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王树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5-05 14:16

  本文关键词:王树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即使是一百次跌倒,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牎”王树明,这位曾与死神擦肩而过、身残志坚的汉子,在轮椅上度过的8000多个日日夜夜里,用惊人的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铸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这里讲述的是王树明的故事。一个个小故事就像一朵朵浪花,激起阵阵涟漪,映衬出一个身残志坚者的无私境界,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时代精神。

 1  往日的记忆

王树明是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1970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吉林省长春邮电学校。他刻苦学习,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还当了学生会的宣传委员。

1973年毕业后,王树明被分配到长春市电信局市话三分局实习。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赢得了领导和师傅们的好评,被留在电力班当了一名见习技术员。

王树明爱好广泛,他利用业余时间学绘画,练书法,搞摄影,,还学习无线电修理技术。他乐于助人,局里的人修收音机、家用电器都爱找他,而王树明是有求必应。

王树明的故事

然而,就在王树明婚后的第三年,正当他准备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大干一场的时候,命运却把他抛到了无底的深渊。1982年9月,在盖房子时,山墙突然倒塌,他被砸成重伤送往医院抢救。“高位截瘫”意味着他将再也站不起来,要在病床上度过自己的残生。29岁,恰值而立之年,本可以实现抱负,干一番事业,本可以尽当丈夫、当父亲的责任,而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他将成为社会的包袱、家庭的累赘、企业的负担。想到这一切,他痛苦不堪、焦躁不安,他甚至想到了死。

就在他万念俱灰甚至放弃配合治疗的时候,身边的人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特别是爱妻田玲。在那段时间里,他心里很矛盾,离婚,舍不得,不离婚,他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伤残耽误了她的一生。几次王树明试探性地提起这一话题,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田玲就用手捂住他的嘴,然后拉着他的手说:“不要胡思乱想,你现在是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怎么能离开你呢?”白天她照顾他的生活,夜晚,她怕他褥疮蔓延,每隔两个小时为他翻一次身。望着田玲熬得通红的双眼和日渐消瘦的身体,他多少次被深深地感动了。各级领导经常到医院看望他,他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精神上的鼓励,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面对挚爱亲情,面对这一张张热情的笑脸,王树明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2  一件特制的钢背心

王树明有一件钢背心,这钢背心实际上是由铝合金做成的铁架子,王树明要想坐起来缺不了它。

坐起来,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对王树明来说却很难很难!

如果能坐起来,就意味着可以移动,可以移动就意味着可以干事情!能不能坐起来,对当时只有29岁的王树明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屈服于命运,还是与命运抗争,王树明选择了后者。

为了坐起来,他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先是用半个小时将特制的钢背心套在身上。妻子田玲每天都要用肩膀顶住他,防止王树明倒下。

由于钢背心是由铝合金做成的,王树明每次穿上它都被压得钻心地疼痛。田玲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一只手扶住他的身子,另一只手拿着背心往他胳膊上套。铝合金架子碰到身上又凉又硬,田玲就在里面垫上一块布,每穿一次钢背心都把两个人折腾得大汗淋漓。

穿上钢背心后,王树明浑身就像被捆住一样。因为腿不好使,他坐起来就倒下。一次又一次钻心的疼痛,一次又一次头晕目眩,一次又一次恶心呕吐,一次又一次汗流夹背,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再来……多少次王树明很想躺下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下。但他没那样做,他清楚,如果躺下就可能永远也坐不起来了,如果躺下,就真的什么也不能干了,他咬紧牙关忍着伤痛坚持着。妻子田玲找来同事在床前的墙上钉上钢钉拉了一根钢丝绳,让他在床上进行拉力锻炼。他千百次地用双手撑起自己伤残的身躯……

经过一个月艰苦的努力,他终于坐在了轮椅上,他兴奋地喊出声音来:“我坐起来了,我胜利了!”

 3  争到上岗执照

坐起来的王树明,在人生的旅程迈出了新的一步。可以坐在轮椅上活动了,但他并不满足。王树明想,我的肢体虽然瘫痪了,但我还有健全的头脑和双手,我不能成为行尸走肉,我要回单位参加工作。

王树明向妻子田玲提出了要上班的想法。田玲很理解他,但又很心疼他:“单位也不差你一个人,上班,你的身体吃不消!”

王树明见妻子不同意,便天天磨。田玲拗不过,找到了局领导,局长说:“咱单位经济条件还可以,完全可以养活他,办个病退吧。家里生活如果有困难,局里会尽全力帮助。”

王树明想:“人瘫了,精神不能瘫,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不能瘫。”他恳求妻子推着他一次次去找局领导,并用张海迪的事迹说服他们。领导看劝不了他,便婉言说:“你能开出健康证明就可以上班。”

倔强的王树明真的让田玲推着他去了医院,找到了当初为他看病的老教授刘彦。刘教授说:“像你这样的病,能坐起来就已经是奇迹了,怎么能上班呢?”

