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与中国近代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
1引言
1931年至1935年,提倡普及教育,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与丁柱中、高士其等主持编辑《儿童科学丛书》和《大众科学丛书》,并创办《生活教育》,向人民大众介绍科普知识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流浪儿童工学团等厂九一八事变后,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二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与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沈钧儒、邹韬奋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为执行委员。1936年初发起组织国难教育社,吸收文化教育界的人士参加同年7月,与沈钧糯、章乃器、邹韬奋等人发表《团结御侮》宣言。同年7月,应邀赴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第七届年会,并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中国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出访亚、非、欧、美28国,宣传抗日救国;向华侨和世界人民开展募捐活动。1938年10月,回国参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战时教育运动,并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他曾表示从事抗战教育“三愿”:一是创办晓庄学院,以培养高级人才:二是创办难童学校,使难童受到教育:三是在香港创办中华业余补习学校1938年12月生活教育社在桂林成立,他被选为董事长。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1946年4月,回上海从事反内战、反独裁的民主运动,同年7月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逝世。
2陶行知一生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
1921年10月下旬,“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实际教育调查社”合并改组为“中华教育改进社”,陶行知被聘为主任干事,主力、《新教育》杂志,力倡改造中国教育1923年,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职务,专任改进社主任干事,与朱其慧、王伯秋等人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实现他为平民办教育的宿愿,立志“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为此他不辞辛劳,奔走于南京、安徽、北京等地,推行平民教育,并举办多所平民学校。
由于平民教育运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陶行知在深入调查后,于1926年写下了《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等重要文章。文章进一步认定旧教育是“走错了路”,“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叫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还认为“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生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所以一定要教育与农业携手”,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二陶行知认识到办乡村教育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并于1926年秋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一起筹划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经实地考察,最后决定把校址设在南京神策门后改为和平门外劳山晓庄、原为老山小庄,影响深远的晓庄师范学校由此得名:陶行知亲自厘定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3陶行知举办的晓庄师范学校的重要意义
为改造旧中国乡村教育开创了新路,打破了理论与实际隔离的格局此外,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也是在此期间逐步形成的。诚如陶行知所言,“从定义上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解释是“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1930年4月,晓庄师范被查封和陶行知本人被通缉后。世界知名人士杜威、甘地、罗素、爱因斯坦、罗曼罗兰等联名致电国民党政府要求手散销通缉令。1931年初,陶行知从日本回到上海后即与董纯才、戴伯涛以及从英法美等归国的科学家创办“自然科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编辑出版《儿童科学丛书》、《大众科学丛书》等科普读物,发起“科学下嫁运动”,力图将科学下嫁给儿童和大众“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根据晓庄学校的教育实践,在原来“乡村教育先锋团”的基础上,积极组织。
“生活教育化”1932年底,陶行知在上海市郊大场孟家木桥地区创办“山海工学团”一工学团中工是工作,学是学习,团是团体”,“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参加者有工人,有农民。接受军事、生产、科学、知识、运用民权、节制生育等六项训练。因此,工学团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不仅是一个教育组织,而且是一个生产组织在工学团实践中,陶行知还发现了用学生教学生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并认为这是在知识分子少、文盲多的中国迅速普及教育的好形式为推动扫盲,陶行知亲自编写识字教材冬老少通千字课》。
“小先生制”不仅在国内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中获得推广,而且在国外也产生了反响、欧美一些国家的教育学者专门撰文介绍这种经验,东南亚一些地区和国家也实行过“小先生制”1936年夏,陶行知还应“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之邀,在会上作了题为《推行“小先生制”,普及教育净的报告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在积极开展的民主教育运动中大力推广社会教育1945年5月,陶行知发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沙,强调民主教育是“教人做王人,做国家王人,做世界主人”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要在学校里实施,而且要推广到社会1946年1月,陶行知、李公朴在重庆管家巷28号院内开办社会大学,并厘定宗旨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的幸福”“社大”设有政治经济系、文学系、新闻系,教育系学员大多数是职业青年,也有无业青年二学生自筹学习费用,教授义务讲课气当时到校讲课的有剪伯赞、许涤新、华岗、邓初民、王昆仑、章乃器、张友渔,马寅初、侯外庐,白羽、艾芙、胡风、曹靖华、孙起孟、潘蔽等。
4结论,
本文编号:582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