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媒介融合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困境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0 06:29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从古至今,民族文化一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民族文化的探寻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步骤。民族文化的传播是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是实现民族文化多维度发展的桥梁。少数民族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透过少数民族神话,能有效的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与生活习俗等,少数民族神话属于意识范畴,是少数民族发展中对外界物质的精神反映。

少数民族神话是神灵观念与少数民族原始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从被创造、演变至今都带有神秘民族色彩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少数民族神话产生于原始宗教的雏形——自然崇拜,原始宗教则将少数民族神话纳入为其重要内容,两者关系密切。宗教在少数民族神话的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少数民族神话促进了宗教内容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宗教文化又丰富着少数民族神话的内容。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情况使得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得以长时间的保存,且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总体呈现为种类齐全,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多元一体的特点;此外,各少数民族神话还体现出明显的“同源共祖”现象及地域性特点。少数民族神话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演变也刻上了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烙印。少数民族神话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依托于大众传播技术的进步,少数民族神话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少数民族神话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其许多内容逐渐消逝;民族地区社会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推进也为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在传播技术成熟的今天,我们听过大理的风花雪月,却不知道背后承载着怎样的民族文化,我们知道彝族隆重的火把节,却不知晓背后又有怎样的民族记忆。随着旅游兴省的日渐推入,借助于传播技术,使得资本利用文化更加便捷,民族文化以各种形式进入人们视野,神话也是如此,但资本与文化之间却并未形成良性的循环,在资本增加的同时许多少数民族神话却在传播中逐渐消逝,少数民族神话的象征物也逐渐沦为民族符号或区分民族的简单标签。这是现代传播冲击及大众媒介不恰当的协调所造成的结果。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少数民族神话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从 20 世纪中后期开始,学者逐步涉入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到了 80 年代,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达到鼎盛时期,随后,学者对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不断深入;媒介融合概念于 20 世纪 80年代首次提出,其从被提出后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以下是笔者就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进行的梳理。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的书籍主要有:文日焕,王宪昭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主要介绍了少数民族神话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少数民族“母题”的特征,指出少数民族神话通过如何进行母题的分类;并对少数民族神话的基本内涵、共性与个性以及积淀与流变的问题以及民族神话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且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图腾崇拜文化、英雄神话等的文本进行了分析。王宪昭的《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①主要从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人类起源神话为对象,通过类型研究和母题研究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进行剖析与阐述。该书最先对人类起源神话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包括意义的界定、生成、特征等。并且“母题”是神话叙事中的基本元素,既能在神话中独立存在,也能跟其他文本进行重组与再现。书中还提出了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具有流变性,尤其是口头传承中的母题,具有形态多样性和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从母题的出现、变化、消失与重组等情况都可以看出。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具有复杂的共性和丰富的个性,主要表现为相同类型神话在不同的民族中以不同母题呈现,其中还存在区域性的差异;此外,不同民族的神话叙事都可以以同一母题进行,并且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创作特征或文化心理。神话母题的个性与共性是相互存在的,并且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作者还指出了人类起源神话研究意义深远,许多神话母题对后世的文化观念、文化创作和生产生活习俗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也会成为当今多民族文化和谐构建文化依据和重要参考。孟慧英的《活态神话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将现已发掘的重点的遍布中国南北的三十几个民族的神话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从神话自身及其相关的不同层次的文化背景中,分析神话的形成,发展及运动,从产生与传播的角度把握神话活动的状貌与规律。王宪昭,郭翠潇,屈永仙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问题探讨》,该书首先指出了少数民族神话共性研究的意义,提出了神话共性研究的基本构想,并以三个版块分别对南方少数民族神话共性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神话共性研究和多民族神话共性综合研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阐述了南北方少数民族常见神话类型中的共性,汉族与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共性,并对神话共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指出神话共性的文化内涵。何光瑜,何昕的《原初智慧的年轮: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与神话的文化阐释》,对西南地区的民族成分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且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神话与仪式也进行了阐释。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认知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人类早期,从自然崇拜到神话产生

