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以外的事(《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第二章)(2013-03)
本文关键词:摄影批判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矛盾尖锐和外露,导致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新政”引进了社会主义色彩的因素,抑制资本的放纵,提升底层民众的社会保障,度过危机。海因式纪实摄影那般直截了当的“证据式”作为就是天然的选择。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纪实摄影“开始关注新的文化空间,并特别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景”。于是弗兰克《美国人》登场,引发了众多后继者许许多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日常类型,群星竞辉、流派纷呈是我们迄今津津乐道的。而纪实摄影的理论此时也深刻与玄妙并起,书里提到的符号学就是我们比较陌生的。(关于战争摄影,本章有一个专节阐述)
还是要提一下,这期间世界经济“新自由主义”和新兴科技推升了资本主义再度繁荣,各种社会病在“日常生活”中浮现,以及大量的社会学科实现新理论转型,便是这段时期纪实摄影令人目不暇接的基础。后期大资本溢出工商、流向文化,和消费主义合流,纪实摄影离开媒体走向展馆画廊也在这个期间。阅读纪实摄影不留心这些很可能读不懂“为什么这种摄影样式出现了”,掉进纯流派演绎的黑箱。和任何文化样式一样,纪实摄影既有自身累积、嬗变的能量,也有外部社会动量。
第三个阶段大致相当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前,即书中说的“全球化时代”。
书中举例马丁帕尔的《小世界》,摄影师周游世界不去拍名胜古迹和表演姿态的原住民,却带回来光怪陆离的各国游客景观,作者很客气地评价“符号从既定的位置中挣脱出来,在被建构出来的景观世界中自由浮游”。在我看来,其实那就是对消费狂潮的讽喻。
因为写作时点的关系,本章没有提到金融风暴后纪实摄影的一种更冷静批判走向和多样化围观样式,但这无妨,作者在指出“消费文化的发展让照片的传统功能发生了改变,照片被大量生产出来作为商品销售”以后,郑重提示照片要“满足作为纪实摄影的最低要求:它们记录了真实发生在镜头前、摄影工作室以外的事件”,“我们仍然要解决关于摄影主题的问题(这是一张关于什么的照片?人们在拍摄照片的瞬间做了什么?记录了什么?)”
为什么要做这样尽管粗枝大叶的梳理?因为纪实摄影的任何样态背后都有社会动因,这对当下尤具启示意义。别人历史上分阶段依次发生的事情,在咱们这里是一个大拼盆同时端上来的:原始积累赤裸外露的矛盾、社会病的日常情景、盛世消费主义狂潮、还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奇特共存的特色景观,等等等等齐飞共舞,所以海因式的犀利、弗兰克式的冷观、马丁帕尔式的讽喻……都没过时。我的意思当然不是简单模仿大师,进而想想,中国摄影师凭借自家大地变迁的动因可以做些什么?能不能有新的开创?
如此,不仅理解了纪实摄影,我们和史上先贤也能真正促膝相谈。
图2.13 帕尔(Martin Parr)的作品,选自《最后的旅游胜地》(The Last Resort)1986
这一章若干专题也是我们感兴趣的,或者摄影网站上一再争论的,可以挑出来单看。
○纪实摄影与真实性——拿我们的话来说,抓拍与摆拍。
○真实与数码作品——纪实摄影可不可以PS。
○维多利亚时代的调查与研究——允许拍和不允许拍。
○殖民主义背景下的摄影——转换一下吧:怎么拍落后?
○摄影来做证——让摄影做证还是挂在艺术画廊的墙上?
○描绘自身——让照片事实自己起作用。
○色彩中的真实世界——新的主题和新的表现
这些,有机会再说。
--------------------------------
鲍昆 2013-03-11 14:23 说:
急急看过,超赞。
魏民的阅读体会再次证明阅读是需要细心和知识基础的。对著作者思想的把握和意图,是需要相关知识体系的链接支撑的,起码是历史知识的储备。摄影并不是一门单纯手艺,可以在手艺方法上展开太多的话题。摄影这个工具的直接性Straight,知识万千大世界形形色色的投影。这是魏民读后感贯穿的一种理解。
三段论的体会很精彩,起码总结出一个较为明晰的脉络,有利于提示大家深入阅读。
第一阶段说的很明白,事实也确实如是。
第二阶段魏民的心得还略显简单,指出了社会的转型,但不深入。其实这段是个很关键的时期,正如你注意到和再第三段提到的,各种符号开始登场。所以这个阶段最核心的问题是符号和社会进程的关系。弗兰克的摄影就表现了一个来自消费资本主义相对落后地区的一个外国人,看花花世界时直觉感受到的符号刺激,那些符号都预示着这个世界的未来。从他之后,“新纪实摄影”兴起,老纪实摄影的阶级意识与抗议身份改为新纪实摄影的文化诘问与探究“我们是谁”的身份拷问,但这种拷问的表面下面还是存有阶级意识,只是转了说法和被后现代主义的一套新说辞掩盖了。传统摄影界一时还找不到新的阐释体系,于是还是从现代主义艺术的流派理论来阐释这种现象。
第三段实际上是摄影这个媒介一方面开始意识到要反抗资本主义的视觉覆盖,一方面却又自己掉进画廊产品的陷阱。还是那个问题,是个市场化的问题。
魏民在结论中感慨相当精彩,就是我们在面对这些摄影历史现象中是不明就里地简单模仿大师,还是把大师放在一个历史框架中寻找他们的意义?
