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跟踪审计方式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各国政府出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经济刺激政策来应对面临的经济问题。我国为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对宏观调控方面的策略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并且还对内部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扩张;另外,针对各行业的具体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着力保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公共工程项目投资为重点的政府投资,这些投资大多数针对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等交通项目,其中与公路方面有关的投资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项目能否如期建成并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对我国走出经济低谷,摆脱经济衰退,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尤为重要。而有关投资方面的审计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的最终质量和效益产生具体的影响,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公路工程的审计工作。
在我国,对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和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物资审计过程中,进行了综合性的管理和实时的控制监督,通过这种办法,能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进行有效的落实。针对风险导向的研究方式而言,主要是通过对综合性的政府支持的项目中所蕴含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另外,相关的专家还针对怎样对公路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进行了相应的探究。然而对公路建设而言,其有关审计理论还不是特别成熟,也不能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进行很好的利用,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改进。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主要内容:
首先,探讨了跟踪审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进而为相关课题的探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针对当前社会环境之中有关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方法、以及相关的制度,展开了具体分析;接着,针对当前施工环境当中相关的原因或者制约因子等等,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实例,针对相关审计工作的落实展开了分析。
在进行写作之前,针对一些相关的状况,结合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归纳,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利用资料法,对案例进行相应的分析。文献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相关的资料,有目的性地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除此之外,通过资料的收集,进而对课题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一些真实的状况进行相应的探究,进而为课题的探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在案例部分利用了案例分析法,暨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对相关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
文章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财政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工程预(结)算竣工决算审查管理工作的通知》(1998)、《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2000)、《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施办法》(2006)、关于修改《交通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5 年第 12 号)等法律法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委托代理理论
公路工程项目很多都由政府财政出资,委托专业施工单位进行项目建设,因此就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与审计,委托代理理论就是公路工程政府出资的理论依据。
委托代理理论,是在以往的 50 多年时间里,以契约理论核心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相关的专家针对公司内部的相关信息状况、以及鼓励制度方面的问题等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进而所得到的,其核心目的是在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的基础上,就委托人而言,应当怎样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提升最终的工作效率。
针对公路工程方面而言,在对它们进行相应的跟踪式的审计过程中,通常情况下相关的主管机构、审计工作者以及相应的委托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通过这种理论,能对各种关系进行相应的梳理,同时引导相关工作人员选择一种合理的方法开展相应的工作。
针对委托代理理论而言,其是在部分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之下,而创建的一种理论。非对称信息,其主要是指一些相关主体人员拥有,而另外一些人不具备的一种信息,即(asymmetric information)。另外,可以分别从具体的时间,以及信息当中所包含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分类,其中就时间的角度而言,可以分成签约之前,或者之后这两个方面。就不对称信息而言,其博弈的方式通常情况下有下面两种,一种是有关道德风险方面的,另一种是有关逆向选择的。其中第一种,指的就是对事后的信息模型进行相应的研究,而后者是对事前信息模型进行相应的研究。除此之外,倘若在内容的角度上,对其进行相应的分类,也可以分成下面两种,一种为隐藏行为型,另一种为隐藏知识型,前者也就是指对相关人员的举止进行相应的掩盖;后者也就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掩盖。
..............................
2.2 跟踪审计理论
2.2.1 跟踪审计的定义
在我国,虽然早在 1980 年就已经着手对这种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探究,但是在理论的层面上,长期以来并没有与研究水平达到一致的地步。在《中国审计大辞典》当中,针对这种审计工作进行了下面的论述:在相关的审计工作当中,被审计的一方的出现,进而产生了审计这种工作,除此之外,还对相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要是由于针对审计的对象而言,通常情况下,审计的对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对这种状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就一定要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实时的跟踪审计,这样才能提升最终的效率。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路径选择》这篇文章中,对这种审计的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具体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查,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同步的审计工作,这主要是针对时间方面而提出的一种概念,也是与以往的审计模式之间的不同之处。另外,白日玲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说明,在她看来,这种审计的方法,也就是说,相关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进而对相关的工作进行一种实时的评估,并且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进。另外,,此处所说的绩效,也就是经济方面的,以及被审计一方的相关的合法权益等等,在她看来,针对这种审计的方式而言,在项目工程刚开始施工的时候,就应该进行相应的审计,进而将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融合,这样的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资料的利用,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核算工作,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进而提升工程最终的整体效益。
本人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并且结合相关研究工作者得出的结论,针对这篇文章的主体,再结合当前社会情形下,得出我国针对这种审计方式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而以期望能对其进行相应的概括:针对建设类的工程而言,利用跟踪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审计,主要是对以往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在保证不违背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维特对工程整个过程的工作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从初期阶段,或者是还没有进行项目策划的阶段,就开始渗透一定的审计工作,同时,针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行政方面有关的制度,以及招投标方面的制度等等,进行相应的监管,其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有以往的针对财务状况进行的审计,还重点包括了对相关制度进行审计,进而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进,以提升工程最终的效益。
.................................
第三章 公路工程审计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23
3.1 公路工程跟踪审计.............................23
3.1.1 公路工程跟踪审计定义.....................23
3.1.2 公路工程跟踪审计特征.........................24
第四章 公路工程审计案例分析................... 37
4.1 工程概述..................... 37
4.2 工程跟踪审计情况分析..................... 38
第五章 公路工程跟踪审计的应用策略分析................... 46
5.1 明确战略目标......................... 46
5.2 推进审计法制化进程....................... 46
第五章 公路工程跟踪审计的应用策略分析
5.1 明确战略目标
跟踪审计是在传统事后审计方式上的创新与发展,各方面理论与实践经验还不成熟,再加上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还有各地方审计机关具体做法的区别,就导致跟踪审计在具体实施起来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而制定的战略目标就是跟踪审计的核心主线,所有各地方制定的审计规划从建设项目的立项到竣工决算都应该围绕这条核心主线展开,应该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规划制定好后在具体实施起来时还要把握跟踪审计的目的要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展,提高工程质量,从而达到节约资金目的,并不是纯粹的出于审查问题而审查问题,那就是单纯的完成任务却忽略了跟踪审计的初衷。
另一方面,在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时就要指出要采用哪种跟踪审计的模式,是全过程、阶段性、还是重点性的跟踪审计?并针对性的指出在哪些重点阶段,或是目的哪些重点环节,在具体实施跟踪审计情况时,要因地制宜的改变己经制定好的方案,以免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出现审计人员手忙脚乱,造成难以顾全大局的审计局面。
为了保证跟踪审计理论的有效发展与完善,制定一套有关跟踪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报告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规范中,应该要明确与传统审计的区别,告诉审计人员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在什么时候开始参与介入,要介入到什么程度,对于全过程和阶段性的跟踪审计还要规定多长时间出一次审计报告等等。这样的话,在京沪高铁审计中,就不会由于审计报告的滞后性而达不到实时监督反映的需求。
...........................
结论
1 主要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通过对跟踪审计这种新型审计方式的含义,及其内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综合探讨了审计目标、审计资源、审计规范与审计控制对跟踪审计工作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探讨了跟踪审计工作进行过程中的审计主要特征及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以往公路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公路工程项目进行审计时发现的施工变更、报价重复、工作量计算不全等很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跟踪审计在审计方式、审计机制两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2)全面分析了公路工程跟踪审计的具体应用策略,包括明确战略目标、推进审计法制化进程、保持审计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四个方面。随着政府转型力度的加大,对公路工程的投资将正相关增加,公路工程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建设领域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因此,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对 G 高速公路跟踪审计的实践经验总结对其将会有很好的积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3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58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