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研究---以 ZHK公司引入杜邦安全管理体系为案例
1 绪论
1.1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1.1.1 研究的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杜邦安全管理体系 22 要素如何运用到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 22 要素包括两大模块,一是基于风险的模块,包括:人员变更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应急反应与紧急预案、设备质量保证、开车前安全检查、机械完整性、设备变更管理、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变更管理、风险评估与工艺危害分析十个要素;二是基于文化的模块,包括:管理层的承诺、政策和原则、整合的组织架构、直线主管的职责和责任、目标和计划、安全人员、程序和业绩标准、培训和发展、有效沟通、激励和意识、观察和审核、事故调查十二个要素。
本次研究以 ZHK 公司推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践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辅,通过结果数据分析,从实际取得的效果改进中得出客观结论,提出推进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及成效性。
对比分析法:以现有体系与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差异,得出安全管理结果性指标的趋势;
数据分析法:对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各项要素推进得到的结论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地定性、定量分析;
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员工对推行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后所取得的安全绩效的改变程度。
.........................
1.2 国际安全管理理论现状分析
国际上关于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发展,逐步形成在各个领域的具有有代表性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同一研究领域,也从不同的出发点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研究成果,比如说在事故模式理论方面,就有数十种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比如查姆勃的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该理论表明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联系,在同样的条件下,事故发生的必然性要大于偶然性;又如以海因里希为代表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认为重大事故的发生一定有其发生之前潜在的一些表现,发生一起重大事故之前,肯定已经发生过一定数量的一般事故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该理论以量化的研究成果说明了事故发生的金字塔法则,即 1:29:300 理论,表示一起较大事故,后面差不多有同类型的 29 起较小事故,在这些较小事故后面,差不多有 300起不安全行为。海因里希理论是至今在安全领域比较公认的黄金法则,是大多数国际化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国际上关于安全管理的研究又取得了一些的新的开拓,比较典型的有安全评价环境研究、经济决策安全值指标等方面、安全培训干预研发、安全管理战略性研究,等等。比如,理查德森提出安全管理如何开展战略性地研究并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该理论认为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必须进行战略发展研究,并且在研究理论方面,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不如说行为安全管理、资源的获取与价值、责任制的全覆盖性等方面,均有从战略上进行考虑的需要,并且达到安全管理工作可持续性地得到发展的目的;大卫·德乔提出了安全环境是安全评价的主要因素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各种外部因素及环境,包括人文环境、文化环境、物理环境、管理体系背景环境等,必须是在做一个安全评价工作时必须要首先考虑的,并对安全评价工作是否是符合组织实际情况的可操作的先决条件,对与安全管理工作有关的环境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定义。
关于安全资源的投资与达到安全管理目的的两者均均衡性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领域,迈克·欧·图尔从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如何进行有效地整合,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研究怎样辨识出一个组织或者一家企业最需要进行安全投入的环节或者区域,并且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如何把握两者的尺度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最低限度地安全投资保障理论。
...........................
2 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理论
2.1 安全管理理论的定义
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通俗的讲,就是通过实施一些具体的行动或者措施,在企业开展各项生产活动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完成后,对可能偏离正常安全状态的一些行为或者措施进行纠正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些标准的实施或者干预,最终达到人员及装置的稳定生产的目的,达到提升生产力的最终结果。
这些定义为安全管理的具体的行动或者措施,一般会跟随着整个生产行为的全过程,这也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必要环节。
由于各个国家人们所处环境背景及文化的差异,安全管理的理论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曾经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国家都形成了带有本国特色的一些理论体系与做法,具体在本文后面章节有所描述,社会发展至今,现在公认的比较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欧美的一些跨国化工大企业形成了较为成熟及系统性的理念,成为全球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学习的典范及标杆。
........................
2.2 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
1802 年,第一部关于涉及安全工作的检查的要求及对于安全管理理论在制度层面上的著作《学徒的健康及道德法》,在英国首先建立起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安全管理相关内容的部分理论进行制度上进行明确;在中国,早在北宋年间,政府就在某些领域,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如有专管水利安全的部门,有专管消防安全的机构,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宣传巡查及应急处置。
到 1930 年左右,由于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全生产事故的的发生到了井喷式的状态,为此,许多国家在政府层面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法规,在安全文化建设及安全风险控制方面,也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标准及管理要素,建立了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各个国家在安全管理理论研究方面,都在不断地进行投入开发,进一步推进安全管理理论及制度的建设,在此期间,百家争鸣,各种各样关于安全管理的原来及理论被提出来,如事故致因理论等,为建设系统安全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1960 年,美国人在开发远程导弹过程中,接连失败,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及安全隐患,在此过程中,美国人意识到,必须要把这些造成失败的原因或者隐患,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要进行充分地认证与研究,不能等到在已经开始使用的时候才发现问题,因为这样造成的后果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美国人开始发展系统安全工程管理的研究,,研究如何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这样,安全管理
本文编号:882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jzx/88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