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总比问题多作文_方法总比问题多小故事_ 第9章 畅游“蓝海”,开辟“同质化突围”的创新路
本文关键词:方法总比问题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9章 畅游“蓝海”,开辟“同质化突围”的创新路 作品名称:方法总比问题多 作者:簌簌
(第一节 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
创新,就要进行“同质化突围”,让自己从同类事物中脱颖而出。要创新,就要突破心中的枷锁,将“传统观念”、“专家权威”、“经验之谈”统统抛掉。资源有限,创新无限。
在产品过剩的今天,随着竞争的加剧及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一方面,产品的同质化日益变成了一种常态,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也在企业的想方设法中不断增添、不断雷同。因此,如何在几乎“长着同一张脸”的产品之林中“木秀于林”,也就是如何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就成了众多企业人士苦苦思索的永恒性课题。
其实,只要多一些“蓝海思维”,多一些创意和创举,我们同样可以从惨淡的“红海”中全身而退,成功实施“同质化突围”。
曾经有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跑到摩天大楼的工地向一位建筑承包商请教:“我该怎么做,长大后会跟你一样有钱?”
这位建筑承包商看了小男孩一眼,回答说:“小伙子,去买件红衬衫,然后埋头苦干。”
小男孩不明白成功与红衬衫有什么关系,只好再请他说明。承包商指着那批正在脚手架上工作的建筑工人,对男孩说:“看到他们了吗?这些人全都是我的工人。我无法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甚至对有些人连面孔都没印象。但是,你仔细瞧,他们之中,只有那边那个晒得红红的人,穿一件红色衣服。我很快就注意到,他似乎比别人更卖力,做得更起劲。就因为他那件红衬衫,使他在这群工人中间特别突出。我现在就要过去找他,派他当我的监工。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他会更卖命,说不定很快就会成为我的副手。”
这个故事常被用来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可我们常常忽略了故事中传达的另外一种智慧,那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要做到与众不同,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你。
做工作是这样,做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产品与别人的长着同一张脸,怎么能让它更快地引起别人的注意?设计得与众不同一些,虽然这些不同也许是外观上的,也许是功能上的,也许是服务上的,总之要与众不同,才能打动人心。
2004年的4月初,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和经销商像往年一样,十万大军云集北京,参加号称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
一年一度的招商大战打响。在这场争夺通路和眼球的商战中,多数企业“萧规曹随”地遵循着服装招商的游戏规则——明星代言,制造人气;美女搭台,招商唱戏;甚至不惜余力地打造数百万元计的奢华展位;场外更是花重金在央视打广告造势。
然而,本次服装博览会很可能成为最没有悬念的一届:SARS带来后“非典”时代的内忧,WTO入关“狼群”的外患。竞争的白热化和大量库存积压,使得经销商对招商表现得异常理智与冷静,因此缺少了往年的激情。
由于出现了这样一匹“黑马”——仕奇职业装,它所采用的以全新的差异化战略策划和一个独具匠心的“结婚证广告”为爆破点的特立独行的招商手法,赢得本届服装博览会“最具策划力企业”之美誉。它没有在央视大规模投广告,展位设计不出彩,却吸引众多的经销商咨询加盟,展会期间熙熙攘攘,招商人员连“方便”的时间都没有;它没有聘请明星作形象代言,但它的招商材料却总是被一抢而空。
“定制直销”和“事件营销”是仕奇职业装此次招商大战制胜的两大关键,而核心是“差异化”。
仕奇职业装创造性地像“戴尔”定做商用电脑一样定制职业装。
服装传统的“坐商”模式,在客户资源方面很被动,缺乏个性化服务,很难满足顾客购物的便捷性和心理需求。同时,商场经营趋同,购买分散,流通费用过高,货款账期拖沓,产生库存。服装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场地、租金、首批进货款要求相当高。经销商经营品牌服装一般需要投入六七十万元,甚至一两百万元以上,风险很大。而加盟“仕奇11分满意定制”直销渠道,三类地区加盟费用只需5万元,二类、一类地区加盟费用只需十几万元,大致相当于传统分销模式投入资金的1\/10~1\/4。直销方式不需金街旺铺,不需进现货,甚至可以采用无店铺经营,只需设立办公间和展示间就可以开业大吉。