不过最后一句话魏民有些问题:“不再为名词争吵”。这个世界的文化本质是话语建构的,为什么所谓的二十世纪学术出现“话语转向”?就是寻找现象本质时是必须返回话语出发的现场,找到当时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表述与理解存在什么什么偏差,以及之后原有的语义是怎么发酵形成结果的。至于语言在转译之后的转义现象就更多了,所以对于概念名词意义的争辩并非无聊,而是寻找历史的秘钥。说名词争吵无聊和无意义,是一种可怕的化约主义,而化约主义是科学的大敌,是庸人回避思想与真相的挡箭牌。
看后观感,不成熟,请魏民校正。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11 19:12 说:
要谢谢鲍老师点评。码这么多字很花时间的!
“第一段”是初涉摄影的都比较好理解的。书中肯定海因方式但也指出其粗疏之处,很多朋友现在正在这一阶段,可更仔细地读一下。
“第二段”是摄影史上最丰富的时期,也最需要花心力辨析,不仅弗兰克,还有阿勃斯、斯彭斯、南戈尔丁等等……时代特征、个人因素和新理论诠释缠在一起,还有新地形、类型化之类……希望以后讨论《世界摄影史》时大家能够进入、展开。我看图时零零星星的想过,但还没有联起来,感觉缺少一种“自己信得过”的理论支撑;另外我有一个毛病,探寻理论对自己拍摄“够用”即止,别让自己太走弯路就好。
关于“不再为名词争吵”本意是“不再为纪实摄影的概念争吵”,我以为相当明白了还吵什么,看书去。鲍老师提示的范围更大,关乎摄影文化。春秋时代就有名实争论,现在的可复杂多了,一片混沌之中坚持科学、理性非常必要;这个酒醉世道还会继续,但必须始终有清醒的声音;作为摄影师,想不白忙活,至少很多事“名与实”自己要弄明白,即使比较孤独。
[回复] [删除]
叶国兴 2013-03-11 16:12 说:
魏老师读的深刻,鲍老师评的在理,赞同!
[回复] [删除]
谢人德(已推荐) 2013-03-11 16:27 说: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纪实照片往往很少以单幅或独立的图片形式出现。”具有“调查与社会事实”的特征。
所以现在类似报道的看图解字的摄影很多,我还是喜欢单幅的多意义的内涵的表达。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11 19:28 说:
就像格言和文章各有所长,单幅和组图也如此。好的单幅就是单幅。好的专题,每幅之间是关联的。许多朋友用单幅思维拍的,又以为普通散片集合起来就是组图,这就吃力、麻烦了。想拍专题,要知道点编辑(图片关联)是怎么回事。
“纪实摄影”的本意和最初样态就是成组来说一个范围较大的事情。单幅应该是“记”实摄影。难点不一样,好的都好,糟的都糟。现在混在一起。
[回复] [删除]
王枝善(已重点推荐) 2013-03-11 17:31 说:
阅之深,悟之透,非常棒。
「摄影批判导论」研讨会建议四月风按章节时间段进行讨论,有利大家集中精力追根朔源。
[回复] [删除]
四月风 2013-03-13 09:53 说:
收到意见。谢谢枝善老师!