与其他非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样,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神话起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指将自然灵化,相信万物有灵,自然赋予的一切都是灵的赋予,中国最早期的神话雏形就是从自然崇拜衍生而来的。远古时代是自然崇拜的开端,因为自然崇拜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则是自然崇拜的典型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资料来源单一,主要靠向大自然的原生态索取,因此他们依赖大自然;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又使他们无从应对,于是便对大自然产生了既依赖又恐惧的双重情感,万物有灵的观念便由此而生,他们相信自然的一切都是灵在主导。到了新石器时代,自然神的观念形成,人们坚信生活资料的获取是神的恩赐,自然灾难则是神在发怒。

自然神观念的形成为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演变奠定了基础,也为神话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图腾崇拜最早始于旧石器时代的氏族时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崇拜是将周围的动植物等特定物作为崇拜对象,并将其视为本氏族的图腾,且举行祭拜仪式以表示对其的尊重与敬仰。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沿袭着图腾崇拜的习俗,如云南彝族的虎崇拜、纳西族的虎、木石崇拜和佤族的牛崇拜等。彝族的虎崇拜在如今的姓氏中依然有所体现,云南哀牢山自称‘罗罗’ 或‘罗’ 的彝族,,他们称虎为‘罗’(或‘罗罗’),称公虎为‘罗颇’,母虎为‘罗摩’;他们的自称和对虎的称呼完全一致,是其图腾崇拜的表达。

祖先崇拜是少数民族中最为常见的原始宗教形式,祖先崇拜是指把祖先的亡灵神化,死后的祖先亡灵成为家族的保护神,家族在特定时期会举行祭祀以表达对祖先的敬爱之情并寻求祖先的庇佑。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灵魂不死论”,相信人死只是肉身的毁灭,灵魂依然存在。如壮族布洛陀的崇拜,彝族的虎崇拜等都属于祖先崇拜。许多壮族地区还设了布洛陀庙,以方便当地壮民上香祈祷。对于彝族的虎崇拜,许多地区的彝族每年都要接虎祖,过虎节,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的原始崇拜都是少数民族神话形成的基础。神话真正的产生时期并不明晰,但可从遗存的经典中的内容、宗教祭祀的颂歌中可推测出神的观念在与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结合后,经过人们不自觉的阐释就衍生了神话。《当嗯·拉统贝》(《超荐能人·虎的来历》)是东巴在超度亡灵的仪式上颂唱的起源诗篇,其主要讲述的是虎的来历,即虎是天上的神龙与地上的神猫孕育而生,是纳西族虎崇拜的体现。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神话产生于原始崇拜,但在形成过程中却受政治、宗教、民族融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丰富且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特征

(一)种类齐全,多元一体

少数民族神话产生之初以万物起源说及简单的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表现为内容零散,成分单一,且不成体系;但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民族融合及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少数民族神话种类逐渐增多,内容日渐丰富,从而促使少数民族神话体系形成并日趋完善,且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神话体系,总体上看体现出了数量繁多,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多元一体的特征。从种类上看,白族有创世神话、龙神话、本主神话、白王神话、密教神话等类别;纳西族有创世神话、造物神话、降龙神话、镇妖神话、战争神话等类别;哈尼族神话包括事物起源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等类别;彝族的《梅葛》、《查姆》、《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被称为创世的四大史诗,其中收纳了彝族的各类创世神话。这些神话种类有相似的部分,但都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神话的种类齐全的特点。从数量上看,少数民族神话各类别都包含了多个神话,如白族的创世神话中有:人类和万物的起源;开天辟地;石明月;日月从哪里来;兄妹成亲和百家姓的由来等等一系列内容,彝族四大创世史诗中也包含了许多神话,如《梅葛》中创世神话也包括洪水神话、葫芦神话、兄妹婚神话和老虎分天地等;纳西族有日月星神话、山水神话、石头神话、动植物神话和始祖神话、图腾神话、换寿神话等。从内容上看,由于受政治、宗教、文化等各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神话在传播中也融入了各种元素而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在宗教的影响下,白族神话内容中涌现了许多佛教元素,产生了许多个有关观音的神话,如观音收罗刹、赞陀倔多开辟鹤庆、大黑天神的神话等;另外,白族中流传着关于柏洁夫人和火烧松明楼的传说,讲述的是南诏国皮逻阁时期的事,而火烧松明楼的传说与火神话又有着一定的共通关系,因此,可以推测出神话在传承演变逐步融入了一些政治元素。

