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伦理学研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关键词:科技期刊伦理学研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软实力 科学文化传播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伦理学 科技伦理学 学术不端
【摘要】: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科技期刊有着重要作用。对科学文化而言,科技期刊是最适宜的传播工具和手段。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文化中不仅涉及如何快速传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传播什么样的文化问题,即如何使传播的内容是科学的,原创的,真实的。这就涉及到有必要研究科技期刊伦理问题。科技期刊伦理涉及论文发表全过程中反映出的伦理问题,及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反映出的伦理问题两个方面。本研究将探讨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文化中的作用及在传播中各种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和应对措施;重点阐述作为科技伦理学分支学科的科技期刊伦理学在传播科学文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防治学术不端提供理论支撑、探讨防治学术不端的方法、研究期刊和论文评价中的伦理问题三方面。特别是后者,尚未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研究表明,符合科技期刊伦理学的传播才能对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伦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声学技术》编辑部;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科学文化传播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伦理学 科技伦理学 学术不端
【基金】:上海市科协资助课题:上海市科协学科发展资助项目(201100248017-50006)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如何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2]。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王洪武;;编辑的主体意识与遏制学术不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今传媒》正式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J];今传媒;2011年01期
3 徐晴;;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的制度探究[J];出版科学;2011年03期
4 高伟云;;防范学术不端与高校学报编辑的责任[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丁媛媛;;国内学术期刊刊登撤稿声明的分析[J];编辑学报;2011年04期
6 潘淑君;李无双;叶飞;;学术期刊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为例[J];天津科技;2007年06期
7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研制成功[J];造纸信息;2009年02期
8 李明;党红梅;董杰;;学术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J];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9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设立“学术不端文献检索中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宏;程建霞;王小唯;张红;;学术不端现象分析及期刊编辑应对策略[J];编辑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俊龙;谢燕;;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与科技伦理学研究——从上海地区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调查”引出的思考[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严美娟;;科技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防范[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梁凤英;;试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侯丽珊;;编辑部如何在遏制学术不端中发挥作用[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5 赵瑞芹;;倡导科研诚信,整治学术不端行为若干举措[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文红;;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兼论大学学报的教育功能[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秦江敏;王荣;林平;姚磊;;学术不端行为与军校学报的能动把关作用[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栾嘉;邓强庭;冷怀明;;科技期刊在维护科研诚信事业中大有作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与思考[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林义华;;学术不端论文的编校处理策略[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莹;蔡晶晶;温小杰;孙丽萍;;学术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问题初探[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豹;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中国期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记者 任荃;全球论文撤销率猛增10倍[N];文汇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学术期刊自律:构筑学术反腐“防火墙”[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潇潇;引文要以必要性为限[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我们遭遇科学家不端行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见习记者 李淼;科技期刊界启用AMLC护航学术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向志柱;编辑地位与双向匿名审稿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李太淼 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副主编;繁荣学术期刊要倡导科学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杨海文《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是个“动名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 朱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慧;法律责任意识培养对防治学术不端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朝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中国出版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希楠;CED期刊出版进度控制与改进[D];吉林大学;2012年
4 林丽萍;中国大陆学术期刊“麦当劳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4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57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