[回复] [删除]
康国生 2013-03-11 18:31 说:
魏老师的理论基础和摄影历史只是确实丰富,因此对本章梳理得很清晰,一下就能抓住要点。
说实话,我对摄影理论不十分敢兴趣,导论一书也没读多少。这次“被迫”写点读后感,通过拓展阅读,对摄影理论中的一个点(符号学)产生立一点兴趣。因为手头没有相关书籍,于是就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正在做笔记,过一段时间,试图写一篇较长的读后感。我鼓捣这个属于心血来潮。
关于符号学,国内有理论工作者在研究,看了几篇很长的论文,感觉其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11 19:36 说:
纪实摄影的核心是对象和看法。符号学是一种帮助解析的工具、方法。
[回复] [删除]
孙振军(125.45.185.*) 2013-03-11 22:02 说:
“专题”的底线
■孙振军
如果一个摄影人,摄影的基本技术性问题解决了,对摄影语言的运用也比较自如了,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题、拍什么了,那么,又该如何去做好一个“专题”或“选题”呢?
一个摄影类“专题”或“选题”,不是去给报刊通迅社做新闻报道,不需要抢现场、抢画面、抢速度、抢时效。正相反,越是火急火燎、迫不急待地,只能收获浮燥与枝蔓,很难掘到真金、谋取厚重,待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时,貌似也有不少片子,实则多属浅薄,空留惆怅与遗憾。
不久前,一名我熟悉的军队师级干部光荣退休,但身体尚好,余热尤在。于是他便配置了一套器材,想在摄影上下点功夫、有点做为。他与我切磋时,我向他建议:您生活在郑州,郑州又是全国的铁道交通枢纽,您不妨就做个专题吧,就叫《郑州站》。老军人很谦虚,又问:“你看我该如何去做《郑州站》?”想了许久,我给他写了以下二十个字:一年四季,一天四时;男女老幼,各色人等;前后左右,远中近特。
所谓“一年四季”,就是郑州地处四季分明的中原腹地,一年的春夏秋冬,固定的地理环境、动态的人物衣着,以及形体状态、悲喜表情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都会有极大的差异。所谓“一天四时”,就是要刻意地下点功夫,不要按照自己那种比如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习惯,总在一天中的某个固定的时段内去现场,而是要兼顾早晨、黄昏、白昼、夜晚等各个时段。因为,哪怕是同一个人,一昼夜之中的状态、表情也是大不一样的。所谓“男女老幼”,很好理解,就是囊括不同年龄段的人。所谓“各色人等”,就是避免取舍上的单一。比如有的人特别热衷于拍告别时的恋人,有的人特别热衷于拍肩扛手提大包小裹的人;还有许多人则专拍农民工、春运潮。这些当然都可以,但却极易与他人撞车。因此不妨将视野放宽些、镜头拉“长些,把那些大款啊高官啊、骗子啊票贩啊都列入范围。所谓“前后左右”,指的是多角度。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着“高低上下’。“西湖旁边一棵树”在荷赛上获了个奖,诱导了不少摄影人开始模仿用“死”角度拍照。但却忘了:人家拍的是一棵不会动的“死”树,您的拍摄对象与选题,是不是也是“死”的啊?适合不适合用“死”角度呢?所谓“远中近特”,是要解决画面单一问题。如果一个讲故事的说书人,只会波澜不惊、不疾不缓的平白叙述,还会有听众吗?不会。正确的做法是:起伏跌宕变幻,喜怒哀乐全有。可是,我们通过图片给别人讲故事,为什么只会用远景与特写呢?并且是远景无中心,乱成一团麻;特写皆面部,皱纹如菊花。
近日我又翻出上述这20个字,觉得它不仅仅是只适用于《郑州站》,而且可以说是做好任何一个“选题”、“主题”与“专题”的底线。如果借用王文澜先生的话来说,应为“毕竟,摄影是个讲年头的事儿”。那些寄望于朝发夕至、一蹴而就的摄影人,请去参加短跑比赛或到电力公司栽电线杆。否则,,只能落个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结局。
2013.3.8《黄河时报》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11 22:36 说:
经验之谈,谢谢:)拍这样的大题材,可以先拍点草稿,有了感觉、定下要说的主题,后面就好办了。
[回复] [删除]
康国生 (已重点推荐) 2013-03-12 22:51 说:
我对导论第二章中关于贫困、底层题材过时论有点异议,理由可以借鉴列维 "斯特劳斯的相关论点(虽然说得是关于神话领域):
'列维 "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方法应用于神话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举世瞩目的。他对神话的考证、确定某一神话的原始真实版本和内容没有兴趣,他所进行的工作是想从神话研究中找到对所有人类心灵普遍有效的逻辑或思维原则,用他的话说,就是全人类的心灵都具有的原始逻辑或“野性思维”。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是难以找到这种普遍的野性思维的原则的,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普遍的教育驯化,使现代人的心灵充满了各种特殊的逻辑或思维方式,那种原始的逻辑或野性思维已被掩盖或被埋起来了。神话是不受时间影响的“冷”社会的文化,从中将能寻求普遍的原始逻辑或野性思维。 '