“没有工作,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王树明急切地说。

老教授被王树明的精神感动了,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话来说服他。便心生一计:“我这里有一台坏了的黑白电视,如果你能修好,我就同意你工作;修不好,你就别再来了。”

那时个人有电视机的不多,会维修的人更少。王树明趴在床上,一个元件一个元件地擦,一个电路一个电路地测试。他用双手支撑起肩膀后,抬高了头才能观察到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每当拿着万用表笔去测试、拿着电烙铁去焊接时,支起的肩膀就会重重地摔在床上。为了修好这台电视,交上满意的答卷,他只能用一只手支撑着上半身,另一只手拿着工具操作着。支撑身体的左手臂不停地颤抖着,一会儿就累酸了,他额头上浸下的汗水湿透了床单,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修理,这在过去对他只是举手之劳的事,可现在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需要修理的那台已经报废的电视机坏得特别厉害,几部分电路都有毛病,即便是一个健康的修理工也要修上两天,但王树明硬是用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它修好了。

当老教授看到修好的电视机时,惊奇地说:“从你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奇迹,相信你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会创造更多的奇迹。”老教授破例给王树明开了诊断证明:同意王树明上班工作,但要注意适当休息。

 4  双臂撑出“免检机房” 

1983年6月,王树明终于以自己的执著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班后,领导安排王树明在载波机房值班,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机房值班,这项工作对常人来说算不上苦累,但对他却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难以忍受的痛苦。

刚开始值班时,好几次因小便失禁湿了裤子,从那以后,他就坚持白天不喝水,不吃水果,甚至连吃饭也不肯多喝一口汤。正常人捡起掉到地上的螺丝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他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来说却比登天还难。两米二高的机架出现故障,别人抬起脚后跟就可以更换机盘,而他只能靠双手支撑把身躯挪到轮椅扶手上坐稳再伸手去够机盘。重心偏移,身体平衡不好掌握,一不小心就人仰椅翻。有好几次他攀高修复障碍时,连人带轮椅一块摔倒在地,腿撞青了、手也摔肿了。这时,他多么希望有人来扶他一把,然而机房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一次次从地上爬起来,而又一次次重重地摔倒在地。当时,他的腰部还固定着钢板,每动一下都钻心的痛,汗水把他的衣服都浸透了,他真想躺在地上永远不起来。他想,人要有骨气,自己既然选择了重新工作,就决不能放弃这个机会。最后,他终于靠自己孱弱的双臂一寸一寸挪动身躯,把自己撑回到轮椅上,继续完成工作。

按照设备维护需要,他所在机房的12个机架设备应该由3个人来维护,但他主动要求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这样,他一人承担了三个人的工作量,让另外两个人去从事自己干不了的外线工作。十几年来,他精心维护每一台设备、每一块机盘、每一条线路,及时解决设备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把机房建成用户满意、领导放心的“安全点”,成为长春电信局第一个“免检机房”。

  5  发明电话串广播滤波器

2003年2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增加了三个广播频道,广播频道一下子增到七个。长春铁北红波路一带,许多用户的电话受到了来自广播电台电磁波的干扰。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攻破这个市话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冒着严寒摇着轮椅在冰雪路面上走访了几十家用户,察看了十几公里的线路。当时,天寒地冻,虽然他戴着手套,但握着轮椅的铁把手,就像攥着一块冰,很快就冻麻了。由于坐轮椅的时间太长,腿和脚严重浮肿,爱人就给他买来大两号的鞋。坐了一天的轮椅,腰酸背痛。每天晚上一回来,他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躺在床上休息,但是一想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试验,他马上回到机房,开始进行研究。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也数不清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有一天,他组装的第一台“电话串广播滤波器”成功了,解决了困扰用户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这项技术成果被评为中国邮电业务技术经验展示竞赛三等奖、吉林省邮电业务技术二等奖。

上个世纪80年代通信设备的种类较少,许多东西要自己研究制作。当时时常出现局与局之间的电话接不上的问题。局与局之间的电话接不上,用户的电话就拨不出去也打不进来,影响用户通话。为解决这个问题,领导把研究制作“25周中继铃流发生器”的任务交给了王树明。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王树明苦干了三个多月。试验中,要用一个十多斤重的铁芯变压器来组装、调试。为方便测试,王树明把变压器放在肌肉严重萎缩的腿上作试验,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一次试验下来,他的双腿被硌得青一块、紫一块,肿胀得让人看了心疼。但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他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用智慧和汗水解决了用户难题,改变了用户的通话质量。他成功了!他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证明了自己不是“废人”,而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医院里,面对死亡,他没有哭过;在生活中,面对挫折,他没有哭过;而面对成功,他禁不住热泪盈眶。

 6  小小义务电话维修站

王树明是个有心人,当他听到一些用户抱怨电话机坏了没地方修,便把这些抱怨暗暗记在心里。从1985年起,他就默默地购买了有关维修电话的书籍和零件,在机房修理间挂起了“电话机维修站”的牌子,干起了义务修理电话的活。

