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论萨特自由观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6-07-11 08:48

  论文摘要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思索自由的问题,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后,特别是其自由思想受到我国青年的追捧,然而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价值秩序的混乱和价值虚无以及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使自由套上了金钱的枷锁,其精神找不到停靠的彼岸,由此,萨特的自由观带领我们对自由进行了又一次的呼喊,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自由,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由以及在当代社会自由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主义自由观 当代启示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高速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把人们的精神世界笼罩在一片金钱的迷雾之中,各种矛盾危机更加层出不穷,从国际上,帝国主义为了国家利益不断发动战争,从国内来看,虽然宣扬的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整体上矛盾缓和,但个人素质、精神世界并没有跟上价值观的与时俱进。拜金主义让人们对传统信仰产生了疑惑和幻灭之感,孤独、异化、烦恼、绝望似乎伴随着自由的窒息,人们追求自由却常常误入歧途,那么,什么才是自由,萨特自由观如何融入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并指导启迪人们让我尤为关注。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其哲学思想、文学作品不仅广泛流传于欧美国家,也在东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知识界和青年中的影响很大,自由、作为萨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传播最广的一部分。有人称萨特的哲学为“自由的哲学”,在萨特的哲学中,自由贯穿始终却出现前后两种明显的区别,一种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另一种是以实践论为主体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一、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与存在
  存在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基督教的存在主义,另一种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在无神论的王国里,上帝被禁闭了,上帝之死,让人自己造就了自己,自由也就与存在相伴而生。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首先是存在的,然后再把自己投向未来,自由的造就自己的本质,自我设计,自己决定自己所企图的那样,我们自己的存在由我们自己决定。
  (二)自由与选择
  人自由的造就自己,就必定会进行选择。萨特认为,人的一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一定会从中进行选择,而且一定是自由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没有选择了,别无可选”还有人会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消极的观念并不是说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实际上,我们是进行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们并不选择是自由的:我们命定是自由的……我们被抛进自由”②,那么选择至始至终也都是自由的。萨特认为人的选择是绝对自由的,他还认为自由选择是无条件的。
  (三)自由与处境
  萨特的选择是一种不计后果,绝对自由的,那么自由也就是不受任何处境③限制的。萨特认为处境本没有意义,是由于选择才有了意义,处境是自由的产物,比如一道沟渠,只有当我们要去跨越它时,它才会表现对我们想要跨越的反抗,如果我们选择另一条路,那么也就不存在处境的限制了,“事物的敌对系数不可能是反对我们的自由的论据,因为是由于我们,也就是说由于目的的先决地位,这种敌对系数才涌现出来”。④萨特认为如果自由受限制,那么这个限制就是我们自己强加给处境的,人在一切处境中都具有同样的自由。尽管人看起来是“自己造就”的即人是自由的决定着自我存在,但人性仍然是在处境中“被造成的”。因为人不能自由地逃离阶级、民族和家庭的处境,这里自由在处境中被扭曲,除此之外,人的自由也受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四)自由与责任
  由于人的行为出于自由选择,所以要承担责任,不但要对行为的后果负责,而且对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也要承担责任。人不能把责任推给处境或者他人,由于人命定是自由的,“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他本身是有责任的”,企图抱怨是无效的,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正是自由的结果。萨特认为人不仅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要对他人和整个世界负责“自为的责任是难以承受的,因为他是让自己使世界存在的人”。
  (五)自由与他人
  萨特认为人不仅是“自为的存在”也是“为他的存在”,人总是与他人“共在”的,人在选择时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那么我的自由就与他人的自由有了界限。但是,如果自由拒绝了他人,它就不再是自由的。若他人是绝对自由的,那他人的自由势必会对我的自由产生影响,那么我也就不是自由的,所以萨特视他人为地狱。其实,萨特视“他人即地狱”是有条件的,这句话总被人误解,这句话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当我同他人的关系被扭曲变质时,他人才会是地狱。在现实中举例,比如两家是世仇,这两家的子女恰好在一家公司上班,他们是竞争对手,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不愉快,甚至把对方视为死对头。在自由与他人的关系中“自由体现了某种不存在但逐渐自我创造着的东西,某种总是现存在我之中、直到我死才离开的东西”,因此萨特的自由是人人都自由,不排他的自由,自由从来就不会拒绝任何人。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理论层面上,存在主义的内在理论缺陷促使萨特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文化精神,在实践层面上,存在哲学自由理论的理论诉求同当时时代背景下工人阶级的现实命运的巨大反差也促使萨特向马克思主义靠拢。萨特的自由观也从存在主义的自由观转向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此时萨特的自由观呈现了实践论的特点。