这种经营模式大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与市场触角,使服装更贴近客户,而且为加盟商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自己更加具有特色,使得一出马便成为一匹“黑马”。
“同质化突围”,关键在于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自己独特的亮点,并在这个区别于别人的特点上做足工夫,工夫到家了,自然能让别人在众多同类物品中一眼就认出你来。
智慧点拨
思维改变,行为改变;行为改变,命运改变!只要多些“蓝海思维”,我们同样可以从惨淡的“红海”中全身而退,成功实施“同质化突围”。
(第二节 突破心中的枷锁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期,由于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奋发向上的热情被上了枷锁,因此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性格。
在西点军校有个小虎鲨的故事,被西点军人作为反面教材:
小虎鲨长在大海里,当然很习惯大海中的生存之道。肚子饿了,小虎鲨就努力找大海中的其他鱼类吃,虽然有时候要费些力气,却也不觉得困难。有时候,小虎鲨必须追逐很久才能猎到食物,这种难度,随着小虎鲨经验的增长,越来越不成问题,并不能对小虎鲨的生存造成影响。
很不幸,小虎鲨在一次追逐猎物时被人类捕捉住了。离开大海的小虎鲨还算幸运,一个研究机构把它买了去。关在人工鱼池中的小虎鲨虽然不自由,却不愁猎食,研究人员会定时把食物送到池中。
有一天,研究人员将一片又大又厚的玻璃放入池中,把水池分割成两半,小虎鲨却看不出来。研究人员把活鱼放到玻璃的另一边,小虎鲨等研究人员放下鱼后,就冲了过去,结果撞到玻璃,疼得两眼冒金星,却什么也没吃到。小虎鲨不信邪,过了一会儿,看准了一条鱼,咻地又冲过去,这一次撞得更痛,差点没昏倒,当然也没吃到鱼。休息10分钟后,小虎鲨饿坏了,这次看得更准,盯住一条更大的鱼,咻地又冲过去,情况仍没有改变,小虎鲨撞得嘴角流血。它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虎鲨趴在池底思索着。
最后,小虎鲨积蓄了全身的力量,再冲!但是仍然被玻璃挡住,这回撞了个全身翻转,鱼还是吃不到。小虎鲨终于放弃了。
不久,研究人员又来了,把玻璃拿走,又放进小鱼。小虎鲨看着到口的食物,却再也不敢去吃了。
西点军校的教官告诫学员:人类也很容易像小虎鲨一样被过去心中的枷锁所限制,如果你不想没有食物吃,就要勇敢地突破心中的枷锁。
你的心里是否也上了一把锁?
生活中种种看似艰难异常的事情真的就无法解决吗?种种看似无法逾越的险峰真的是无法超越吗?所谓枷锁,其实只是心理作用,是自己给自己的心上了枷锁。
打开心灵的枷锁吧,只有打破思维的定式,才能冲破一道道难关,才能使我们不断迈向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要经历无数的选择,在人生每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上,都需要灵活地运用头脑。如果你能突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善于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美国的建筑业迅速发展,街上处处可以看到招募大量砖工的广告。一时间,砖瓦工人的行情看涨,待遇也节节提高。
一位曾经当过砖瓦工的青年,听说城里以高薪招募砖瓦工,也从乡下进城找工作。
“这么多人需要砖瓦工,到哪里找最合适呢?”当他看到四处的广告,心中起了疑问。脑筋一转,他突然跳了起来:“对啊!我何必去应征砖瓦工呢?”
青年回乡筹措了一些钱,又回到城里租了个小店,在店门口和所有的应征砖瓦工的广告的下方,打出了自己的广告——“培训砖瓦工”。
许多想要当砖瓦工,却没有技术、不够资格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挤进小店,掏钱来学习技术。
青年动脑筋从另一个角度选择了途径,使他大赚了一笔。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打破心中的枷锁,善于转换视角是多么奇妙和宝贵。
有一个小故事也十分动人: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向父亲报告幼儿园中的新闻,并告诉父亲,他有一个重大发现。
“什么发现?”父亲漫不经心地问。
“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
父亲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呢?
