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文艺期刊 >

透视新世纪《香港文学》——改版后《香港文学》期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5:09

  本文关键词:透视新世纪《香港文学》——改版后《香港文学》期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香港文学 新世纪 期刊 研究


【摘要】:区别于其他海外华文文学和内地文学的特质。《香港文学》期刊创刊21年,已成为香港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者不可不看的一本重要的文学杂志。本文利用期刊研究的方法(如专辑分类分析、抽样分析、内容分析等)就2000年9月改版5年来出版的《香港文学》期刊进行研究,发现改版后的《香港文学》栏目设置更加合理,编辑理念上更加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文字编排和版式设计更具现代感,适应了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需要,体现了《香港文学》的"世界性"特征。从内容分析中透视出新世纪香港文学"本土性、现代性、都市性"色彩浓重,文学作品形式上追求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已逐渐受到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视。在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方面,《香港文学》期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福建师大传播学院;
【关键词】香港文学 新世纪 期刊 研究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一、《香港文学》发展概况《香港文学》杂志于1985年1月创刊,刘以色先生主编,封面的《香港文学》为台静农先生题字,2000年9月改版,由陶然接任主编.《香港文学》立足香港,面向海内外,创刊至今已逾二十一年,为香港标志性文学刊物。作为《香港文学》的擎旗人,刘以毯先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刘文灵;;两种发展了的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再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程曼丽;;国际传播学学科体系建立的理论前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岳金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干扰信息与冗余信息[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郭洪新;数字化时代呼唤传媒的信息增值[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胡启林;基于WEB的排球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张维平;论现代危机管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杜敏;论受众对编辑传播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10 钱畅;高校学报改革的认识误区[J];编辑学刊;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米光明;;健康传播:基本理论与实践[A];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江昀;;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传播模式分析[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3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叶乐阳;大众传媒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廖圣清;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刘卫军;我国职业体育与大众传媒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庹继光;中国当代传播研究中的理论体系建构[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斌;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种莉莉;我国大众传媒对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靳青;网络时代中的新闻传播变革[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敬华;论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D];河南大学;2002年

6 孙昂;关联理论与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宏波;论图书出版资本经营[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瑶;文化娱乐新闻的自律和他律[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庆传;论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兴起的意义及其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新世纪的祝福[J];干部人事月刊;2000年04期

2 罗小凤;;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研讨会述要[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1年01期

3 黄一;;“异”审美视野中的香港文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春荣;;新世纪十年萧红研究状况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颜水生;;新世纪十年散文潮流管窥[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7期

6 冷盈袖;;冷盈袖的诗[J];诗林;2011年05期

7 刘跃进;;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新世纪十年”论坛致辞[J];文学遗产;2011年05期

8 邵波;;沉潜中的灵魂——“中间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价值估衡[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9 彭青;;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暴力叙事[J];当代文坛;2011年05期

10 陈卫;;光与影的辉映——论新世纪大陆女性诗歌[J];名作欣赏;2011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勇;;新世纪,,新诗歌——世纪初中国新诗走向研讨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2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陆萍萍;;现代性的断裂与整合——新世纪长篇小说点评[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匡汉;;香港十年之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计红芳;;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6 曹惠民;;走向前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7 蔡清富;;新世纪的雄伟华章[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8 霍俊明;;“惊涛骇浪”与“静水流深”的互现——阿毛新世纪以来的诗作解读[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树勤;;生态文明的呼唤——新世纪中国生态小说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范藻;;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学诉求——新世纪四川文学的“版图构成”及其意义[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丽虹;董启章:香港文学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钟华生;“文艺廊”透出香港文学自信[N];深圳商报;2010年

3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培;香港和广州应形成“双城文学”[N];南方日报;2010年

4 石剑峰;也斯谈香港文学往事[N];东方早报;2010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霁;小说家应当有现世关怀[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的“无奈”与精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第四届香港文学节揭幕[N];文学报;2002年

8 黄万华;窗开四面 风迎八方[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计红芳;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N];文艺报;2007年

10 主持:王一桃 忠扬;麻雀怎能攀上梧桐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杨;文化想像与身份探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文淑;新世纪中国乡村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晏杰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敏;《收获》的90年代[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李新;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清秀;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D];兰州大学;2012年

8 胡柏一;中国报告文学的历史进程与文体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9 方奕;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劲辉;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原;透视新世纪《香港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尹逊芝;底层写作·女性写作·别有意味的形式[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海波;新世纪都市文学中“生存空间”的想象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林;先锋小说在新世纪[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额尔敦格日乐;对生态的关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思源;边缘的意义——从黄碧云小说的特色看香港文学的一种可能[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贾滨;论新世纪打工小说的苦难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段劲松;论“70后”作家在新世纪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元伟;新世纪军旅长篇小说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茂旺;通俗中的不俗[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7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jyglkx/687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