  (一)对待自由的态度
  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是个人的绝对自由,它是与社会脱离的自由,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驳倒了上帝的存在,人变得无依无靠,因此这种自由也是孤独的。选择自由要怎么决断也带给人们不少的烦恼,萨特认为烦恼与自由一样,,都是被注定的。烦恼来源于意识,它不能孤立于人的存在,然而萨特自由观的后期却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势。在萨特后期的自由观中,他把自由赋予了社会性,此时对自由的追求不仅是个人的,更是全人类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强调行动,事在人为,自由是全人类的梦想。
  (二)实践是实现自由的手段
  萨特后期自由观的核心便是实践,它展示了人作为是主体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实践是一种行动,是通向自由的手段。人的行动就是人自由选择的体现,即使不行动,也是意味着人选择了不行动,人还是自由的,人存在着就要行动,停止行动,那么人也将不复存在。萨特是这样定义行动的“行动就是改变世界的面貌,就是为着某种目的而使用某些手段,就是造成一个工具性的、有机的复合”。 也就是说行动首先要有意向性,其次这种行动产生的结果要和意向是一致的。比如说打篮球需要教练指导、队员配合,结果是投篮得分,但如果球投进了对方的篮筐就不能说明行动的有效性,因为结果和意向不一致。具体的历史实践以及战争经历,使萨特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视域来扩展自己,萨特企图通过人们的个人实践和社会实践来考察历史。实践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通过实践,社会才联合成一个整体,社会只有通过共同活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才成为了可能。

  三、萨特自由观的当代启示

  (一)在现代社会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在当今社会有太多纸醉金迷的诱惑,金钱成了困住自由的枷锁,有些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似乎有钱就有了自由,于是一些人不顾道德,唯利是图,可是当他们有了钱,却发现遗忘了路上太多的风景,他们的精神被困住了,像是一头野兽把他们拽进了虚无的泥沼,这时有一部分人选择游走于灯红酒绿之中,但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自由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我们在现代社会必须把握自由的度。 对人的欲望来说,希望自由的度是无限的,但从根本上说,自由必须受到客观的限制。理想高于现实又源于现实,但自由的度始终不能脱离现实的园地,否则就只能放弃。海市蜃楼虽美,对游走于沙漠的人来说,一味地追求就只能迎来死亡的大门。
  (二)自由的实践强调事在人为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生如一张白纸,虽有先天遗传但人的各种习性、品质,都是由后天通过学习模仿等形成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无疑是继尼采高呼“上帝之死”之后的又一次呐喊,只有上帝的不存在,才不会有先于存在的本质规定,那么人才是自由的。萨特反对一切所谓的上帝创世说或神造人论。他坚持认为人是由后天的自我选择、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所塑造的。一个人梦想成为科学家、画家、医生等都需要后天努力,都是行动、实践的结果。自我奋斗在任何处境都不应该停止,处境不能决定人的本质未来,也不能决定人的未来。虽然我们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不尽如人意,可能会充满荆棘,但只要不放弃努力的行动实践,一切事在人为。
  (三)自由选择应该兼负责任
  萨特认为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但并不代表可以草率,人应该勇于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不仅要对个人负责,还有对一切人负责。萨特认为既然人是做出选择的主体,就不应该把选择的后果推给他人或者社会。选择虽然是个人的,但也涉及他人甚至是社会或者整个国家,所以在自我选择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为他人做了选择。比如在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选择A工作离家近,但工资少,选择B工作或许可以赚很多钱,却不能兼顾家庭,虽然选择工作是自己的,但却影响了整个家庭。我把这种选择叫自由的积极选择,另外还有一种自由的消极选择,比如一个人选择了违法犯罪同时他还诱惑他人走上同样的道路,这样一来就给身边的人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又比如社会中各类无良商家为了自己牟取暴利不顾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把自己应该兼顾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然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做出选择时就不能对其产生的后果置身事外。特别在当代社会中,尤其是一些身居高位或能在各个方面起带头典范作用的人,更应当以身作则。



本文编号:68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68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