儿子拿出一个苹果,拿起小水果刀,郑重其事地向父亲展示他的发现。他费力地切开了苹果,但是孩子不是从茎部到底部这样竖着切,而是横向拦腰切了下去。
儿子把切开的苹果放在父亲面前:“爸爸,看,多漂亮的星星。”
父亲真正地惊呆了:我们吃过了多少个苹果,每一次都是用“祖传”的规规矩矩的切法,从来也没有想到另一种切法,当然也从没有见到苹果中美丽的“星星”。
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事物,很多情况下会使我们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上面苹果里的星星的故事,也是带给我们的最好启示吧。
正如一位大诗人所言:“树是深入地下的根,根是伸向天空的树。”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视角!变换一下视角,颠倒一下视角,奇迹就会出现。
开辟头脑中的“蓝海”,首先应该突破心中枷锁对自己的限制,为自己的头脑打开一条无障碍通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看到市场的“蓝海”,才能畅然驰骋于“蓝海”。
智慧点拨
心,可以超越困难,可以突破阻挠,可以粉碎障碍。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心中有枷锁,便限制了人潜在能量的爆发,所以,要想开发和利用生命潜能,最关键的事情在于突破心中的枷锁。
(第三节 向自己要创意,向市场要结果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副假牙,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马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马鹿居住的森林。
“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马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马鹿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马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
“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
“不是,我只是想卖给马鹿一个防毒面具。”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来。
过了不久,马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马鹿一个防毒面具。
“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马鹿说:“别的马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马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道。
这虽是一则带有戏谑性质的故事,且违背了我们现在的环保理念,但是,我们仍能从幽默中得到一点启示:从事商业就要想办法为客户制造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购买欲望,如此,还用担心你的产品没有销路吗?
我们常常慨叹推销难做,生意难谈,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客户的声音,任他们来客观地评说产品的好与坏,也许,可以收到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认识到产品有何缺点,可以做怎样的改进,但旁观者的一句话也许就会给我们很有用的提示。
余世维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的公司新开发出一款香水,在一次展览会上初次亮相,准备着若此次展览效果很好就投入批量生产。
余先生自己也在展览会上观看,这时,他看到一位女士走进了这款香水的展台,他便假装也是顾客,走近她,问了一句:“您觉得这款香水怎么样?您会考虑买它吗?”
那位女士瞥了一眼香水,说:“不会!”
余先生很震惊,他不清楚为什么这位顾客只是“瞥”了一眼就决定不买。
他装作轻描淡写地问:“为什么呢?您能告诉我这款香水有什么缺点吗?”
之后,这位女士一连说出了三四条这款香水的缺点,这更让余先生震惊了。
“我们的专业开发人员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位顾客只是一瞥就能说出那么多,幸好这款香水没有投入市场。”
送走了这位女士,余先生马上将刚才那位女士提出的产品问题记了下来,并立刻打电话给台湾公司:“马上停产这一款香水,等我回去再处理。”
余先生后来说,如果当时没有这一幕发生,公司恐怕在这一款香水上就要损失至少几十万。
海尔认为:嫌货才是买货人。所以,一定要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尽全力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不一定要找客户询问,有时,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所表露出的就是客户的需求点,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有所创新,使产品更贴近市场。
有一个年轻人刚刚开始创业,以生产小家电为主。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销量并不理想。
一天,愁闷的他在家附近的小巷中边走边思考应该怎么办,这时,旁边一家人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听到一个男孩的咳嗽声。之后,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北方的鬼天气,就是不如我们南方好,冬天的时候空气那么干燥,孩子咳嗽得那么厉害,我的皮肤也都变得粗糙了。”
这时,男人说话了:“那也没有办法啊,北方一直都这个样子,我们总不能让空气变湿吧?”
“把空气变湿?”年轻人听到这句话时很是兴奋,“我怎么没想到呢?”
北方的空气到了秋天就开始变得异常干燥了,令很多人都感到不舒服,而且,干燥的空气不但对身体不好,对室内家具也有破坏作用。那么,生产一种能够使室内空气变湿的电器不就可以了?而且,这种电器在北方一定很有销路。
想到就去做。
事实证明年轻人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电器经过几次改善之后被推向市场,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年轻人的公司也开得有声有色。这种电器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室内加湿器。
一次散步偶获的信息就是一个发展的机会,这需要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修炼自己的观察力与职业敏感度,在接受相关信息时,头脑绝不能闲置,要思考、思考、再思考,让自己更接近市场,更能够经受市场的考验。
智慧点拨
想要畅游“蓝海”,就要有创意。创意从何而来?客户、市场一向都是我们的导向标。要重视客户的意见,生产出的产品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会有市场。
(第四节 抓住你的“长尾巴”
一年前,一位做广告的年轻人很困惑,因为广告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形势多种多样,覆盖了传统媒介、网络等各种渠道。他的公司规模很小,在各著名大广告公司的打压下,生存得极其艰难。
一年后,年轻人神采飞扬。
原来,一年前的某天,他回到家里,那里是一处城乡接合部,正是此次“考察”,让他发现了机会。
他发现家乡近几年成立了许多企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做广告的需求,却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在大的传播媒介上宣传,很是苦恼。
他顿时醒悟:这不正是一个市场吗?
他立刻决定:转战城乡接合部!
一般的大广告公司不屑于为这种城镇小企业作宣传,高额的广告费用也是这些企业所承受不起的,那么,何不开一家专为这类企业服务的小广告公司?