少数民族神话从最初的自然崇拜演变至今,内容逐渐增多,体系也日趋完善。随着时代的推移,每个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话体系,且每个民族中的神话都是以多元一体的形式呈现的,具体表现为各少数民族神话各类别包含多个神话及各神话包含多个版本。如彝族的葫芦神话、洪水神话、兄妹婚、洪水神话等共同构成了彝族的创世神话;白族的观音负石阻兵、观音七化及观音收罗刹等构成了白族的密教神话等是多个神话构成同一类别的反映。此外,同一神话的多个版本也是多元一体的表现,如云南红河彝族的史诗《阿细的先基》中关于火的神话:天上掉下火球……撬着撬着嘛,撬出火来了。”云南楚雄彝族中有关始祖阿普独摩用石取火的神话;彝族《勒俄特依》神话中说火“为了创造人类燃”,“为了诞生祖先烧”等神话版本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属于火的神话。

.........................


第三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困境 ............. 25

第一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自然消逝 ........................ 25

一、从传承方式中看少数民族神话的自然消逝 ........... 25

第四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对策 ............... 35

第一节 多元语境下媒介融合的路径及意义 ............... 35

一、媒介融合的趋势概述 .................. 35

二、媒介融合的路径 ....................... 36


第四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对策


媒介融合促使了多媒体语境生成,为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是少数民族神话传播的机遇,但由于少数民族神话本身意义的缺失与消逝,因此,媒介融合也是少数民族神话实现有效传播的挑战。


第一节  多元语境下媒介融合的路径及意义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现阶段的媒介融合主要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根据自身特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与信息传播模式。在信息传播中,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地球村”的概念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微信、微博、微视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媒体因其在时间上的滞后性、空间上的有限性等不足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但其体制原因占据了信息传播中的权威地位;新媒体的快捷性与大容量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与完整更新,但却由于自身的开放特点使得其在信息传播权威性较弱。在多元语境中,媒介融合是媒体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媒介融合的趋势概述

随着媒介融合的提出与发展,我国媒体间的融合也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我国许多传统媒体为寻求自身的发展,都纷纷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拓宽自身的覆盖领域和服务空间。如 1993 年,《杭州日报》创办了国内第一份电子网络报纸,拉开了报纸与网络结合的序幕;1998 年 1 月,《人民日报》网络版也正式启用;2001 年 11 月,北京音乐台牵头建立了全国卫星音乐台协作网,实现了《中国歌曲排行榜》这一节目每天在全国 22 各省市电台同步卫星直播,覆盖全国 4 亿听众,直播城市不断增加。2012 年 7 月 22 日凌晨 4 时 58 分,账号“@人民日报(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央视、人民网等官方媒体于 2013 年集体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等。2013 年 7 月 26 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推出;2014 年 6 月 12 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从报网合一到各网络电视平台的开设,再到后来的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及各传统媒体客户端的推出,都证明了媒介融合已日臻成熟。国家对媒体融合也极为重视,今年今年 8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


结语

少数民族神话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与发展都关系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少数民族神话从最初的原始崇拜产生开始到演变、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少数民族神话在发展中受宗教、民族融合、社会进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也逐渐完善,并体现出多元一体、同源共祖等不同的特征。

少数民族神话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印证,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民族文化的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少数民族神话却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传统的传承方式及现代传播都给少数民族神话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少数民族神话在冲击中逐渐消解甚至消逝;其中民族地区旅游与少数民族神话传播之间反向发展是最直观的体现。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身的特性的影响,促使媒介融合趋势的逐步形成;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促使新的多媒体语境形成。媒介融合产生的新形式下,少数民族神话迎来了新的发展路径;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民族神话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将少数民族神话推向了发展的前端,但在媒介融合形式中,少数民族要得到发展,必须根据实际实现自身的完善与转型以符合媒介融合中信息传播的需要,如对缺失的少数民族神话的补充;根据当下受众需求,少数民族神话新的呈现方式等。     

少数民族神话的有效传播是实现少数民族神话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少数民族神话传播中,少数民族神话可以根据自身传播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但在传播中要注意保证少数民族神话的本质内涵不变,因为少数民族神话的内涵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实现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是为了更好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神话内涵的缺失则失去了少数民族神话传播意义。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神话应当适时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不改变少数民族神话本身内涵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实现少数民族神话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3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43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