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调控方法
本文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调控方法
【摘要】: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计算探讨缩短出版时滞的最佳方案。建议:高校科技期刊灵活调控存稿量,当存稿量较大时,要快速调整到理想的存稿量和出版时滞,可在增加发稿量的同时减少录用量;当实现预期目标以后,确定一个临界录用率,维持相对稳定的出版时滞。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高校科技期刊 出版时滞 调控方法
【基金】: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GBJXB0916)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论文出版时滞是指科技期刊论文的出版日期与收稿日期的时间差[1]。出版时滞的长短,直接影响论文的信息价值,也决定作者科学发现与科技成果优先权确认的日期,通常出版时滞短的期刊会吸引更多高质量的投稿;所以,出版时滞不仅是科技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测度,也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莉,张凤莲;缩短发表时滞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J];编辑学报;2003年05期
2 周全,刘淑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系统中的平衡关系[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3 王爽娟;;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限速步骤及调控策略[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4 刘晓燕;张成娥;徐晓芹;金继运;;国内外土壤植物营养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10年05期
5 卢怡,张美琼;上海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出版时滞评析[J];出版与印刷;2002年01期
6 陈禾,王强;缩短学报发表周期的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转;施倩倩;朱永和;;我国18个省级农业科学期刊的发文时滞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2 李鉎;颜帅;;编辑在把握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创建良好学风中的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宗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11年论文发表时滞统计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吴正明;论核心期刊的负面影响[J];编辑学报;2005年03期
5 张淑敏,辛明红,刘永新;如何缩短审稿时滞[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6 史红,包务业,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7 王爽娟;;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限速步骤及调控策略[J];编辑学报;2006年03期
8 翁志辉;;学术期刊扩版现象评析[J];编辑学报;2007年02期
9 李莘;于光;;工程技术学科期刊出版时滞研究[J];编辑学报;2007年04期
10 姚萍;何绍仁;;科技学术期刊应加强作者自校环节[J];编辑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红;包务业;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2 陈传夫;吴钢;唐琼;;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优先权的挑战与对策[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姜春明;洪鸥;陈海清;;科技期刊在线优先出版现状及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萍;甄志勇;徐状;;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与建设[A];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秋娟;杨伯源;郭立锦;闫杏丽;张淑艳;;时效性是影响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6 吕杰;张秋娟;;信息网络化对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7 倪明;秦娟;;核心期刊的渊源及利弊分析[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勤;;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淑日;;栽下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也谈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翁蔚;谷记平;;提高科技期刊专家审稿速度的有效途径[A];第十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新世纪初十年科技期刊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洪琪;我国预防医学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特征[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亮;学科期刊群出版延时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健;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褚金红;流程再造在某期刊社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闫斐;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邹晓宇;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及影响因子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英,谨玉梅;发挥编委会作用 办“品牌”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01年S1期
2 刘晖,钱寿初;快速审稿和发表[J];编辑学报;2002年01期
3 欧阳晓黎,陈静,赵蔚婷,牛燕平;遴选审稿人——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重要职责[J];编辑学报;2002年05期
4 程春开,李昕,孙立杰,吴进,罗杰;写好稿件退修意见的“一二三四五”[J];编辑学报;2002年06期
5 张莉,张凤莲;缩短发表时滞 提高论文的时效性[J];编辑学报;2003年05期
6 陈广仁,钱文霖,许淳熙;科技编辑平衡范畴方法[J];编辑学报;2004年01期
7 吴坚;国外科技期刊审稿的一些特点[J];编辑学报;2004年02期
8 王丹,王军文;如何管理编辑部的电子函件[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9 陶范;;科技期刊快速通道审稿制探析[J];编辑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莘;于光;;论定稿时滞与发表时滞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祥秀;我国农业技术类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讯[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2 ;学术活动信息[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王佳红;;本刊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等奖项[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编辑部;;本刊荣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等奖项[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本刊编辑部;;本刊编辑部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本刊编辑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荣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8 ;本刊荣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比(学术类)特色科技期刊”称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我校学报新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J];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俏亮;;关于新时期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邵艳艳;;高校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宪民;王又冬;武玉欣;吴卫红;;高校科技期刊改革的难点与机遇[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鲁雪峰;褚金红;;从编辑身份的演变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晴;骆筱秋;;高校科技期刊在高校办学中的作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办刊实践[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水龙;刘臣;;情景分析:报刊业改革中高校科技期刊的出路[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骆筱秋;王晴;;突出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范永德;;医学科技期刊出版时滞较长的原因及缩短措施[A];第六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出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9 张绮;;如何缩短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10 王薇;钱觉寿;;高校科技期刊对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银太 鞠金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获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N];中国测绘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但有为邋谢晓冬;中行报告:应尽快出台政策抑制通胀预期[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严萍 本报记者 王春;学术论文传递信息如何不“时滞”?[N];科技日报;2010年
4 袁宇杰;旅游环境承载力调控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5年
5 海通证券研究所 于建国;短期流动性调控成为货币政策新亮点[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梁小民;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叶檀;“三限制”政策中的计划思维[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王亮;淤泥[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9 ;央行紧缩力度或持续加大[N];证券时报;2008年
10 李纪颍;“长三角”直面“地荒”危机[N];证券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喻伟;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Joshua Otieno Ogweno;[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大雷;乳液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透明ABS树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朱红艳;金融控股公司财务调控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张江辉;干旱区土壤水盐分布特征与调控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兴宏;高性能含氮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固化反应及结构性能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黄盛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统一[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珍;基于感知质量的高校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姜帆;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开放存取(OA)模式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韩伟国;电力负荷特性及其优化调控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4 税清双;山岳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陈龙山;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及调控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德生;忻州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7 胡传坤;木材热泵除湿干燥实验台设计及湿空气旁通率调控[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刘晓菲;歌唱紧张的心理调控及歌唱心理训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姬鹏升;可重构机械系统变形原理与调控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良亮;给水处理系统中卡马西平和双酚A去除规律及调控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6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74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