从此,墙体广告、车体广告、报纸广告等广告形式,年轻人全部承接,连满街跑的三轮摩托的车体上都打着广告。
一年的效益证明了年轻人选择的正确。
这位年轻人的成功是一种偶然吗?不是的。他的选择和举动正印证了“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这个概念是Wired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的。
最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平面坐标系里面,纵轴对应销售收入,横轴对应同一产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一般会出现名列前茅的几个品牌占据大部分,其他无数的小品牌占据小部分的现象。
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固守于利润较高的“头部”,而忽略了平均利润额较少的“尾部”,然而,这个长长的“尾巴”所创造的利润总和却可以与头部创造的总利润相媲美。
克里斯·安德森在他的畅销佳作《长尾理论》中提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娱乐业一直想方设法聚焦于大热门。毕竟,大热门能让电影院座无虚席,能让商店财源滚滚,能防止听众和观众们调换频道。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问题。社会学家会告诉你,大热门现象与人类心理直接相关——它们是社会潮流和口头传播效应导致的共同结果。况且,有相当多的大热门确实名不虚传:那些动人心弦的歌曲、鼓舞人心的电影和发人深省的书籍,能够赢得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需要的都不仅仅是大热门,每一个人的品位都与主流文化有些许不同之处。我们发现了更多的其他选择,就会更多地被它们吸引。遗憾的是,在最近几十年中,这些选择已经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带。
要理解过去的有限选择和今天的丰饶世界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想象成一片海洋,露出水面的陆地就是一个个大热门之岛:有热门唱片组成的音乐岛,有热映大片组成的电影岛,有流行电视节目组成的电视群岛,等等。水面就是踏上这些岛的经济门槛:能让商家们满意的销量。各岛就代表着能够跨过这个门槛(突破水面)的产品,它们的流行度足够大,因此通过它们能换来足够多的利润。放眼眺望一下远方的文化海平线,我们能看到的都是那些高耸于海浪之上的流行之峰。
但是,岛屿当然只是广阔的海底山脉的尖端区域。当海平面下降后,曾经隐藏在水下的东西会在刹那间显现出来,而水下世界的丰富多彩远非水上可比。水下的世界就如那长长的“尾巴”,善加利用,可以为我们创造不比山峰逊色的业绩。
今天,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99%不在沃尔玛的货架上。在已经正式发行的20万余部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和其他影像产品中,一般的百视达店只有3000余部。其他任何顶尖零售商都一样,从书籍到厨房装置,其他任何商品也都一样。绝大多数的产品都不在你身边的那些商店中。
举一个例子,亚马逊网上书店成千上万的商品书中,一小部分畅销书占据总销量的一半,而另外绝大部分的书虽说个体销量小,,但凭借其种类的繁多积少成多,占据了总销量的另一半。从“长尾理论”模型图中可以发现,主体区域和长尾区域的面积大约相等。
抓住“长尾巴”,在商业上运用得比较成功的例子是亚马逊网上书店。目前,这种模式也被我国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成功模仿,其所创造的效益已经初见端倪。
从2007年开始,登录当当网上书店的客户都可以发现,当当网增加了一个功能,即相关图书推荐。在你所浏览的图书信息中,会有一些关键字背后有网页链接,链接的是含有此关键词的当当其他图书。而在过去,这些图书往往会被读者所忽略。受营销方式的引导,读者一般会比较关注畅销的图书,即长尾模型中的红色区域,而对蓝色区域中更多的图书不甚了解。现在,以推荐阅读的形式进行链接,在增加了读者选择面的同时,也使当当的蓝色区域书获得了较好的销量,在提高总销售额方面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当中,开拓蓝海与抓住长尾是一脉相承的,都需要我们先对整体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分析市场空白点或利润长尾区,再加以有效利用。
智慧点拨
长久困于“红海”的人经常会“顾此失彼”,只看到头部市场的高额利润,而看不到长尾市场的累积利润和新的发展空间。真正的创新人士能够把眼光放得更长远,既能统筹全局,又能专注于局部,既能保住“头部”,又能抓住“长尾”。
(第五节 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
许多年以前,美国某城市的大街上,有个人卖一块铜,喊价28万美元。好奇的记者一打听,方知此人是个艺术家。不过,对于一块只值9美元的铜块来说,他叫的价格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于是那位艺术家被请进电视台,讲述了他的道理:一块铜价值9美元,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就应该值28万美元。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被制成一尊优美的铜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碑,价值为30万美元。
艺术家可以用自己的创意使这块铜的价值从9美元增长到30万美元,其间的差额也就是他的创意的价值。这也验证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道理。