王树明的故事

他为用户修理电话从不收钱,而且质量好,服务热情。一天,长春市中心医院退休的杨大夫来到维修站,说儿子和儿媳闹意见摔坏了电话机,因为破损严重,到几家修理铺都没人给修,经别人介绍找到了王树明。当杨大夫看到他是个残疾人时,又不忍心让他修了。王树明热情地接待了她,午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帮她把电话修好了。接过电话,杨大夫非要给钱,被王树明婉言谢绝了。

这样的事情很多,不论是谁,王树明都有求必应,手到病除。时间长了,他义务修电话有了名气,不仅城区的许多用户找他修理电话,甚至外地的用户也来找他修理话机,维修站里可热闹了。一般情况下,他每天都要修上几部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竟修三十多部,累得他吃晚饭时手连筷子都拿不住。但一想到自己能为用户干更多的事情,就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满足。

十几年来,他义务修理话机六万五千多部、其它电器四千多台。

 7  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

王树明的事迹被新闻媒体报道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经常被请到各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作报告。但无论他到哪儿,都要先给夫人田玲打个电话。

说起妻子田玲,王树明感慨万千。他说:“是她扶着我走过痛苦和悲伤,因为有爱,才使我从死亡线上挣扎着活过来。”王树明最喜欢听《牵手》这首歌。每当听到“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痛着你的痛,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的歌词时,他就感慨万分。

王树明的故事

“没有田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田玲为我付出得太多太多了。”这是王树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照顾王树明,田玲放弃了提干的机会。在王树明受伤致残后,田玲的同学劝过她离婚,还写了一篇《这样的爱情不太公平》的文章在媒体上发表。但田玲说:“夫妻走到一起是缘分,生活在一起是责任,互相关爱是义务。福祸不由人,做人要讲良心,做夫妻要有爱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贤惠的田玲在王树明出院的头四年,天天背着他去铁路医院截瘫科进行针灸治疗,无论酷暑还是严冬,从未间断过。为了不影响工作,田玲把王树明安顿好了,再跑回单位上班,治疗结束后,她又跑到医院背着王树明回家。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终于使王树明的腿部肌肉萎缩得到了控制。

 8  失子之痛

正当王树明走出困境、摆脱厄运的时候,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

1995年夏天,王树明8岁的儿子王峥突发脑炎,发病不到三天就不幸夭折了。当王树明赶到医院时,正在抢救的孩子已经不能说话了。

王树明不敢相信这残酷的现实,这对他来说,犹如五雷轰顶,万箭穿心。他不停地摇晃着儿子的小手,苦苦地哀求着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把我的孩子救活,要死就让我替他死吧。”

王树明致残后,生儿育女成了泡影。妻子田玲同丈夫商量领养了一个9个月大的男婴,取名叫王峥。

小王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上学不久便加入了少先队,还成了中队干部。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都让王树明夫妇打心眼儿里高兴。

青年致残,中年丧子,王树明苦不堪言。面对命运无情的打击,他痛不欲生。

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替王树明捏着一把汗,望着他更加消瘦的身影,人们担心他还能挺住吗?

王树明没有倒下。在孩子走后的第二天,他就擦干了眼泪上班了。他把自己关在机房里,拼命地擦着设备,干活,不停地干活。他想用这种方法冲淡对孩子的思念。

在痛苦中,又有用户找他修理话机了。同事们劝他别修了,但他默默地接过用户手中的话机修了起来。以后的日子里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手中的工作。

 9  为两个盲人修电话

在长春铁北利国街老区传颂着王树明为两个盲人修电话的感人故事。

1997年秋天,有两位盲人用户家里的电话中有“沙、沙”的杂音,影响了通话,用户挂障碍台找到了王树明。王树明请他们把电话拿过来,可是用户说:我们是盲人,不知道南广场在什么地方。王树明问清用户地址后,带着工具、配件,还备了两部新电话机上了路。

这两位盲人夫妇家住铁北利国街老区的胡同里,这一片居住着较多福利工厂的盲人,王树明从前没来过这里,打听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用户的家。当他们得知王树明也是残疾人时,觉得非常难为情,一种残疾人之间特有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激动地握着王树明的手连声说:“真对不起,要是知道你是残疾人,再近我们也不会让你来呀。老王,我们太感谢电话局了!”

王树明帮助两位盲人修好了电话,还特意为他们在床边安了一部分机,为的是他们接听电话方便。修完电话后,当听说还有一位盲人用户家里的电话也坏了时,他又摇着轮椅赶到该用户家中,为他修好了话机。

离开了几位盲人,他摇着轮椅一种快意在全身游动,他又一次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感动着。作为一名通信员工,王树明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不仅是在为用户提供服务,也是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他真正感受到了职业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

(墨末 人民邮电报)


  本文关键词:王树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42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