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书评论文 >

昆明市老年大学课程_浅谈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和分类管理

发布时间:2016-09-28 12:17

  本文关键词: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浅谈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和分类管理 2012年03月16日 来源:郑剑宇 作者: 阅读:4578次

摘  要  老年大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着社会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自身的努力,教育属性日益增强,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本文拟从课程的含义和老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角度,对老年大学如何规范课程设置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老年教育  课程  设置  管理
       从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诞生,在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向下,各级老年大学蓬勃发展。与1973年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法国吐鲁士老年大学相比,中国老年教育的出现虽然晚了10年,但其发展速度却是迅速的,虽然其发展过程历史沿革的特殊性,导致教育属性模糊、教学规范管理滞后等诸多因素产生,但令人可喜的是,许多老年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老年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自身的努力,其教育属性日益增强,成为教育体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本文拟在此背景之下,以课程的含义为切入点,从老年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等角度,对老年大学如何规范课程设置和管理作探讨。
        一、课程的含义
       在讨论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之前,有必要先行明晰课程的含义。
       关于课程,研究领域还存在着定义上的歧见,一些研究者甚至放弃了用一个精确的定义统率课程研究的想法,尽管如此,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指一定的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课程分类为三:即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综合课程则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可以单独进行编定,也可以通过关联、合并和组合等方式重组后组织进行教学活动。
       二、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
       老年大学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因其教育类型和对象的特殊性,因而与普通教育有共性,也有不同的属性,为此,老年教育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和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下面我们首先了解老年人进入学校学习的动机、特点等。
       (一)老年教育对象的主要学习动机
       近年来,全国各地老年大学报名场面总是火爆,许多课程炙手可热,甚至连年出现半夜排队报名的状况。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老年大学热”的持续升温呢?在不少人看来,老年人口数量规模的逐年扩张,老龄高峰悄然迫近是其原因。不可否认,老龄化以及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是一方面原因,但老年大学由于能为老年人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使老人朋友得以重新“回归”社会,一扫退休的心理空虚和失落。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便捷的学习条件,让老年人有所教、所学、所乐和所为,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尽管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需求——或出于娱乐保健、或是出于交友消遣、或出于寻回旧日梦想、再或是出于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但究其根本,是可以在其中寻求精神慰藉,跟上时代步伐,参与社会活动并使精神生活品质得以提高。这才是老年人进入学校学习的重要动机。
       (二)老年教育的特点
       老年大学教育对象主要是离退休人员,即处于人生休闲期的老年群体,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致使老年大学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着明显的休闲性。在教学管理上体现严谨有序的管理,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授课形式采取就地就近,学量适中,互教互学,学教相长。
       学校功能的多样性。根据老年群体的实际特点采用“灵活、情感”的教学形式,集教、学、为、乐于一体。
       学校管理体制的非一致性。全国各校没有统一的设课规定,学制、大纲、教材及管理模式不统一限定,没有统一的主管部门就难以有统一的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估标准,因此学员的需求和满意度成了衡量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
       学校管理的非规定性。没有限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管理相对宽松,“塑”性多于“刚”性,一切以当时当地老人的需要为转移,学员有更大的自由度,入学自愿,专业自选,自主择校择课择班乃至择师,学习自觉,纪律自遵,可随时到校,离校自由,不论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年龄及健康状况,只要兴趣相近便可同堂共学,对学员管理也是自觉性多于约束性。
       学习目的多样和多层次。学习目的各异,有为求健,有为求乐,有为求知,有为圆梦,有为交友,有为求为,有的确想有所得而为社会再作贡献等等。
       学习者的非功利性。参加学习不升学、不应试、不升职、不求衔,只凭兴趣求知求乐,追求生活的充实愉悦。
       学以致乐,学以致用。多以娱乐休闲和实用为主。
       老年教育法规尚未完善。由于老年教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老年教育法规还不够完善,国家暂未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教育法,对老年人教育行为的约束力不足。