我的理由已在《只有人性,没有底层》小文中有提到。另外,徐童的纪录片也是个好例子,这个群体的“野性思维”概念很给力。另外,中西经济落差较大,因此纪实摄影不一定非得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摄影师的选材原则。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13 01:17 说:
二战后美欧社会状态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再繁荣、二次工业化、消费主义……等等的环境中,出现庞大的富足中产阶级,“底层”不再明显,阶级界限磨光溜了,社会光鲜而又病态,这样原教旨纪实摄影也起了变化,注重形形色色“日常生活”,好作品同样极具社会价值并且更丰富了,有的直接表现、有的歪打正着、折射意味。而理论方面也不再单纯左翼,也趋向多元和学术。(全球化以来贫困、底层最突出的在亚非拉和战争冲突地区)作者花费很大篇幅与时俱进地叙述这些变化,许多摄影师不再关注发达国家的贫困、底层,并非作者认为过时。事实上,美国的贫困、底层一直也没有消失,仍在不少纪实摄影师的视野中(达西 "帕迪拉的《朱莉》连续拍了18年 );还有,相对贫困化和社会病纠缠在一起,和30年代绝对贫困化相比,场景未必极度“难看”,但精神矛盾却更深刻,比如大家拍的很多的病态、疏离、孤独、放纵等等。
2008年次贷危机发展至今,美国的底层问题重新尖锐和暴露(甚至导致占领的一代),好的纪实摄影真不少,有的是原教旨纪实摄影样貌的升华。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恰好没赶上,没有这方面的叙述。这些好作品近年也不被重视引进,介绍进来的摄影主要讲流派、观念、赛事、趣题,如此,大家好像感觉老外那里贫困、底层题材已经过时了。
[回复] [删除]
鲍昆 2013-03-13 01:55 说:
其实纪实摄影的行程和传媒界的左右也十分不开的。在影像的生产和广大受众之间的传媒,有着操控前后两端的巨大权力。传媒自身的资本经营特点,一定遵循本体发展的市场原则,就是以销定产和制造卖点。这样传媒就在两个方向上求发展:一方面迎合公众的良知一面;一方面是被动地迎合大众低俗的口味。公众是社会公民意识的指代(我认为),大众则是民粹主义浅薄的指代。这两种情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此消彼长,传媒则在其中顺势而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值。老纪实和和新纪实背后就有这重影子。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20 10:12 说:
传媒常常是人格分裂的。摄影师也会,又想揭示事实,又想照片具有审美性,评家对萨尔加多的批评即此。
[回复] [删除]
王九龙(123.114.187.*) 2013-03-19 23:08 说:
看来老魏是读了这本书了,但刻硬的解读辅导和机械的搬套理解真的不敢恭维。这样的书籍,想必有很多的摄影人都读过,但给我的印象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具有前瞻性的阐述摄影批评和批判理念的完美之术,其中有很多的观点很值得商榷和探讨的;虽说其中有一些观点和态度对于开展影像批评有很直接的借鉴意义,但如果像你这样去膜拜经典式的如此判读,真的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必要呢。摄影是活生生的实践过程,也是有一定固化样式和情境理念来作为支撑的,多家之言值得关注,但用不着像当年学习“老三篇”那样去死记硬背、去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大家喜欢读书并从书籍里汲取一些精粹的思想和观点,这也是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途径,是应该鼓励和值得倡导的;问题是我们不可以庸俗地奉行拿来主义、本本主义的主张来生硬地去对号入座。最近国外版的摄影图书种类很多,有很多很值得去读,并在阅读后很值得去思考去验证的。所以我们要多看几本书,多去琢磨作者的论点和阐述对于摄影、和摄影前进的关系和作用,就会辨析出百家争鸣后的指导意义,也就会从中获益,也会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摄影视野,对己对人都会有很多裨益的。
[回复] [删除]
魏民 2013-03-20 03:20 说:
我的理解可能不够好,不过这本书是没法膜拜的,因为作者是多位学者兼实践者,并没有断然、一统的观点可供膜拜,而且他们都在摄影与社会实践、社会思潮的广泛联系中(这是很多就摄影论摄影的书没做到的)集成了很多讨论式的课题,这一点对中国摄影批评尤其具有启发性;还有大量篇幅介绍各家看法,开阔读者的思路。我想作者并不求“完美”,而是用若干重点搭起一个互相联系的批评框架,这也是中国摄影批评所缺乏的。
[回复] [删除]
本文关键词:摄影批判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30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