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期刊不积极采用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4个原因及5项应对措施
本文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不积极采用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4个原因及5项应对措施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科技期刊 优先数字出版模式 数字出版平台 原因和对策
【摘要】:当前高校科技期刊对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远远达不到普及的程度,主要原因在于:宣传不到位,作者、读者、编辑均对优先数字出版模式认识不足;当前的学术评价机制、期刊评价机制和陈旧的出版理念影响了采用新出版模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编辑部办刊条件的限制和办刊理念的束缚阻碍了追赶新的出版技术手段的步伐。针对于此,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该积极采取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探索适合自身的优先数字出版模式。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
【关键词】: 高校科技期刊 优先数字出版模式 数字出版平台 原因和对策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优先数字出版是以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定稿论文的内容,其形式包括互联网出版、收集出版、光盘出版等[1]。这种出版的优点是出版速度快,出版方式灵活,发行范围广,可以使科研人员以最快速度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抢占科研发现制高点和竞争主动权[2];同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讯[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2 ;学术活动信息[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王佳红;;本刊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等奖项[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编辑部;;本刊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等奖项[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本刊编辑部;;本刊编辑部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本刊编辑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荣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8 ;本刊荣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比(学术类)特色科技期刊”称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我校学报新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J];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俏亮;;关于新时期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邵艳艳;;高校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宪民;王又冬;武玉欣;吴卫红;;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难点与机遇[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鲁雪峰;褚金红;;从编辑身份的演变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晴;骆筱秋;;高校科技期刊在高校办学中的作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办刊实践[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水龙;刘臣;;情景分析:报刊业改革中高校科技期刊的出路[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骆筱秋;王晴;;突出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薇;钱觉寿;;高校科技期刊对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林海文;刘明军;;浅谈高校科技期刊如何走向市场[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10 邓美艳;;略论高校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袁舒婕;《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科研的编年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淑珍;基于感知质量的高校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胡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4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69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