       (三)老年教育的目的和基本属性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老年教育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据此,专家提出“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质,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使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让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是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并成为当代老年人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追求,造就紧跟时代步伐的,自尊、自强、自力、有作为的新一代老年群体。本文也据此对老年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表述为:老年大学是以老年人(也称第三年龄人)为教育对象,为满足他们全面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以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生命质量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非学历但正规的学校教育,是老年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特点
       基于上述原因,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在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基础上,体现其科学性与创新性、多样性与合理性,层次性与渐进性、实用性与针对性,同时兼顾情趣、实用、康乐等等。
       科学性与创新性  要求课程的设置:一要体现社会的需要,表现为社会文明和文化建设以及终身教育的需要;二要满足老年群体的需要,即老年朋友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完善人生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三要关注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融有关新知识于教学中,满足老年群体对科技知识需求的扩展和延伸;四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开拓创新,建设高品质的老年教育课程。
       多样性与合理性  老年人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各异,使得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呈现出多样性,如厦门老年大学这几年开设的古典文化、诗文赏析、书画篆刻、音乐舞蹈、摄影技术、中医保健、烹调养身、花鸟手工、戏剧曲艺、实用计算机技术等等,不一而足。学校从老年教育实践出发,在教学方式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采用讲、练相结合。同时还需要兼顾老年群体的年龄特征、学校的教学资源,课程的情趣性、实用性、康乐性等,做到动静结合、有文有武(舞)、有雅有趣、(室)内外兼顾,合理设课,既倡阳春白雪,亦容下里巴人。
       层次性与渐进性  老年大学招生不设门槛,学员的文化水平、潜能积累、个人人生追求差别很大,因而课程设置应体现年龄、文化、需求、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此外,同类型课程还需要考虑其个体基础的不同,分设基础、提高、专修、研讨等几个级别的教学班,既体现教学过程的渐进性,也更加符合一般教学规律。
       实用性与针对性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老年大学设置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有助于老年朋友融入社会,跟上时代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开设就突出的表现出这一特征,许多老年朋友通过学习,掌握了某一方面的技能,就能够满足服务自我、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愿望,充分体现“有所为”。这一类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一般不拘泥于繁复和深奥的理论,而是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用,以大多数老年朋友能够掌握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因而其教学进度更多的体现了“塑性”而非普通教育中的“刚性”。
       总之,老年大学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应当本着“科学、文明、丰富、多样、按需、灵活、适宜、纯粹”的原则设置课程,坚持与时俱进,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变化和老年朋友们的需求实现动态调整,适其所需,授其所宜。
       三、老年大学的课程管理
       我国老年大学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校(籍)生规模逐渐增加,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其教育属性正日益增强,许多老年学校建立了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了一些高等教育中惯常使用的管理方式,对课程分类设“系”,尝试校系两级管理模式,希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
       所谓“系”,是高等学校按专业性质或按学科分类设置的教学行政单位。其功能主要是:在学校和教务处的宏观指导下,承担教学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管理(服务)、学生管理(服务)及教研活动组织等职能。
       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教学尚未具备涉及“专业”属性的条件(对此笔者将另文阐述),而根据上文有关课程含义的表述我们已经了解到,课程是围绕学科来界定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单独进行编定,也可以学科为中心,通过关联、合并和组合等方式重组。老年教育的课程涉及学科面较广,因此,老年大学完全可以按课程的学科分类,考虑其相关性、相近性等进行相对归并,合并同类项,而不必过于拘泥于独立学科,同时考虑其学生规模的相对均衡等,进行设“系”,组织管理。所以对在校生达到一定规模的老年大学中采取设系管理的做法有其理论依据,既具合理性,也具可行性。
       总之,老年教育是一个发展中的朝阳事业,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广大老年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努力下,加强老年问题研究,对寻求老年教育发展新对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
2、(美)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上海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上海老年大学论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年

作者简介:郑剑宇,厦门老年大学教研中心主任。

上一篇:浅议农村老年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下一篇:用“一分为三”观点探究老年教育发展..


  本文关键词: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csz/125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