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善创新,激发脑中的无限创意,就一定能够将问题完满解决。
工作对于刚毕业的小马来说,是十分乏味的。小马在一家房地产销售中心做推销员,中心拥有代理权的楼房,要么年代久远,要么地点偏僻,要么布局不合理。另外,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有自己的销售部,可以直接销售楼房,客户问问价,就直接找他们了。两个月下来,小马一套房子也没卖出去,好像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结果,就准备离开了。
此时,小马仔细地想了想自己的现状:以目前的实力,想买一套住房无疑只是梦想;即使利用分期付款,首期付款也不够。但是,如果将一些各方面条件均不太好的积压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一些有一定经济能力但又买不起新建小区的大学毕业生,一定会有市场。因为这些楼房价格不高,首付一两万,月供五六百,仅略高于每月房租,十余年便拥有了全套产权,到时经济实力改观后自己不住了还可以出租。这样的房子简直就是为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的年轻人量身定做的,而且每年还会有许多学生涌入这座省会城市,市场巨大!于是,小马下定决心选择离开。
小马不是不干了,而是联合几个同学,注册“第一套房产经纪公司”,专门为工作不久的白领们提供购房、租房服务。公司找到了那些手头有积压商品楼的开发公司,要求代理销售楼房,条件优惠,但要求获得面向单身白领销售的独家代理权。房地产公司自然乐意,于是第一套房产经纪公司同时拥有了十几处楼盘的代理权。这些楼盘各有优劣,有的位置偏僻但是环境好,有的服务设施较差但是交通便利,他们将这些一一比较后,明示出来,一是有利于客户鉴别,二来也增加了客户的信任度。一年后,开发商积压的房子卖了,客户为自己这么快便拥有住房而高兴,而第一套房产经纪公司也挣了不少钱。
也许我们手里的资源不充足,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敢想、敢做,有创意在,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资源不在多少,而在于怎样利用。巴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国民生产总值却远远比不上日本;瑞士更可以说是个弹丸之地,却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财富。资源的确有限,可是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是无限的,这无限的可能性则来自无限的创意。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开战在即,酒吧成了看球的好去处。不过机会到来的同时也意味着激烈竞争的到来,个个酒吧都想尽了办法吸引顾客。中国的大部分酒吧都走酒水降价促销的路线,但球迷的数量不会短期内增多,而且还要面对新增酒吧的竞争,简单的降价只能带来少量的销售增长。怎样才能在竞争中真正获利,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德国酒吧的做法。
德国有一个酒吧想出了一个新招,他们专门学习了世界杯决赛阶段各个参赛国的特色菜做法,推出了“世界杯主题套餐”,比如在荷兰队与阿根廷队比赛的当晚,酒吧会推出由荷兰特色菜与阿根廷特色菜组合到一起的套餐,让顾客在观看这两队比赛的同时,能够品味到这两个国家的美食。平时就餐时,顾客也可以自由点选各国特色美食进行组合。这一招果然奏效,世界杯还没正式开始,前来尝试及预订套餐的顾客就已经络绎不绝了。
此外,这个酒吧还增设了专门的家庭席位,顾客可以带着家人一同前来就餐,这还解决了很多男性足球爱好者看球和照顾家人的矛盾。为了给自己的国家助威,酒吧更是别出心裁地研究配制出上下分黑、红、黄三层的鸡尾酒,象征德国国旗的黑、红、黄三色。这些举措为这个酒吧在当地赢得了头彩。
原本主要是球迷的消费场所,增设了家庭席后就可以迎来球迷之外的顾客;三色的鸡尾酒可以卖高价,但原料还是原有的酒和饮料。变了一下花样,同样的取材换来的却是不一样的价值。
无限的价值蕴含在有限的资源当中。整天抱怨资源不足的人是不会具有创新观念,更不会进行创新实践的,当然也就无法发现其中的无限价值。他们只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渐渐落后,最终走向失败。
智慧点拨
我们在工作中常会遇到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善创新,激发脑中的无限创意,就一定能够将问题完满解决,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无限的价值。
行·动·方·案
⊙做事要有自己的特色,打上自己的标记,让别人能够一眼就认出你。
⊙生活中或工作中,在解决问题时,做一次“违反常规”的举动,向自己的习惯挑战一次。
⊙做任何创新行为之前,要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在得到客户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改进。
⊙不要放弃市场的长尾端,在抓牢“头部”的同时保住“长尾”。
⊙不要再抱怨手中的资源太少,要学会自己去找方法,进行资源整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方法总比问题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ishujinen/9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