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天健:月是故乡明
本文关键词:卢天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面试卢天健的剑桥大学工程系主任,半年后成了剑桥大学的校长。他和其他参与面试的教授对卢天健非常赏识,当天就做出了录用的决定。
刚到剑桥大学的时候,卢天健作讲师。由于他坚实的基础、出色的表现和良好的工作能力,1997年卢天健成为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士,1999年获得剑桥大学的终身教职,2001年被晋升为剑桥大学工程系的Reader 并成为皇后学会的学术总监。Reader是英国这个国家独有的职位,相当于我国和美国大学中的正教授,卢天健是英国剑桥大学建校近800年以来第一位大陆华人取得的这么重要的位置。2005年,剑桥大学晋升卢天健为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
剑桥大学是世界知识的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美的田园式风光。与牛津大学相比,剑桥尤其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除了牛顿、达尔文、罗素、培根、李约瑟、霍金等科学巨匠以及哈佛大学创始人哈佛外,剑桥还培育出了八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哈佛、耶鲁两校之和还多一倍。此外,查尔斯王子、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玛嘉烈皇后等皇室显贵也出于其间,就连因写《撒旦诗篇》一书遭伊朗连年追杀的拉什迪,竟也出自剑桥门下。作为力学专家,卢天健特别崇拜牛顿。他说,牛顿一生成就非凡,在天文学、光学、数学、力学诸方面的建树,奠定了整个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力学三定律,又称“牛顿三定律”,可以说是近代自然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牛顿三定律,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卢天健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那棵苹果树,现在仍静静地挺立在剑桥三一学院主楼旁,没有硕硕的果实,也不见繁茂的树叶,但它却仍然枝丫伸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
卢天健对剑桥大学情有独衷,他饶有兴致地把剑桥和牛津做了比较。他说,因为传统不同,所以牛津出大政治家、剑桥盛产大科学家。如果说牛津雍容富丽,具有王者气派,那么剑桥就是幽雅出尘,宛若诗人风骨。剑桥可能是世上最美丽的小镇,美在建筑,美在环境,美在情调,,美在传统。最令卢天健沉醉的莫过于横贯校园的剑河两岸风光了。在剑河泛舟最是美妙,到剑桥不游剑河,等于没到剑桥。剑河是流动的历史,有剑河再加上河上的数十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小桥,才成就了剑桥大学。卢天健说,剑河不宽也不深,但水流轻柔缓慢,柔波金光点点,美得令人心醉,美得恬静,美得矜持,美得高贵。蜿蜒的剑河两岸,一座座古老庄严的哥特式建筑巍然耸立;清清河水,汩汩而去;一叶扁舟,斜插长篙,弯靠在草坡入水的岸边;粗大的巨柳,把婆娑的枝条撒向河面,长柔柔地婀娜飘摆,在水上拂起微微的涟漪;温暖的阳光下,躺在巨大的天鹅绒般的草地上看书的三俩学生,与嬉戏河中的白天鹅、鸭子以及河畔觅食的牛群相映成趣……剑桥也因之成为孕育文学家的地方,闻名于世的大诗人邓恩、拜伦等成长于剑桥。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在上世纪20年代游学于剑桥,缔结下他与剑桥永无终了的情结,并创作了传世名章《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以文字绘就的内涵隽永的迷人意境,也正是卢天健内心的真实写照,深深地铭刻在了他的心底。
卢天健认为,剑桥独特的“学院制”和“导师制”可谓匠心独具。美国式的大学通常下边设有学院,学院下辖几个相关的系所。可是,剑桥的学院并非介乎大学和系所之间的一层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家族”。大学直接管理教学、考试和授学位,教学实行导师制,学生由导师挑选。教育方法强调以自学为主,学院则负责学生的住宿、膳食、文娱活动及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打个比方,”卢天健风趣地说,“学院好比教师和学生的‘家’,大学的系所或实验室是他们的工作学习‘单位’,学生到系里去只是听课、做实验。而其他活动都回‘家’去做。”
除了在工程系上课做科研外,卢天健还是皇后学院的院士,并担任学术总监的要职。皇后学院有一座引以为荣“数学桥”(MathematicaI Bridge)。该桥未用一个钉子,全由纵横交错的木板搭成,出自牛顿之手,是巧妙运用力学和几何原理的典范。卢天健经常带学生到这里来,以启迪学生们的睿智。他说,对本科生来说,个别辅导是他们在剑桥学习生涯的中心。学生除了到系里去听课外,学院里还有一位院士以个别辅导的形式负责学生的专业课总体进展,院士由各学院从全校的教师中遴选产生。这类辅导占了学生时刻表的大部,因为几乎每门课每周至少有一次个别辅导,讨论上周布置的阅读心得、作业并安排下周的学习计划。上课可以不去,但辅导却不能不去,你懂不懂一见面就会知道。院士可以向学生提出口头或书面警告,并可以向学院建议开除某某学生。所以,任何学生见了院士都不敢马虎。
卢天健在剑桥工程系工作期间,博士就带了十多位,并接收了一批中国访问学者。他积极找政府以及工业界、军工界,争取了几千万经费推动科研工作。卢天健在英国还主持过美国海军和欧盟的大型科研项目。他做的是基础研究,任务是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时速超过100公里的大型舰船的先进材料设计、工程装备的可靠性评估、大型计算机散热控制、航空发动机降噪技术等理论和应用问题。
他的多方面的能力,受到了校方的赞许和研究单位的肯定。卢天健的哈佛导师对他的能力尤其称赞不已,说他擅长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非常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卢天健说:“我是力学出身,又学过机械,在哈佛又学了材料。把各个学科结合起来是我的强项,我的所有研究都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
卢天健在学术上是优秀的,在生活中也是丰富多彩的。
本文关键词:卢天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4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