设计积极对接服务经济[J];今日科技;2010年11期
9 ;重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一九八六年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纪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10 ;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表彰先进顾福民、谭志宣榜上题名[J];杭氧科技;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先蓉;;用激励机制点燃学术交流活动的热情——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之举措[A];湖北省学会创新发展理论探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戴翔;;以创新变革为导向在数字化环境下构建航空制造企业新型制造信息流程[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翟君毅;段利伟;岳俊峰;朱珂;陈宗彦;;数字化技术及其对状态检修的影响[A];2011年亚太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11年
4 罗为;杨良山;;全信息标准数字化智能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5 王锋;张晓峻;孙晶华;;数字化技术在光偏振实验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刘晓明;傅作民;王贵芳;;“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数字化设计[A];2011年CAD/CAM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林仲湘;;索引与辞书的关系(提纲)[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建华;昌飞公司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力[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安逸;数字化融合展示全新社会生活[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记者 方晓;“中国千家农村医院数字化扶持工程”项目落户高安[N];宜春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陈耀群;江苏省船舶数字化技术中心通过验收[N];中国船舶报;2010年
5 沈佳;村镇数字化技术在我省初结果实[N];山西日报;2008年
6 徐悦文;苏州市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企业协会成立[N];苏州日报;2009年
7 常晓超;书生扛鼎“数字化”直逼微软[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程鸿;催生数字化安防时代[N];计算机世界;2008年
9 贺圣遂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后印刷时代:为出版插上飞翔的翅膀[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闫恒 井润强;打造数字化防空劲旅[N];战士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锐利;大庆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朱贵冬;中医“望目辨证”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3 秦襄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UHMWPE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4 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孙长贵;数字化技术在毫米波高分辨雷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6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刘天军;数字化细胞微注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彭安金;PRQMF滤波器组理论及其在数字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张桂芳;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红;飞机制造中工装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丁涵东;20世纪末数字化境遇下的汉字字体设计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3 张厚君;人参、西洋参网络数据库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博;基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分析的我国古籍数字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耿健;论数字化语境下插画设计的处境[D];西北大学;2009年
6 刘望军;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接入网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陈希才;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数字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英博;数码视觉艺术的现状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高建全;工业与民用建筑智能预应力张拉装置的研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10 穆莉莉;数字化细胞微注射中的改性和检测技术[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42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