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核心期刊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_大连工业大学_华北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16-07-29 04:04

  本文关键词:华北工业大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北工业大学 - 办学理念

华北工业大学一直秉承“诚信办学、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质量和诚信求发展”的办学宗旨。学校以“服务多元化信息社会,面向大众化高等教育,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培养复合型适用人才”为办学定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能力的提高;构建适应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信息化技能及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学校先后被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指定为认证培训合作院校,被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指定为“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合作单位,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基地”,成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理事单位”。

华北工业大学 - 学校设施

实践经验充分证明,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民办高校受到社会信任和学生信赖的根本因素。华北工业大学致力于培养人文素养深厚、专业特长突出,具有充分的信息化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经过精心安排的人文类、计算机类、外语类课程是全校必修课,旨在提高每个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具有行业普适性的竞争能力。学校力争使所有专业大多数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华北工业大学 - 专业课程

学生入学后按全校通识课、门类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愿望的课程和自己信任的教师。全部课程中,通识类课程约占 40% ,专业类课程约占 40% ,任选类课程约占 20% 。这种课程结构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具有长远发展潜力和多样化发展前景的现代人才。

华北工业大学 - 学风教风

学校提倡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习惯。学校要求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和主动思考的习惯,积极参加课业讨论,力争通过在校学习,显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长时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知识领域日益扩展的特点,并在各自的职业活动中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学校鼓励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学校自主研发多种管理软件,建立起覆盖全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生档案、选课缴费、住宿餐饮、借阅图书、成绩奖励等都已实现网络管理。通过学校网站,学生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华北工业大学 - 师资队伍

华北工业大学校徽及标牌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行专兼结合,以专为主,专任教师承担了教学工作总量的95%以上,现有专兼职教师560名,其中,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230人(包括博士7人,海外留学硕士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20人。学校建立以学生满意度为基础的全方位的任课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到课率、学生网上评分、专家评价,对教师的任课效果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敬业勤勉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德育导师,承担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的责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华北工业大学 - 校园活动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建合唱团、艺术团等文艺社团,篮球队、足球队、健美操、跆拳道等体育社团,举办经常性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结合专业学习和学生爱好,团委、学生会组织计算机竞赛、英语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受到学生欢迎。利用北京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学校邀请经济、文化等各界成功人士报告讲座,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参加北京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机构举办的各种活动,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学校多次接待美国林恩大学访问,并就长期的校际交流达成意向。

华北工业大学 - 发展方向

华北工业大学自创办以来,积极推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自主学习,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根本,坚持做到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今天的华北工业大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向未来,信大人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为建设新型的综合性民办大学,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华北工业大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7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yzy/77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