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论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07-11 08:48

  论文摘要 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幸福愿望,美丽中国的建设还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关键也在青年人的行动。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代表,是未来祖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对生态建设的实现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观

  中央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渐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越来越高的国家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对祖国的未来发展及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将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变得很紧迫、很必要。

  一、美丽中国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美丽中国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建设成果,但也付出了生态破坏的沉重代价。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断凸显,“生态危机,表面上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人的发展的严重扭曲” 。尤其是近年来,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国受雾霾天气影响的城市越来越多,生态问题受到民众的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参与。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党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也是需要我们花费精力去细心研究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当中,要建设美丽中国。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的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
  第一,美丽中国的最佳成果是原始环境的美丽重现。对美丽中国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山青水绿,蓝天白云。中国的美,不只是在于其的外在之美,还在于她具有生机活力的内在。只要人们注重环境保护,用实际行动去爱护她,环境也会对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予以回馈。
  第二,美丽中国是人文之美。中国的美,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包括文化艺术的美。人之美,人的第一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之美的最佳体现。文化之美在于对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在于将其以崭新的方式展现独特的魅力。中国的美在于将人类、植物、动物、非生物等统一在一个系统框架下,平等和谐发展,不断壮大,实现共赢。
  第三,美丽中国还找到了自然生态与社会完美和谐的契合点,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不损坏人民的利益,反而有助于人类提高生活条件,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发展的伟大盛世。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 。

  二、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生态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生态观念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对社会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实现经济的长足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的预期成效,应当在改变大学生生态理念上下功夫。其生态文明素养的高低关系着未来中国人与自然是否会和谐相处,关系着中国未来社会是否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的使命决定了对其的培养应具有时代性,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吻合,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大学生生态观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一些规则。比如,我们会在生存问题解决之后才会考虑诸如精神需要等问题。人类社会首先注重经济的发展,以能够有足够的物质供给,人类花了数千年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当今世界仍然有部分地区没有完全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但在总体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人们开始将文化建设提出来。在文化发展以后,人类便希望活得更加有质量,开始注重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又需要优秀人才支撑,优秀人才只有具有了这种生态保护意识才会为之而奋斗。
  (三)生态文明观的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身心健康有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还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青年时期是我们理想信念的树立与坚持、为之奋斗的关键时期。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这个小我,缺乏对社会主流知识价值观的认识。加大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使之成为生态改变的积极因素,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路径

  “当受访学生被问及其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途径时,只有13.5%的学生回答是通过学校教育,10.6%的学生认为是通过路边的宣传、广告而获得的” 。由此可见,关于生态保护的信息传播与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巩固和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
  第一,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学校中,课堂教学是他们受教育的主要形式,而生态保护的相关课程相对是缺失的。我们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增加相应知识,将生态保护教育纳入进来,在不同专业之中使生态文明观传播更加广泛。同时,增加这方面的选修课,指引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帮助他们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和保护措施。
  第二,学校要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组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竞赛等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各种国假和纪念日来开展宣传活动,并将理论宣传寓于实践之中,知行统一,组织大学生们参加植树、“光盘”等活动。更要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美丽校园,她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让大家处于生态文明之中,从而激发自觉地学习相关知识,去投身于美丽校园乃至美丽中国的建设中。
 第三,,正确运用互联网技术为生态文明观教育寻得新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可以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上定期发布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新闻报道及法律法规,还可以在学校官网上开设专栏定期更新相关理论动态,辅导员也可以利用班级QQ群等平台时时发布相关信息。学校还要及时地跟进了解学生们具体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并积极主动地为大学生们答疑解惑。
  (二)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若要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各个部分的功能。因此,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培养也是包含了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单靠学校是不够的。
  第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平台,“要整合社会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合力” 。国家要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法律体系。要在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学习的氛围,不能让小部分人的不良生态观影响到我们大学生。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会区分信息,辨别真假。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媒体的监督和宣传作用,为大学生们培育生态文明观真正创造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
  第二,大学生生态观的培养,家庭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基本环境,父母对孩子有着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家长自身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也要关注和配合学校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陪同孩子一起参与到实践中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大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之中的” 。
  (三)当代大学生自发地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说:内因决定外因。我们大学生要明确肩负的使命,关心国家的发展与要求,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然而,只有我们大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观,才能积极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才能真正意义上对美丽中国的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第二,鼓励我们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只有把正确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做到生态文明观的知行合一,才是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观的养成要从点滴做起,当代大学生要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的培养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才能拥有幸福的美丽人生。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但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更需要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将生态文明观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大学生就会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文编号:68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68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